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师兄他有夫君人设第14节(2 / 2)


  她如今成了鬼,已经感觉不到饥饿,木头做的身体也不能往里面塞水塞饭,拿的一副碗筷是用来给妙果夹菜的。

  妙果就努力扒饭,和她讲自己以前见过的一些精怪,讲红毛狐狸多少次在家里偷吃咸菜。

  妙杏听得眼睛亮晶晶的,小陶盆里的人参精晒够了太阳,自己挪着盆进屋,伸出细细的触须小手请求妙杏给它浇些水。

  妙果咽下口中的饭,午后的微风从窗户里吹进来,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竹叶香气沾在人的衣角上,这种感觉幸福安定的不真实。

  但是只要这样的日子能一直保持住,她愿意再刻苦些,不管沈钰安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黄昏时分,出去迎亲的纸人傀儡们回来了,它们吹吹打打的动静过了桥就戛然而止。

  那时候妙果正坐在会客厅的蒲团坐垫上画符,桌案上的茶具连带托盘被挪到地上,取而代之的是裁好的白纸条和和笔墨砚台。

  “别问为什么白纸条是宣纸裁剪的。”

  沈钰安坐在她对面,手里卷着一本破破烂烂的书,他在督促妙果画符。

  指尖翻过一页,他温润的嗓音接着讲述:“蓬莱仙岛主杂修,剑道,炼器,医药,御兽,符咒阵法,凡蓬莱弟子,都要学习这些,不求样样精通,但或多或少都要会用。

  ‘杂修’这个概念你或许还不太理解,但你只需要知道以上列举的东西都要学,不过我会的不多,教你的自然也不多。”

  他话锋一转,继续讲白纸条:“也许你见过道士用的黄纸符箓,那也是一种符咒,但那是最低级的使用方法,将咒文画在纸上,以纸为媒,能够发挥的效果微乎其微,若是画符的人一点灵力也无,符箓就是废纸。”

  沈钰安右手在空气中画出一道火红色的灵咒,打在停在窗户上好奇探头的小麻雀身上,小麻雀突然口吐人言,用沈钰安的声音说出话来:“蓬莱的符咒不爱用纸,都是以灵力直接画符,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符箓修士,不可能随时背着一堆笔墨纸砚,太麻烦。”

  符咒力量散去,小麻雀扑闪着翅膀飞走,妙果收回视线,又继续听沈钰安讲:“所以白纸条是给你练习符咒纹路走势的,待你熟悉了,可以如我一般直接引灵力画符。”

  妙果囫囵听下他的讲解,总结出自己任务:像识字一样,先把各种乍一看一模一样、仔细看又毫不相干的咒文记住,记熟,能默写是最好。

  她头昏脑胀反复练习了两个时辰,在妙杏搂起袖子进厨房准备晚饭时听见了傀儡回来的动静。

  看热闹的红毛狐狸从窗户上跳来,一爪子踩进砚台,在妙果摊了一桌子的纸条上留下几个爪印,它语气有点玩味:“哈哈,书院门口可站了不少看热闹的凡人,真有意思,我还以为妖魔吓破了他们的胆子,原来害怕也不能阻止他们看热闹的心啊。”

  妙果不知道它什么意思,听见来了许多人看热闹,心里紧张:“他们是来看婚礼的?这可糟了,我们没有准备呀……”

  沈钰安动静闹得大,可竹楼一点红色也没有,无双镇有请上门观礼的人吃饭的习俗,现在来了人,不说吃饭,只怕所谓成亲都要露馅。

  沈钰安气定神闲,不慌不忙地又翻了一页书:“怕什么,师兄自然有办法。”

  第16章 16.京城来的人

  纸人傀儡抬着轿子停在刚扎好的院篱笆外面,轿子上走下来一个穿着简洁嫁衣的小姑娘,盖头是没有的,唇上和眼尾都涂了廉价的胭脂。

  她自己走进院子,同身后的一众迎亲傀儡一起随风化为原型,一连串的纸人飞进屋檐下挂着,晃晃荡荡的手拉手荡秋千,一套红嫁衣和两截红绳掉在地上,一片绿叶落在上面,边缘沾了红色的痕迹。

  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看客,妙果无声地看向红毛狐狸。

  那眼神太好懂了,她问:人呢,难道你在撒谎吗?

