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节(1 / 2)





  宁氏停了驴车让人下来,又唤二郎把驴车弄回家去,叮嘱要好好喂草料,这才得空面对家里其他人:“娘哟,猪毛怕是要在你这儿多住几天了,起码也要等大嫂把鸡全……”

  “****鸡!!”猪毛又开始两眼发直,浑身惊颤。

  温氏吓坏了,忙搂着他往旁边走,还不忘回头怼宁氏:“大夫都说了别提鸡,你还提!”

  “你不也提了?”宁氏没好气的反驳道,不过确实没再说这话,直到温氏把猪毛拉进了堂屋里,她这才又开了口,“猪毛被鸡吓到了,大夫让往后小心点儿,尽量别看到鸡,最好连鸡这个字都别提……反正就这么个意思,看回头恢复情况吧。我说早先中午的菜里头不也有鸡吗?鸡翅鸡腿鸡块都有啊,我瞧着他吃得挺欢的啊!”

  朱母等人凑过来听她说话,可愣是没弄明白她这话的意思。

  “啥叫被鸡吓到了?鸡啄他了?”

  “不会吧?大嫂养的鸡多半是母□□?就算是公鸡好了,猪毛都八岁快九岁了,怕鸡?”

  “以前他不还追在鸡屁股后头撵着鸡跑吗?早先后院的鸡都是他喂的,他每天都跟灶台一起去捡鸡蛋。”

  几人七嘴八舌的发表着意见,总结一下基本上都是废话。

  最终还是朱母开了口,让其他人赶紧回家做饭去,老屋这边没做他们的饭菜。朱母一发话,其他人都陆续离开了,其实这会儿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不过因为请了娘家人过来吃饭,是该忙活起来了。倒是宁氏,偷偷的向王香芹招手,让她跟着一道儿去。

  “娘,我去趟二嫂那屋,回头给你端俩菜来。”

  “记得端肉。”

  婆媳俩一个赛一个的不客气,不过宁氏也确实不在乎这个,拽上灶台唤了王香芹就往家里去了。可能是有些话不好当着灶台的面说,宁氏打发灶台去喊他外婆过来:“你就说你娘我累坏了,让你外婆来家做饭,去去,她做饭好吃着呢。”

  灶台憨憨的点了点头,不一会儿就跑开了。

  等灶台跑远了,宁氏才拉过王香芹,一叠声的说开了。

  “四弟妹你都想不到出了啥事儿!猪毛压根就不是被鸡吓到的,他是被他娘杀鸡的样子给惊了魂。你还记得不?那会儿还在秋收呢,大嫂刚生完孩子就忙着杀鸡,连午饭都不来家里吃,猪毛不是给他娘送饭去?估摸着是撞见了什么,给吓坏了。对了,那天晚上他不就发烧了?还是第二天灶台喊我,我进屋后才发现他病了的。”

  “发烧倒是没啥,可听医馆那大夫的口气,猪毛可能是真的被惊掉了魂,这病咋治?没法治啊!”

  “原先猪毛和灶台每天早早的去上学,下午又要跟着先生开小灶,咱们家那会儿也没养鸡,他就一直没撞上。后来三弟妹倒是养了几只,可她都是把鸡关在后院的,猪毛没往后院去就看不到鸡。哪知,今个儿中午吃过饭,他路过大嫂那养鸡场,一下子就犯病了。”

  “吓死个人了,突然就整个人直挺挺的往后倒,我帮着给抱到驴车时,他身子都快僵硬了,就挺得笔直笔直的,只差没口吐泡沫了。对了,还直冒冷汗,眼珠子都不会动了,看人都是直勾勾的,哎哟太吓人了!”

  ……

  宁氏明显是憋了一肚子的没处说,眼下一股脑的全倒给了王香芹,弄得王香芹也跟着惊了,半晌才问她:“那大夫没说怎么治?”

  “开了方子的,也抓了药的……哦,可能落在驴车上了,我等会儿拿给你,你帮我带给大嫂……开的好像是什么安神静气的药,我也不懂这个,反正每天吃一帖药就成。大夫还说,回头只怕会梦魇,半夜里受惊抽抽也是有可能的,让大人多看着点儿,说啥好好养着,等长大一点兴许就好了。对了对了,最好别看到鸡!”

  乡下地头别看到鸡?

  王香芹觉得这话一点儿也不靠谱,她倒是可以为了猪毛不养鸡,或者就将鸡一直关在后院里。可别家呢?秀水村里家家户户都养鸡的,还全都是散养的,任由鸡在院子里瞎跑。只能说,先前那一两月里,猪毛没瞧见鸡,完全是运气好正巧避开了。可以后呢?

  宁氏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牙疼的捂着腮帮子:“我做烧烤的呀,我不可能不卖鸡肉啊!不管了,我把鸡关屋后杀。哦对了,我回头也找人打口井,做吃食买卖呢,用水厉害着呢。还有个事儿,我这趟去镇上发现了,好像那啥拉肚子的毛病已经过去了,周遭的酒楼饭馆是没早先生意那么好,不过多少还是有客人的,过两天,烧烤摊儿继续摆!”

