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1 / 2)





  来弟吃奶粉吃奶糕吃小米粥, 毓秀就吃黑芝麻糊吃煮鸡蛋吃细挂面。至于招娣和盼娣, 那肯定没这个待遇了,基本上都是大人吃什么, 她们也跟着吃什么的。

  于是,在接受了唐老师的建议后,李桂芳重新制定了食谱。来弟暂时没办法改,就算要添加辅食也得等她再大一些再说。至于前头的仨孙女,李桂芳决定在吃食方面一视同仁,要么都吃白米饭,要么都吃挂面,煮鸡蛋也可以一人一个带去学校吃。

  也就是说,苗家从以前的两样饭变成了三样饭,来弟自个儿吃一种,毓秀姐妹仨吃一种,然后就是三个大人了。

  可问题还是存在的,李桂芳她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人,尽管实际上苗家跟甄家的条件是不相上下的,可一则苗家人口多,二则李桂芳特别担心将来有急需要用钱的地方,手里不捏着钱她就会很不安。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招娣和盼娣的饮食水平,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从大人这边抠。

  何小红都惊呆了。

  以前,家里偶尔还能煮两顿白米饭或者白面馒头,再不济也有红薯饭吃。可冷不丁的,孩子们的待遇提高了,他们当大人的反而降了生活水准。

  白米饭?没有。

  白面馒头?没有。

  红薯饭?红薯还是有的,饭那是少得可怜。

  当然,李桂芳也不至于想要饿死家里的谁,在重新制定了菜单后,三个大人吃的虽然差,但份量却是足足的。别说不说,玉米粥红薯粥南瓜粥干饼子杂粮窝窝头……管够!

  可就算管用好了,这么区别对待,也太难受了吧?

  搁在以前,尽管毓秀一个人吃得好,可毕竟那也不是顿顿如此的,而且其他人的伙食其实也没那么差,隔三差五的还能改善一下。而如今,几个孩子那是顿顿白米饭细挂面,时不时的加个鸡蛋,大人们的伙食水准却是直线下跌,改善啥的只怕梦里才会有。

  其实,比起早年间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年到头都是饥肠辘辘的,现在的生活已经好很多了。要知道,就算他们这一带属于比较富庶的地区,那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吃饱的。别的不说,在同个生产队里,苗家这都算是数得着的好日子了。

  苗解放还特别高兴:“吃,你们姐妹几个多吃点儿,吃饱吃好才能好好学习,还要给班上做事,不能给你们爷爷丢人,知道了不?”

  李桂芳抬起眼皮瞥了蠢儿子一眼,没好气的道:“吃你的吧,她们聪明着呢!”

  是挺聪明的,哪怕是姐仨里头看着最笨的招娣,在开学半个月后,也渐渐的摸索到了学习方法。

  说起来也不算啥,招娣先前之所以留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是插班生,一年级上学期的课程也是很重要的,她基础没打好,本人又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成绩差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儿。等重新上了一年级后,她比任何人都更快的适应了校园生活,加上盼娣当了班干部后,成天盯着她写作业。没多久,招娣的成绩就有了起色,谈不上有多好,可好赖也能挤到全班的中下游了。

  笨也有笨的好处,起码让她干啥就干啥。小学的难度本来就不高,一年级的课程更是简单到了极点。在盼娣的高压政策之下,目测到期末考试时,招娣最起码也能混个及格分。

  与此同时,毓秀也在缓慢进步着。这里的进步并非指学习成绩,而是她的日常生活。

  唐老师的话还是很对的,如今这个年代并非后世,人跟人或者社会都是没办法脱节的。假如真的任凭毓秀这么下去,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像周萍那样,找个好人家嫁了,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跟谁都不来往,没朋友没知己,没工作没事业,完全失去了生存能力。

  幸好,毓秀年纪还小,在李桂芳的干涉下,最起码她已经能跟两个姐姐分享食物。又因为她的学习进度远超两个姐姐,偶尔还能给她们讲从图书上看来的故事。再就是,毓秀虽然拒绝同学们的问问题,可姐姐们到底不是同学,有时候盼娣遇到不会的题目,毓秀还是会帮着解答的,就是过程略有些磕绊,毓秀常常纳闷,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就不会呢?不过想想甄珠,她就算不理解还是能够体谅的,甭管怎么说,盼娣可比甄珠聪明多了。

  三姐妹的感情逐渐升温中,自然,当姐姐的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表示,在意识到毓秀不擅长做家务后,每次轮到毓秀当值日生时,姐姐们都会搭把手帮个忙。平常得了闲,也会一起凑到来弟的摇篮前,帮着照看一下这个最小的妹妹。

