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飞鸿雪爪第39节(2 / 2)


  有医者深入黔中、剑南疫病村附近,发现这场瘟疫的起源,正是臭名昭著的蛇母巴献玉。他入望部捉了上千只剧毒蟒蛇,放于缸中任其缠斗百余日,开缸后,活下来那只毒中之王,取名生蛇蛊。他从黔中道一路行至剑南道,但凡路过的村镇,都会挑几个无辜之人,来试生蛇蛊毒性。由此一传十十传百,百余城镇因他一人而变作死城。

  有人说他此行是为了报兄长巴德雄枉死之仇,解中原武林对巴蛮之地鄙夷之恨;有人说,是失踪了的雪邦少庄主江映抢了他心爱的女人;也有人说,他这么做,只是一时心血来潮……

  此人行径阴毒,为捉拿他一人,中原武林不知去了多少高手,竟无一人生还。对此人千金垂悬令已筹至黄金万万两,到五月间,江余氓竟不得不与六宗联手,亲自出马。

  江余氓亲手设计,六宗联手,曾于益州生擒过他一回;没曾想他狡侩之极,当场使出极阴损招数,伤了数位高手之后,逃了出去。

  如韦能阁主爱子韦天赐,薛天师大弟子薛庆,两位年轻人中“中害”,却没有足够修为来抵御中害,抽搐、麻痹。韦天赐当场身亡,薛庆筋脉尽毁,武功尽失,神志也不大清楚,如今三十四岁年纪,心智仍如同三岁幼儿,看之令人痛心疾首。

  巴献玉身受重伤,逃了出去,江余氓、余真人一路急追,始终未寻得踪迹。江余氓怕他重伤痊愈,沿路设伏,余真人哪怕武功高强,却也生性慈悲,恐他遭了贼人的道,只好暂且返回益州再行商讨权宜之计。

  行至益州之时,却收到黔东南来的一封密信。

  上头写着:弘法入灭,毁去玉龙笛,疫病尽去。

  江余氓仰天长叹,烧毁密信,当即携六宗众人返回中原。

  之后,果真如信上所写的那般,瘟疫平息,死者尽埋骨,再无活者受难……巴献玉的死讯却是在大半年之后传到中原的。

  ·

  叶玉棠闻言,心道,既然世上排的上前十的高手皆无法深入施秉云台山,那么当时身在山中的,能向江宗主递出密信的,便只有师父。

  巴献玉被诸派高手伏击,重伤出逃。想必路上,便是遇见了师父。

  她道,“此人阴险,而师父慈悲。此人虽受重伤,师父却也许诺不能用武功……倘若真是遇见了他,当时该何等凶险?”

  重甄点头,“巴蛮人在中原处处碰壁,而吐蕃时时觊觎进犯大唐,吐蕃密探必定试图收买大唐各处藩镇蛮夷,巴蛮人必定也不例外。弘法大师有此思量,哪怕凶险之极,必也不会随意使用武功。至于大师在遇到巴献玉之后,都发生了什么……恐怕只有当初瘟疫村之人才知道了。”

  她接着思忖:“弘法入灭,玉龙笛毁”,是了,蛇母宝器玉龙笛是师父毁去的,玉龙笛既毁,巴献玉再不能自如操控毒物,瘟疫自然会渐渐平息。

  但她有点不解:“只有玉龙笛能操纵毒物?何以玉龙笛一毁,师父便如此笃定巴献玉不会再生事?”

  重甄道,“大师递去给江余氓的密信还有一个意思:‘那便是请他放过巴献玉。’想必因此,江余氓才会犹豫不定,继而大声叹惋。因为世间值得信赖之人,无人能胜过弘法大师。密信上不过数十字,字字抵万金。江余氓不得不信赖,他也只能如此。”

  叶玉棠想起数天前的太乙镇,忽然问道,“倘若玉龙笛毁了,《玉龙笛谱》又能用来做什么?”

  难不成真如马氓所说,乃是圣物,可用来祭祀?

  “对于此事,我与你所知相差无几。不过你可知,江余氓何以如此憎恶巴蛮?”

  叶玉棠道,“巴蛮人擅长操控毒物。刀剑有眼,而毒物无眼?”