  这话题跳跃得可真快……

  王香芹结结实实的被噎住了,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第054章

  因为猪毛, 温氏彻底告别了她的养鸡事业。

  在匆匆卖掉了剩余的那几十只鸡后,猪毛的病情也基本上痊愈了。其实, 猪毛的病情并不重,说白了就是受到了惊吓, 用乡下地头的说法就是, 惊了魂,找个懂行的人收收惊就可以了。宁氏大力推荐她的信仰刘神仙,可惜被温氏想都不想就给否了。宁氏还嘀咕呢,人家刘神仙说的多准啊,都到这份上了,还不信?其实,温氏不是不信, 她是怕了刘神仙了。

  万幸的是, 镇上医馆的大夫还是很有能耐了, 几帖药下去,猪毛的病情就轻松了不少, 没几日就彻彻底底的恢复了, 照样跟灶台一块儿,蹦蹦跳跳的上学去。

  是的,如今猪毛最高兴的事情就是上学了, 只要能离他娘远远的, 他并不在乎读书有多费脑有多辛苦。只是隐隐的, 村学的杨先生总觉得猪毛最近一段时间笨了许多, 当然不是说他傻, 人孩子正常是正常的,就是感觉不如原先那么灵光了。好在,他们如今学的还算浅,这才哪到哪儿呢,没瞧见脑子很一般的灶台稍稍一用功也能赶上来。说白了,才刚入门呢,用功完全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

  这些个事儿,杨先生也没同别人提起过,只是在听说猪毛怕鸡后,叮嘱家里人把鸡关起来。

  其实,乡下地头养鸡一般也就两种,要么就随便散养着,满院子乱跑不说,有些还会跑到堂屋里来,一家子凑一起吃饭时,鸡就在人脚边跑来窜去的,要么就圈在后院,干净不说捡蛋还方便了许多,就是得多喂些吃食。

  猪毛这事儿,乍一看挺吓人的,不过很快就平息了,毕竟谁家孩子还没个小病小痛的。村里人更爱八卦夫妻吵嘴婆媳不合,却不会掐着小孩儿的事情不放。

  与此同时,宁氏的烧烤摊儿也跟着摆了起来。要说这里头的利润嘛,肯定是没最初那么好的,不过宁氏也机灵,除了去镇上外,她还给自己排了个时间表,将十里八乡所有的赶集时间都记录了下来,轮轴般的到处跑。而不逢集的时候,则继续去镇上,也不一定去石门镇,有时候她也会临近的几个镇子去。基本上吃过一回想吃第二回 就得至少等待差不多一旬时间,如此一来,倒是反而激得食客们愈发爱光顾了,珍惜每一次吃烧烤的机会。

  宁氏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的,她就喊了牛氏给她帮忙,很多需要提前准备的东西,则是交给了她的娘家人,像竹签子干脆就包给了她哥。

  分家的好处还是很多的,这要是以前没分家,她可不能像这般贴补娘家,可眼下都分家了,她爱干啥就干啥,横竖二郎也不爱管她。再一个,以前喜不喜欢都是一家人,都得硬着头皮相处着,可如今就不同了,不喜欢的人直接屏蔽在外,哪怕住得不远,她一个月起码有二十四五天奔波在外,想不碰面太容易了。

  待过了一阵子后,碰上了个雨天,宁氏算了一上午的账,回头就揣了钱往王香芹那边跑。想着这个时间,王香芹必是在猪舍那头的,宁氏直接去了猪舍堵她,一露面就是大大的笑容:“分家真好啊,用不着看到讨厌的人真棒啊!”

  王香芹已经习惯了宁氏抽风,淡定的拿了把小凳子让她坐,又问她下雨天的不在家里歇着,跑这儿来做什么。听了这话,宁氏当即从怀里掏出了个用帕子裹起来的东西:“我给你直接兑成了银子,省得你拿着铜钱不方便。”

  谢过了宁氏,王香芹接了钱就觉得不太对劲儿,掂量了一下,又打开来瞅了瞅,狐疑的问:“不是说如今生意不如最初那段了吗?为啥钱数反而多了?”

  宁氏:……

  她总觉得她这个四弟妹有时候脑子灵光,有时候又笨得哟。

  “你忘了以前要交给娘一半?咱们说好了是我赚的钱里头,扣除所有的本钱后,纯利润给你一成的。烧烤买卖是不如从前那么好了,可这不是……娘哟!!”宁氏刚冲着王香芹挤眉弄眼呢,就被从里头出来的朱母吓得“腾”的一下从凳子上跳了起来,“我还有事儿,我先走了啊!”

  “回来!”朱母呵住了宁氏,“真不知道该咋说你才好,一会儿虎得厉害,一会儿这胆子比耗子还小。待着吧,我回家去了。”

  朱母借着屋檐下的雨水洗了洗手,临走前还格外嫌弃的瞥了宁氏一眼。

  宁氏目送朱母离开,扭头问王香芹:“她咋在这儿呀?吓死我了!”

  “二嫂,这都分家了,娘不会说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