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古代群穿生活第29节(1 / 2)





  赵桂枝无言以对,半晌才道:“那这样吧,以后我拿来的零嘴都给大伯娘管着。”

  “就该这样,免得她吃坏了。”

  江奶奶:………………

  就很委屈。

  可怜无助又弱小。

  第23章

  江奶奶一脸的委屈。

  她眼睁睁的看着那一篮子的蔬菜干被儿媳妇收走了,又见两大坛子的泡椒春笋都被俩曾孙子搬到了粮仓里,索性起身赌气的回屋去了。

  赵桂枝惊讶的看着江奶奶回屋把门关上,她扭头问大伯娘:“奶奶这是生气了?”

  “老小孩老小孩,说的就是她!”大伯娘一脸的不以为然,“她午饭吃太饱了,估计是困觉了。没事儿的,她这人跟你婆婆不一样,一丁点儿都不记仇。”

  赵桂枝:……

  我怀疑你在内涵我婆婆,并且我有证据。

  大伯娘显然没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还指着粮仓说:“那两大坛子都是泡椒春笋啊?那你做得是挺多的。”

  “哪能呢!”赵桂枝解释道,“春笋倒是都叫我做了,却是各处都送了一些。那两坛子只有一坛子是,另外是辣白菜。我家里的白菜太多了,我怕不用掉一些,娘能叫我们顿顿吃白菜。”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家里还有腌萝卜和什锦榨菜,就是数量不太多。我回头再做一些,也叫大伯娘尝一尝。”

  大伯娘对吃食的兴趣不大,正准备婉拒,却忽的心下一动:“桂枝啊,大伯娘托你一个事儿成不?”

  “什么事儿?可千万别是让我做衣服纳鞋底,这个我真不会!”

  “做吃的。”

  “那行。”

  既是要好好说,两人就换了地方,大伯娘还让大堂嫂去泡了一壶茶,坐在堂屋的大木桌旁,细细的说。

  于是,赵桂枝就知道了,大伯娘准备盖新屋。

  这倒是没啥好说的,家里人口多了,尤其是说亲之前,但凡有条件的,都会想方设法盖新屋。

  原本,江母也是这么打算的,只是赵桂枝突然出现,打乱了她的全盘计划,家里的闲钱到底有限,拿钱给赵桂枝看病后,自然也就没办法盖新屋了。

  可大伯娘这边,却是一定要盖的。

  “丰收年岁也不小了,盖了新屋才好说媳妇。满仓只比他小两岁,也该相看起来了。我寻思着,这次索性盖两间屋,一气把他们弟兄俩的事儿都办了!”

  盖屋的事情倒是烦不到赵桂枝,但这年头,除了会请泥瓦匠木匠过来干活外,还会请族里村里的亲朋好友帮忙。前者是需要工钱的,后者就只是包两顿饭而已。但不管怎么说,提前准备饭菜这事儿是绕不过去的。

  大伯娘铺垫了一下后,才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米粮这些我会准备的,就想托二郎媳妇做些下饭菜。我算了算日子,两间屋要盖好,怕是要等初夏了,倒不用准备热饭热菜,干饼子、杂粮馒头配下饭菜就好了。”

  赵桂枝寻思了一下:“帮忙倒是没啥,但食材得大伯娘准备好了。你也知道我婆婆那脾气……”

  “没问题!我准备多一些的食材,剩下的你家吃。”

  两人交换了下眼神,瞬间达成共识。

  大伯娘需要便宜好吃的下饭菜来招待帮忙的人;赵桂枝需要一个混时间的活儿来糊弄江母,又是亲戚的,又多给食材,江母没道理不答应。

  达成共识后,赵桂枝就坐等大伯娘送食材上门,让她加工了。

  正好,得了食材还能给家里的饭桌添些菜,给大嫂薛氏补补身子。

  赵桂枝上辈子并没有接触过孕妇,亲戚里面小辈的都还单身无孩,长辈……那她弟也就比她小了一岁,谁知道孕妇是什么情况?

  朋友圈里倒是有孕妇,但想也知道,人家都怀孕了,还能来买她的减肥小零食?万一吃出营养不良呢?

  也因此,赵桂枝只能凭本能做事,想着禽肉禽蛋总是好的,这年头的人缺少油水,恰好昨个儿江母熬了一碗猪油,找机会给她用掉才好!

  江母还不知道她儿媳妇已经盯上了她的宝贝猪油,她只高兴的跟村里的老姐妹闲聊着,显摆自家儿媳妇做饭好吃,还有一门大方的亲戚。

  那可不是大方吗?

  要是不大方,还能送肥膘肉和大筒骨?

  村口,江母说得那叫一个唾沫横飞,将她昨晚吃的那一碗肉沫蒸蛋,以及今天中午吃的萝卜炖大骨头汤,描述得几乎是山珍海味一般。听得旁边的人,感觉这午饭才吃完呢,怎么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

  就在这时,村里来了一拨人。

  为首的是个眼神锐利的青年,约莫二十五六岁,哪怕体格并不壮,但看得出来是个常年干活的,胳膊上的肉格外结实,双手更是布满了老茧。身后跟着的有少年郎也有中年汉子,全是一副干惯了活儿的模样。

  “诶,那不是……石坪村那边的……”

  就有人发现了这一行人,但很快就纳闷了:“咱们村里谁要盖房子啊?”

  江母寻思了一下:“我大嫂家吧!丰收的亲事迟迟没定下来,怕是寻思着盖了新屋好说亲吧。”

  “那你家呢?前头还说今年盖屋的,怎么又没动静了?”

  这话一出,江母的脸色立马就不好看了,心说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她原本准备盖新屋的钱,不是拿去给赵桂枝看大夫抓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