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古代群穿生活第31节(1 / 2)





  三郎抱头鼠窜,不过总算也做了一件好事儿,至少赵桂枝没挨骂。

  这天的晚饭还是有些晚的,因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虎头一直到天都快擦黑了才回家。见家里人都等着自己,虎头一脸的愧疚,觉得自己耽误了家里人吃晚饭。

  实情却是,家里人吃土豆都吃饱了。

  当然,为了不让虎头知道真相,加上晚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二郎和三郎又在今天归了家,所以全家人又重新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瞬间让虎头的愧疚更深一些。

  江家并没有饭不语的规矩,以前是因为饿坏了,才纷纷埋头苦吃。可今个儿大家都是饱的,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二郎先说了学堂里发生的事儿,主要是说三郎的情况,毕竟他这个月才刚去。又因为两人念书的进度不同,实际上并不在一起念书。不过,二郎昨个儿特地去寻了三郎的先生,问了他的学习情况,也好再往下做安排。

  说这些事儿的时候,三郎全程低着头,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乖巧模样。

  赵桂枝就特别有经验,谁让她上辈子也是学渣一枚呢?都不用听二郎细细的说道,光看三郎那表情,就能猜出结果来了。

  这就是,学渣之间的心灵感应!

  “……大概就是这样了,先生说三郎的志向可能不在于念书,让咱们回家好好商量一下。他如今也把大多数常用字认全了,也会写,要是不准备考科举的话,倒是可以拜老账房为师,好歹有门手艺不怕饿死。”

  江母危险的眯起眼睛看着三郎,后者腰杆子挺得笔直,以一种最不舒服但又最符合标准坐姿的姿势,端坐在板凳上。

  “心思不在念书上?”江母开始磨牙。

  二郎想了想,大概是觉得还是应该给亲弟弟留条活路,因此解释道:“他能读会写,算筹也学得不错。只是不擅长写文章,偏考科举是绕不开这一层的。”

  “也行,你是当哥哥的,平常又待在一块儿,帮着盯一下。要是他不听你的,你就揍他!”江母叹了一口气,“后面到底要咋办,你看着办。”

  三郎觉得危机已经过去了,顿时大松一口气:“我肯定听二哥的话!我一向最听二哥的话了!”

  没曾想,二郎听了这话却瞥了他一眼,随后点了点头:“读书人如何能动粗?我看这样吧,以后桂枝做了好吃的,我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分给三郎吃。反正咱们拿了米粮去学堂,总归饿不着三郎的,顶多也就是食不知味罢了。”

  好吃的……

  三郎整个人都迷茫了,他觉得吧,虽然他是读书人,可到底是乡下出身的,皮糙肉厚的,打一顿或者打几顿都出不了事儿的。

  “噗。”虎头笑出了声儿。

  “你今天为啥那么晚到家?”三郎的直觉并不比赵桂枝差,那是一种来自于学渣对同类的辨识度,“是不是挨骂了?老先生最喜欢让那些上课不认真的学生留下来挨骂了,你是吧?还是扁担挨骂了?”

  虎头:……

  他很想说是扁担挨骂了,但想也知道,真要是这么说了,他三叔明个儿一定会去找扁担问话的。

  迟疑了一瞬,虎头认栽了:“是我。”

  三郎立马就支棱起来了,开启了打鸡血版本的劝学模式。他甚至过分到什么地步呢?强烈要求今晚跟虎头睡一屋,并且相当愿意明天早起去送虎头上学。

  江母倒是觉得这主意不错:“那行,明个儿早上你送虎头和扁担去邻村,正好叫扁担他爹也歇歇。这两天都这样吧,没的让人家操心两家的孩子。”

  赵桂枝微笑的看着他们学渣内斗,这一幕对她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

  上辈子,她就仗着年岁比小舅家的儿子大两岁,见天的往表弟的教室里去,还装作小大人的模样跟表弟的任课老师交谈。哪怕她本质上是个学渣,也不妨碍她欺负比自己更小的学渣。

  这大概就是学渣之间的内卷吧。

  临睡前,赵桂枝还琢磨着,明个儿上午多做些椒盐小土豆,好拿去给江奶奶配饭吃,结果事实上却是……

  “石磨村那边有个小集,二郎你带着桂枝去一趟。”江母拿了一串钱交给二郎,叮嘱道,“你大伯家要盖新屋,想叫桂枝做些下饭菜。反正你看情况买吧,天也慢慢热起来了,记得别买太多了,放坏就白瞎了。”

  虽然说食材是由大房那边准备的,但因为盖房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哪怕在吃的方面完全没必要像之前摆席那般讲究,可在数量上却是马虎不得的。

  反正大伯娘的意思是,有啥需要的尽管说,要是得花钱买的,也让江母先帮她垫一垫,毕竟她那边要盖新屋,可能一时间没那么多钱。当然,最迟秋收以后,肯定会还钱的。

  这些事情倒是无需赵桂枝操心,大伯娘的人品暂且不提,单说江母好了,那就不是一个会吃亏的主儿。

  唯一的问题是……

  江奶奶的椒盐小土豆啊!

  又没了。

  幸好,江奶奶什么都不知道。

  赵桂枝怀揣着对江奶奶的愧疚,跟着二郎一起出门去了。她不知道的是,尽管江奶奶对于椒盐小土豆的事情一无所知,可她已经好几天没往大房去了,本来昨个儿是要去的,但显然没有,今个儿也没法去……

  于是,秉持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原则,久候不至的江奶奶,索性迈开步子自个儿来找她了。

  可惜那时候,赵桂枝人都在石磨村了。

  许久没见到外甥女的虞三娘,一看到赵桂枝过来,那两眼就跟探照灯似的,哪怕是在白天都闪闪放光。

  然后,她就看到了江二郎。

  一瞬间,她眼里的光熄灭了,还怨念的看过来。

  二郎:……

  找了个机会,二郎问赵桂枝:“你姨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

  赵桂枝觉得吧,意见应该是没的,就是这年头沟通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好不容易见着人了,就想说些私密话,结果一看到二郎,能不失望吗?

  但这话,赵桂枝又不能直说,因此只道:“她大概是想起了以前还未出嫁时,跟我娘两人形影不离的那些日子吧?她一直说,我跟我娘长得特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