  红毛狐狸在纸上蹭自己沾了墨汁的爪子,对妙果道:“你这是什么眼神?我自然不说假话,人都在书院站着呢,一个个高兴的像是拣了钱。”

  妙杏从厨房出来,走过去把地上的嫁衣捡起来,没说什么,喊妙果收拾收拾吃饭。

  沈钰安闲着无聊,好心肠地给红毛狐狸扔了个清洁术,懒懒开口:“这就是符咒的力量了,我在桥上丢了个致幻符,踏上桥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梦境,他们半个时辰后回去,都会觉得自己参加了我们的婚礼,还留下吃了一顿丰盛的酒席。”

  他把“我们的婚礼”说的这样自然,自然的好像真有这样一场婚礼。

  妙果不接这个话头,转移话题道:“晚饭要好了,您要一起吃些吗?我三姐的手艺很好的。”

  她没见过沈钰安吃东西,醒来第一天做的饭就有他的份,但妙果怎么端去的怎么端回来的,他倚着门说自己已经辟谷,以后只做妙果的饭就行。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观察,妙果知道了辟谷原来是真实存在的,幸好他还喝些水,不然妙果真要怀疑是不是他也是木头做的身体了。

  所以此时问一句纯粹是客套话,言下之意是:我要吃饭啦,今天的符就画到这里吧。

  沈钰安颔首,含着笑起身,“不必,晚上记得要修炼。”

  他说完就上楼了,大概率是回到那间堆满了木料的屋子里继续忙了。

  执着要成亲要名分的是他,一开始就分房睡的也是他,他将自己放在“师兄”这一位置上,事事都为妙果考虑,看似一场交易,但妙果显然是受益更多的那个人。

  在外人眼中,杜家的小傻子飞上枝头变凤凰,以后就是沈状元的夫人了,锦衣玉食不在话下;事实上也是,妙果终于不会被莫名其妙地卖掉,有了安全温暖可以吃饱饭的地方,还接触到了更多玄妙有趣的知识,她的世界仿佛变得更加宽广,不再拘泥于一个小院子了。

  妙果珍惜这样的机会,也知道贪婪不仅不会让人得到更多,反而会让人失去现在所拥有的,所以她得掐死任何让沈钰安对她产生厌烦的苗头。

  她隐约察觉到,沈钰安讨厌和人产生交集,他养着自己就像养着一朵对他有用的花,种花的人当然会对花爱护关心,高兴时也会摸摸看看,但他不需要花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必要的情绪。

  这一点,妙果很清楚。

  阳光还不错,竹叶被风吹的“飒飒”作响,两只山雀从竹梢飞下来,寻到一小块干燥的沙坑,它们兴高采烈地埋进去使劲磨蹭自己的小胸脯,翅膀扑哧扑哧的扬起不少尘土。

  沈钰安敲敲桌案,撑着头给妙果指出背错的文章,然后拿起了一把戒尺。

  “十二句,背错一句,背错六个字,挨几下?”

  妙果因为看山雀沙浴而走神,颤巍巍地伸出两只手,小声跟他打商量:“师兄轻点打吧,我待会儿还要洗衣服。”

  洗衣服要用手搓,打疼了不好用力,沈钰安不近人情地微笑:“你还说,教你的清洁术学会了吗?学会了就不用担心洗衣服了,打几下都行。”

  没学会的小姑娘自知理亏,闭上眼不忍心看自己挨戒尺。

  沈钰安看她害怕得眼睫毛都微微颤抖,心里克制不住地涌起几分痒意,大约是想打痛她,泪水涟涟地哭出来最好,又觉得这样不好,想轻轻掐住她的脸颊肉叫她不要害怕。

  最后戒尺还是没打下去。

  有个提着鱼篓的白发老者站在院门口左看看右摸摸,他披着褐色蓑衣,在郁郁葱葱的竹林里扎眼的不行,没推门,在外面喊人:“徒弟啊,你什么时候弄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