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节(2 / 2)


  前世自己是去了厂子,不过到了后来,程柔知道,厂子会越来越走下坡路,自己就算去,也只是暂时在那罢了。

  现在为了肖卫国,程柔决定剑走偏锋,换一种方式活出这一世。

  她再也不会像上一世一样,被人蒙骗了,她要勇敢追求自己心中所想。

  听到程柔的话,程大壮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闺女,你想要去做文书,我不反对,但是你为啥偏偏要去杏花村?”

  “这不是杏花村来了二十几个知青么,我虽然有初中文化,可实在是上不得台面,书读的多总不是坏处,比起其他村,杏花村的知青多,我去了就多了人手,能帮到一些忙外,我还能和这些知青多学习学习。”程柔见程大壮这么问自己,有些心慌,下意识的编造了一个理由。

  自己的父亲,她自然了解。

  程大壮虽然疼爱自己,但是却也有底线,他在外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虽然一直都说肖卫国好,可那是因为两人之前有婚约在身,现在肖卫国结婚了,要是程大壮知道自己存了想要和肖卫国在一起,程大壮肯定是不同意的。

  因此,程柔需要隐瞒。

  等到以后,自己和肖卫国在一起了,她再说也不迟。

  听到程柔这么说,程大壮有些半信半疑,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程柔会存了和肖卫国好的心思,毕竟在这之前,两人有婚约的时候,程柔对肖卫国是厌恶到不行的地步。

  作为父亲,自然是愿意相信自己女儿的每一句话。

  程大壮犹豫了一下,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等过了年后我再看看。”

  目前来看,去厂子里是最好的,铁饭碗,福利待遇好,而去村子里做文书,能做出业绩,爬上去了,那长远来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见程大壮没拒绝,程柔就知道有戏,忙甜甜一笑,撒着娇道:“爸,你对我最好了,我觉得你过了年就让我去磨砺磨砺吧,实在不行,我再去厂子里呗。”

  程大壮就程柔一个宝贝闺女,这么一撒娇,哪里还顶得住,高兴的就答应了,只觉得自己的女儿应该是懂事了。

  见程大壮答应下来,程柔松了一口气,心里想着,只要自己能够接近肖卫国,不管是自己过去,还是对方来,那都不是问题。

  主要的问题是。

  怎么让肖卫国和萧软软离婚。

  *

  到了县城。

  今天出来,照旧是坐牛车出来的。

  因为要去县城里置办年货的人多,所以村长索性就把车子给了肖大全,让人帮忙送人出去。

  肖大全正好也要去置办年货,就笑呵呵答应了。

  一大早,肖大全就在村口等,萧软软三人到了就上了车。

  姜圆圆是后面上车的,她就眼睁睁的看着,下一秒肖卫国跟抱小鸡似得,丝毫不费力的,就把萧软软给抱了上去。

  啧啧。

  强壮的男人果然不一样。

  作为亲妈,当初写肖卫国这么强壮,其实是有原因的。

  那不是……

  现在的小说,男人强一点,比较吸引读者么。

  咳咳咳,姜圆圆看着肖卫国和萧软软这糙汉娇娘的组合,突然脑子里出现需要和谐的画面。

  此时耳畔传来了萧软软的声音,“圆圆?你在想什么,快上来。”

  姜圆圆赶紧回过神来,看着萧软软和肖卫国的时候,突然感觉不能直视了,这作为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也不是好事啊!

  她应了一声,赶紧上了车。

  牛车又等了一会儿人,差不多拉满了以后,肖大全才开始赶车。

  萧软软和肖卫国刚新婚,一上车,就受到了肖大全妻子,也就是肖卫国婶婶杜春桃的热心询问。

  杜春桃抓着萧软软的手就在那笑呵呵道:“卫国媳妇,你和卫国结婚也有几个月了,这肚子有没有动静了?到时候要是有了,就和婶婶说,婶婶给你伺候月子。”

  她听肖大全说过,萧软软家那边没有父母,是村长的远方亲戚,她人也算是淳朴热心,想着肖卫国的妻子那就算有父母在,也不至于让人娘家人过来伺候女儿月子,至于肖卫国的话,老娘早没了。

  女人坐月子还是重要的,让肖卫国照顾是不可能的,杜春桃便想着自己作为长辈,还是得热心点。

  农村里的人,大多数都热心,村子里的人也团结,虽然彼此之间会有些小九九,但那也都是人之常情。

  不过杜春桃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头想的,却是一字不落的传到了萧软软的耳畔里。

  “这卫国媳妇,怎么这么几个月都没动静,该不会是不会生吧?这长得漂亮也不管用,身子这么瘦弱,也不像是个能生儿子的。”

  杜春桃这人,人是不坏,就是爱嘴碎。

  见人这么问,萧软软只好道:“我和卫国目前还没有打算生孩子。”

  “没打算生?!这哪行啊。”杜春桃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在她看来,这女人结婚就是要生孩子的,这孩子越早生,越生越多那就最好。

  结果一听萧软软说还没打算生孩子,这就超出了杜春桃的想象了,当然反应激烈。

  果然。

  没个长辈管着就是不行。

  杜春桃心里头这么想。

  一旁的肖卫国,知道自己这婶婶是个什么样的人,直接将萧软软拉到了自己的身边,无语的看了一眼杜春桃,“婶婶,我和软软还年轻,要想生分分钟都能生,现在我这么穷,要是生个孩子,养都难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