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1节(1 / 2)





  一句话没说完,他就差点叫明舒嘴里喷出的茶浇了满脸。

  “阿兄!你是我阿兄!就算你不中意宋清沼,也不必如此牺牲。我好端端的梦到你做什么?”明舒抹抹嘴道,又打个寒噤,“噫,怪恶心的。”

  就算陆徜和梦里的男人打扮得一模一样,也不可能出现在她的狩猎名单里。

  陆徜手里的瓷盏,险些被他捏碎。

  明明知道她心中所思所想所梦之人就是他,可他什么都做不了,什么也说不了……

  他想,他给自己挖了座坟墓。

  ————

  关于“宋清沼”的讨论,明舒并没从陆徜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

  情情爱爱的烦恼只困扰了明舒一个晚上,第二天起床时就被她通通抛到脑后了。她还有很多事要做,想不通的就只能先甩开手。

  反正——她还小。

  她觉得她还小,不愁。

  吃过早饭,她匆匆出门,往开封府去了。卫二夫人那锭金子还揣在怀里,她虽然不能替刘氏排忧解难,但帮她打听打听卫朝案子的情况安抚刘氏那颗担惊受怕的心,还是能够做到的。

  如此想着,明舒到了开封府。

  经过松灵书院之案,她倒是认识了开封府几个衙役,不过可惜的是,卫献的案子交由应寻全权负责,旁人完全不知进展如何。

  “这桩命案牵涉朝中重臣,上头逼得紧,限期破案,好像只剩两三天时间了,应大哥这些时日都扑在案子上,今天好像是去静康坊找线索了。”一个衙役朝明舒道。

  静康坊?

  那是城中一处闹巷。

  去那儿能有什么线索?

  第72章 香饮

  静康坊是汴京城最吵杂的地方。

  这里虽也商肆林立, 却非繁华之地,做的是普通人的买卖。街巷两旁的店铺卖的都是平头百姓的日常所需,什么陶罐藤篮、香烛纸马之类, 天亮时分有早集市,露天的摊贩会卖些羊头鸡兔鱼蟹等生鲜活物,剖挖的下水随意扔在藤篮里,血水流了满地,到巳时收市才有人开始打扫。

  明舒到时正逢早市收摊,赶早来采买的百姓挎着菜篮正渐渐散去, 露出湿哒哒的地面, 全是混了血的污水,腥臭味充斥了整条街。明舒提起裙子踮起脚, 三两步跑到干净的地上,正好瞧见应寻站在前面一间铺子外头。

  ————

  应寻的脸色不太好,上头催的紧, 他为了卫献的案子,已经两天没睡好觉。

  上峰给的期限就快到了, 如果不能找到新的证据,为了给上峰交代,总捕头的意思就要将卫朝交上去。卫朝的确是嫌疑最大的人, 有作案动机,也有作案机会,甚至还有目击者看到他尾、随卫献进入东园……但应寻总觉得案子仍存在很大疑点,能够直接证明卫朝杀人的证据也没找到, 他不想草率定案。

  然而这案子查得十分不顺利, 上天就像要刻意包庇凶手般, 哪怕他们翻遍卫家, 也没找到什么有用线索,一切都像巧合似的,刚好殿帅调换了下过迷药的酒给凶手不费吹灰之力的杀人机会,刚好卫献被卫朝烦得进了东园,刚好没人瞧见还有谁进过东园,刚好现场没留下任何足够揪出凶手的证据——除了夜光粉外,他们再无所获。

  即使是他心里已隐隐有了怀疑,但仍旧没有证据。

  “官爷,人都死了快十年,我可记不清楚。再说了她嫁进卫家就是卫家的人,死也是卫家的鬼,我哪管得着卫家的事!”

  铺子的门板子才卸了一半,看着是老板的人扶着门板打着呵欠回答应寻的问话。

  这是一家香饮子铺,铺面不大,只有个柜台,上面摆着竹片刻的香饮名,旁边是个小方桌,后边应该是熬煮香饮与做饭的厨房,楼下做生意,楼上则是住人的地方,也就一个寝间的大小。

  这么小的铺子赚的钱顶多糊口,雇不起伙计,一般都是老板亲力亲为。

  现在这巴着门的男人,看起来年近五旬,顶着乱糟糟的发,一张油光发亮的宿醉的脸爬满皱纹,身上衣裳不整,像被应寻临时叫醒般,满脸写满暴躁,铺中的柜台也没收拾,一看就是还没开铺做生意的模样。

  应寻从他嘴里问不出什么新鲜消息,心里正烦,一转身忽然瞧见在自己背后探头探脑的人,当即没好气地开口:“怎么是你?你跟在我背后做什么?”

  明舒正探头往铺子里看——除了凌乱的柜台外,旁边那张方桌上还摆着吃剩下的酒菜,其中一碟剩着几块捏成桃花状的精巧点心,桌上面对面搁着两只酒盅,一个倒地的空酒坛,上面红纸写着个“贡”字。

  “问你话呢!”应寻真想拎开她。

  明舒收回目光,道:“我来找你的。”

  “找我做什么?”应寻一边往外走,一边道,“别告诉我是来问卫献案子的,无可奉告!”

  明舒想好的话还没说就被他堵死了路,只能撇撇唇,身后的香饮铺老板已又把门板装上,看样子今天不想开铺。这铺子门头上挂着半残的褪色店旗——黄记香饮,老板应该姓黄。

  “应捕快是在调查卫献死掉的那两个妾室的事吧,后面这铺子里的人,是黄姨娘的娘家?老板是她父亲?”明舒猜道。

  “……”应寻转身盯着她,半晌道,“无可奉告!”

  明舒点点头,并不为难他,她左右看了两眼,道:“应捕快,你等我一会可好?”

  应寻蹙眉:“你要我等你做什么?”

  “就一会儿,你可别走!”明舒笑了笑,转身朝黄记香饮铺的对面跑去。

  黄记的对面,恰也开了家香饮子店,招牌写得响亮——十年老店,祖传秘方。

  明舒一头冲进这间香饮子店,这间铺面可比黄记香饮铺要大上一倍,店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一溜二十多种香饮子在柜子上整齐摆开,柜台上则是几坛贴着名称的招牌香饮,一个女人坐在柜台后,正一边磕着南瓜籽儿一边看店,瞧见明舒进来,立刻就拍干净手站起来,满脸堆笑地迎上来。

  这才是做生意的模样。

  明舒笑着用肘支在柜台上,先撂下几文钱,然后问她:“老板娘,我想买两坛香饮,您这招牌是什么,给我介绍介绍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