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98节(1 / 2)





  他不知是没看清这诗的署名,还是酒喝太多人已经混了,下一句话竟说:“不过,还是我的好友萧寻初写得更好些。他这回竟只得了第二名,真不知道第一名的文章得好成什么样啊!”

  林世仁说完这句话,据说酒楼里当场鸦雀无声,连齐宣正本人都朝他看过来。

  唯有林世仁自己搞不清楚状况,还在那里左摇右晃:“怎么了?还有什么活动吗?”

  ……

  太学无人的小树林里,谢知秋听到林世仁醉酒后说的那句话,已经感到深深不妙。

  果不其然,秦皓道:“去参加诗会的人里,没有人与林世仁同行,当晚他好像是自己一个人回太学的。

  “详情我们也不太清楚,只知他是路上被人拦住,那些人喊了打劫,可是一言不合就直接打人。若非李先生中途想想不对,回头看了看,偶然遇上林世仁被打劫,只怕小命都未必保得住。”

  谢知秋感到身上一寒。

  她试探地道:“林世仁一出诗会就遇上打劫,未免太过凑巧了,在梁城还有人敢打劫,是不怕王法了吗?”

  秦皓说话很谨慎,只道:“夜晚孤身行路,难免有风险。尽管梁城在天子脚下,但世上难免会有亡命之徒,凑巧遇到,也只能说运气不好。”

  谢知秋又问:“林兄现在身在何处?”

  秦皓道:“李先生将他姑且安排在了梁城一家医馆中。林兄毕竟是受李先生之邀才会去诗会,李先生大概对他心有愧疚。不过李先生现在也未必不会被牵连,自身难保,所以要小心行事,不敢太过照顾。”

  谢知秋心中一定。

  只是,她原先以为齐宣正考中会元已经算比较嚣张了,没想到林世仁仅仅因为这么一句无心之言,就险些招致性命之忧。

  林世仁本身没什么背景,还喝醉了,本来就是脑子浑的时候,他甚至不一定知道是这句话招来了弥天大祸。

  谢知秋犹豫了一下,问秦皓道:“秦兄以前可认识见过这位齐公子?在秦兄看来,他的才学如何?”

  秦皓回答这个问题,稍显迟疑。

  半晌,他才道:“见过几次,不算太熟。齐公子是齐相之子,才学自然胜过常人。不过我几年前看他的文章,学识还不足以通过会试,今年一举得到会元,想来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齐公子实在进步显著。”

  谢知秋想了想,委婉地道:“其实我先前听到一些传言,在会试定题之前,齐相家里似乎就有人讨论与会试考题相仿的题目。当然可能是巧合,亦或是那人听错了也不一定。”

  谢知秋对秦皓提这个,是因为秦皓是本回会试的第三名,如果齐宣正的名次的确是有问题的,那么其实与秦皓也有关系。

  她想借此,试探一下秦皓的态度。

  谁知,秦皓听了她的话,脸上非但没有丝毫吃惊之色,反而看她的眼神愈发古怪。

  他说:“当然是有人听错了。就算没有听错,那又如何?”

  谢知秋道:“此乃不公不义之举,科举舞弊绝非小事。若是能找到证据,或可将事情引回正轨,令林兄之冤得以昭雪。”

  秦皓问她:“谁敢提供证据?林世仁的情况人人都看得到,谁人敢在这种形势下得罪齐相?就算真的找到证据,谁来昭雪?莫非是与齐相称兄道弟、情谊深厚的大理寺卿?”

  谢知秋下意识地说:“若是状告天子……”

  谢知秋话还没说完,从秦皓的表情上,她便读出了对方的意思。

  谢知秋头脑猛地一震,意识到了一件事——

  天子知道!

  天子对齐相、齐家的所作所为,完全是知情的!

  不但天子知情,满朝文武或许都知情!所以秦皓这样的官宦子弟,在听她说齐宣正可能有作弊的时候,才会一点都不惊讶,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值得意外的事!

  只有林世仁这般远离官场的寒门子弟,才会认为隐藏在重重权力之后、与平民百姓生活已经十分遥远的齐慕先,真的如传闻中一般,是个忠君爱国、清正廉洁的名相!

  “看来是反应过来了。”

  秦皓说。

  他意味深长地注视着谢知秋,道:“萧寻初,你父亲果然是远离朝政太久了,想不到他当年自己都吃了这么大的亏,竟还让你这个儿子如此天真。

  “对圣上而言,齐相是很重要的。

  “是齐相多次安抚辛国,帮不想打仗的圣上阻止了辛国的出兵之举;是齐相帮助无权的圣上,从太后手上夺回了正统的君权;是齐相为圣上出谋划策,充实国库,令各方皆无起义,四海安平。

  “满足齐相的私心,是圣上支付给齐相的报酬。

  “而你和我,还有这天下所有的举子,或许其中未必没有未来的宰相之材,但是现在,我们所有人加在一起,也抵不过一个齐相。

  “更不要说林世仁这样的小人物,就算真少了他一个,会对陛下的江山有什么影响吗?

  “就算全天下人都知道了,在梁城闹事又怎么样?兵权都在圣上和齐相手里,梁城镇守的士兵是摆着看的吗?

  “再说,齐相是过得痛快,但梁城中的百姓也有吃有穿、衣食无忧,与齐相对抗是要搏命的!哪怕知道不公正,谁又会真冒着性命的风险,去与齐相较量?”

  一阵寒意从脚心升起,一直贯穿到头顶。

  谢知秋感觉自己一脚踏进了泥潭里。

  她的师父甄奕曾经说过,官场水很深,他也是小心谨慎、左右平衡多年,才好不容易活下来。

  但是在真正窥见其端倪之前,谢知秋并未感到如此可怕。

  不……其实朝堂上表面还是风平浪静的,如果只按部就班地从一个地方小官当起,她或许几年、十几年都不会感到有哪里不对劲。

  若不是她突发奇想试图与齐相对抗,根本不会发现这是如此庞大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