  李桂芳很是满意,苗解放对这些事情没啥感觉,不过他还是主动接过了不少家务活儿,以便让闺女们好好学习,给家里争气。

  整个家的气氛特别好,温馨幸福又美好,所有人都很快乐,大概只除了何小红。

  何小红那已经不能算是不快乐了,她是快要难受死了。

  眼睁睁的看着家里姐妹情深、祖孙情深,甚至父女情深,她整个人都不好了,每天都在饱受煎熬。更要命的还不是情绪问题,而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干活,直接导致她现在完全承受不了繁重的农活了。

  就算农忙已经过去了,下地干活依旧是非常辛苦的。何小红连屋前屋后那些事儿都做不好,农活能怎么办?她倒是想偷懒,可队上是有记分员的,大体上只要过得去就没人会追究,却架不住何小红那活计做得连敷衍都谈不上,除非就是磨洋工。

  记分员倒是没批评她,而是在记分簿上如实的记录下来,回头就扣了她好多工分,顺便将这事儿告知了李桂芳。

  李桂芳刚从孙女们身上得到了些许安慰,这就又被气到了。

  她直接问何小红想干啥?真要是打算吃闲饭不干活,那索性回娘家待着去吧,谁家都不养闲人的。

  “妈!妈,我不是不想干活,我是真的吃不消啊!”何小红原本就是苦苦支撑着,她觉得自己都那么努力了,就算没功劳也该有苦劳吧?偏偏没人觉得她好,所有人都在数落她。外人也就算了,怎么家里人都不站在她这边呢?

  “我吃不消啊!我熬不住了!”

  “你让我回家做事吧,我保证这回再也不偷懒了,来弟岁数还小,你让我来照顾她。还有家里别的活儿,我都能做的。妈,妈你就让我回家吧。”

  何小红一面抹着眼泪一面忍不住大哭起来,下地干活真的是太苦太累了,她以前当姑娘的时候,因为是家里的长女,倒是打小就教着做各种琐碎的家务活儿,再不就是帮着照顾妹妹们。等嫁过来了,苗家的伙食是比何家要好,可事情却也一下子多了起来。

  其实这很正常的,谁家当姑娘的时候都是在享福的,等嫁了人,尤其是生了孩子以后,事情肯定会多起来的。像苗家这样还算好的,李桂芳是嘴巴坏,可碰上需要搭把手这种事情,每次都是能帮就帮的。队上还有那种婆婆只顾自己,完全不管儿媳妇的。

  别的不说,老何家其实就是这样的,何母要照顾年幼的儿子何小军,她大儿媳妇两次生孩子,都没咋管,生完孩子后也都是大儿媳妇自己照顾的,非但如此,还得帮着照顾小叔子何小军。

  李桂芳自身是个能干的,所以她完全理解不了何小红为啥那么废物。

  生儿子不行,干家务不行,下地挣工分也不行。当真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让你回家待着,你不得又要让盼娣帮你干活了?”李桂芳斜眼看着她,“以前没来弟的时候,你都玩不转,现在添了个孩子,你确定你能操持得了家务活儿。

  何小红面露苦涩,这点自知之明她还是有的,肯定是不行啊。说她懒也好,说她废也好,反正她就是不会干活。迟疑了半晌后,她才支支吾吾的道:“谁家不是当姐姐的帮着照顾弟妹的?盼娣再晚一年上学呗,到时候来弟也大些了……诶,妈!妈咋走了?”

  李桂芳觉得,自己大概是傻了才会站在这里听何小红瞎逼逼。

  “要么下地干活,要么滚回你娘家去,二选一。”

  她才不怕何小红搞事呢,反正整个生产队里,哪家的媳妇都要干活。要说留在家里不下地的还是有的,像甄兴华他婆娘周萍就是,可周萍也要照顾孩子也要干家务的,没人是清闲的。

  没有!

  何小红抗议无效后,哭着又去上工了。她还是消极怠工,记分员还是给她扣分,可不管咋扣,多少还是能挣一些的。用李桂芳的话来说,总比让她回家折腾孩子来得好。

  唐老师的话很管用,李桂芳牢牢的记住了,一定要尽可能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既然她不打算让毓秀干家务,那就不能拖着招娣盼娣干活,要公平嘛。至于何小红,那老师也没说不能苛待儿媳妇啊!

  苗家的三个大孩子,招娣是那种就算看到了也不会往深处想的性子,毓秀就更没这个概念了。唯独盼娣,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抽空还会细细的琢磨,掰碎了去想。

  盼娣想了很多很多。

  她的记忆不差,清晰的记得早先她妈在她跟前编排过她奶很多的坏话,说她奶脾气如何如何的坏,又是怎样的重男轻女,刻薄又恶毒,坏透了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