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节(2 / 2)


  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主世界的物质构成啊。

  他走到自行车边,将倒地的自行车扶起来,架好。

  邮政包鼓鼓囊囊的,他打开,伸手从里面取出一叠信,看了看邮戳。

  这样一看日期,他顿时懵逼了,1977,04,14。

  所以说现在是在1977年,那个他出生没几年的那个年代?

  他又接连看了好几封信,没错,确实是1977年的4月。

  那些收信的地址,什么公社呀大队呀,无一不显示着他穿越到了40年前。

  突然他瞳孔一缩,发现自己的手串上面的一颗珠子上,有一个小绿点在闪烁着。

  仔细一看,手串上有一个长方形的小图标,一长一短的闪一闪的,好像手机在显示充电的图标一样。

  而那颗珠子的底部,出现了一圈淡淡的绿色的纹路。

  他好奇的拨弄着那颗珠子,来回的仔细的观察着。

  突然脑子里一片清灵,好像导入数据一样,被塞进了一些信息。

  他现在是个22岁的小伙子,叫钟遇,是南和县灵溪镇的一名邮差,每天要骑着自行车,到十里八乡把手上的信件送完。

  看看手表,这才上午11点,这附近正好有一个村子里,他有几封信和定的几本书刊要送。

  既来之,则安之。

  虽然不知道自己以一种科学无法理解的方式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但是脑子里被导入数据之后,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就先把事情做好。

  有过近十年的卧底生涯,他的耐心一向是非常好的,遇事很能沉得住气。

  何况,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要在行动中,才能根据种种线索,摸清归纳。

  他拍拍身上的尘土,整理了一下邮件,骑上自行车,就直奔土路前方的九大队而去。

  路上所见的人不多,偶尔遇见一两个人,都是一脸朴实的站在一边,等他过去,毕竟这条路不宽。

  而他们的穿着,都是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好些地方都打着补巴,看得出生活条件十分的艰辛。

  等他到了村子里,把几封邮件送一送,都得到了主人客气的道谢。

  有一个热情的大娘,还招呼着他在院坝里喝碗水。他正好口干得不行,也不扭捏,放好自行车进了院坝,接过大娘的土陶大碗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井水甜甜的,沁沁凉,水质甘冽回甜,比得上矿泉水了。

  而大娘家那个看起来十八、九岁,正在剁猪草的大闺女,抿着嘴偷偷的打量他,一边害羞又一边发笑。

  跟他的视线对撞后,大姑娘一甩又黑又长、油光发亮的大辫子,害羞的跑了。

  过了一会,大姑娘端着一盆水又出现了,她把水盆放在院坝里的青石条上,对着大娘耳语了一下,又害羞的跑掉了。

  他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又有些尴尬,喝了水放下碗道了谢,就要离开。

  大娘说道:“小伙子,你的脸花了,洗把脸再走吧。”说着转身往屋里走去,说:“大娘去给你拿张干净毛巾。”

  这家人很淳朴,想着这些吃商品粮的要讲究些,没把铁丝上那些都洗薄洗破了的毛巾给他用。

  他摸摸脸,有点不好意思,心想肯定是刚才摔地上的时候,擦花了。

  不过现在的人生活艰难,哪能让别人拿张新毛巾给他用啊,于是他趁大娘进屋,赶紧走到盆子边,用双手捧起水,洗了几把脸,最后拿手抹了一下。

  青石条外面有条小沟,他将水倒了,把盆子拿到院坝靠墙的洗脸架子上,那里正好悬了一面圆圆的镜子,他顺便照了照,想看看自己现在是个啥模样。

  沁着水珠的脸已经看不到污渍,不过他还是吃了一惊。

  这个钟遇的脸,可是跟他本人年轻时相差不大。

  大眼,高鼻,脸显瘦,却棱角分明,眉毛又黑又挺又长,整张脸看起来英气又正气。

  真是奇了怪了,这里面有什么巧合,还是有什么关联?

  他习惯性的思考着,这时候大娘终于从堂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张雪白的新毛巾。

  “欸,你怎么洗了,啊,那就擦干吧。”大娘边走过来边递毛巾。

  他咧嘴笑笑:“谢谢大娘,不用了,我洗好了,这样正凉快呢。”

  说话间,他不忘余光瞄了眼镜子,咳,脸上浮起了一个小小浅浅圆圆的酒窝,跟他本人的一样。

  跟大娘道别后,骑上车他往回赶,脑子里千头万绪,隐隐的要抓住一个思路,却又理不出来。

  这种心吊吊的感觉不太好受,他也没心思继续去其他大队送信了。

  晌午时间了,回镇上把午饭解决了,再观察一下钟遇的工作生活环境,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年轻的身体,身上没有残疾,体力非常的好。

  九大队到灵溪镇有十多二十公里的路程,有一部分还是硬硬的起伏不平的土坷拉路,可是他硬是不到半个小时就给骑回去了。

  镇上正是逢集日,虽是晌午了,长长小小的街道上,人也还不少。

  他往镇南边的邮电所骑去,绿色基调的邮电所门口,人来人往的,还挺热闹。

  但是钟策瞳孔猛地一缩,一眼看到一个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