  “不错。巴蛮的功夫,多以操控虫、蛇为主。虫蛇或带毒,或带蛊,毒蛊各异,类似我们的十八般兵器,各有所长。巴蛮人之中,也有擅长医术的一支,比如巴佚之女巴瑞英。巴氏百余年,出了个天才绝顶的巴献玉,二十岁年纪,著了八书,其中六部,称之为巴蛮六书。其中有五书一谱:《黔地虫蛇考》,乃是一部毒书;《巴蛮九针》《循经取穴玉龙经》《中原奇经八脉考》,乃是医书;最为著名的,当属他的《光明躯》《神仙骨》,并称为一本,是一部邪书;还有一谱,便是《玉龙笛谱》。巴蛮没有文字,他靠着自身的天赋,钻研中原记录笛曲的工尺谱,写就的这本《玉龙笛谱》,如同密语,乃是他自己造出来的。因此,除了他自己,恐怕极少有人能看懂全文。”

  叶玉棠心道,难怪那笛谱上,一会儿是满页的“二八工尺”,一会儿整页整页又都是不太高兴的人脸,原来乃是他自己发明的文字。

  “当初《神仙骨》与《中原奇经八脉考》被黔地奉为至宝,无数医师偷偷研习此书,便可在长安开设医馆,为中原人‘洗髓诊脉’,赚的盆满钵满。岂止此两本书,在当时是并未完工的残本,却在中原武林掀起轩然大波,江余氓始终没曾想到,幕后始作俑者,正是这两书著作者。这两本残卷,不过是这苗岭少年,十七岁时一时心血来潮的小试牛刀之作。”

  有天才如此,只手便可翻覆天地。无奈却不行正道,害无数无辜性命,却仅仅是他所谓“一时心血来潮”。

  这样的人,死早已不足惜,师父又为何要请人放过他?

  叶玉棠只是不解。

  作者有话说:

  来晚了,抱歉

  新年快乐

  开始了

  第34章 黔州

  叶玉棠两辈子坐马车的次数, 掰着指头都能数得出来。除了慢,还无聊。同一群不熟的人圈在一个棺材板里大眼瞪小眼,一路颠儿啊颠儿, 到后头她直打瞌睡。

  虽说如此,重甄寻的马跑的倒是挺快, 车夫也靠谱, 日落的功夫, 便已出洛阳道,抵达襄州。午间时在车上用干粮果腹,这会儿刚入襄州界, 众人都有些口干舌燥, 见着家客店,一起下车舒活舒活筋骨,一桌吃了饭菜, 多是孔明菜,猪油饼和豆腐面之类的。

  但也就打了个尖, 也没住店, 连马都没歇,吃罢饭又接着上路。

  长孙茂不知什么事多耽搁了一阵, 最晚上马车。入了夜,车里幽暗, 视野不佳。叶玉棠但只觉得旁边一阵摸摸索索,一个滚烫的玩意儿便搁在了她膝上。拿起来一看, 原来是一只皮纹银壶。揭开小小壶嘴,浓郁酒香霎时溢满整个车厢。

  此乃是襄阳黄酒, 味甘甜微酸, 香气浓郁, 酒倒不烈。她尝了一口,回头一喜,仰头饮了一大半。柳虹澜看在眼里,于暗处啧了一声。

  此后一路无话,一直行到月中天,车沿江畔山道行入一处曲折峡湾。峡湾之畔的山上,乃是地属归州的小城镇。到镇上一处挂着“金”字号招旗的客栈,车夫方才停车,摘缰绳,交由店伴歇马。重甄此人专习腾掠之术,到底元气不济,至此刻已有些倦怠。入了客栈,由柳虹澜同众人交代明早出发时辰等诸多事宜,之后各自回房。

  和长孙茂前后脚走进仅剩的那间空房,她怪道,“咋回事,同门师姐弟默认是亲姐弟是吗?”他倒没觉得什么,只是笑。

  店伴在一旁引路,闻言道,“早晨来吩咐咱们留三间客房,说是有一男一女住一间的,不是你俩?”

  长孙茂道,“我两吵嘴了,一会儿我自觉睡外头去。”

  叶玉棠回头瞧他一眼。

  又来了,这臭毛病。

  俩人从前也没少在一屋里睡觉,她倒不觉得什么。到头也没为难店伴,叫他寻了条软垫来。

  长孙茂倚着门,倒是好奇,“棠儿几时也知道男女大防了?”

  “我主要怕你尴尬,”她抖落软垫儿上的灰,寥寥草草铺就,道,“你睡床我睡床?”

  他瞧了一阵,走过去,屈膝坐在地上。一抬头,一床被子兜头而来。自己还没身手拨开被子,另一只手已经帮他扒拉开了,师姐支着脑袋在床边盯着他问,“聊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