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章 千头万绪

第十章 千头万绪

啃书网(啃书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第二天武太行倒是没有真的立即就树旗招兵,第三天没有,第四天也没有,实际上别看他只打算扩充两百人的队伍,在很多心高气傲的穿越者来说连塞牙缝似乎都有些不够看的,可是这其中却涉及到了千头万绪的许多问题,而且都是在招兵之前都必须解决了的问题。~啃?书*小*说*网:.*无弹窗?@++www.*kenshu.cC

首先,便是住处的问题,你呼啦啦的拉来两百人,总要给人住的地方吧,总不能让他们也和之前家丁们一样住在后衙吧,这也不像话啊,按说广元县衙前边还有上百间的空房子,塞下两百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毕竟在乾隆末年的鼎盛时期,这座县衙里住了七八百人呢,可是在武太行亲自视察了那些空房子之后便皱眉了,房子还在,也没坍塌,可是却年久失修,缺砖少瓦的,漏雨的,门窗不知所踪的,根本就没有办法马上住人。

修!马上修,决定招兵的第二天,武太行便打破了当官不修衙的传统,贴出了告示,招募工匠,要对县衙进行小规模的修缮,当然他也不是要全面修缮,他选中的是距离后衙较近的一处大院子,大概有三十间房子的样子,据说以前是主簿的住所,可现在却也管不了那么许多了,因为要说这县衙的空房里也就这几十间房子还像个样子,短期内可以修缮好,其他的?还是以后有时间慢慢来啊。

包早晚两顿饭,每天还有一百个大子的工钱,这种事情在广元可是不多见的,告示贴出去还没有一个时辰,就呼呼啦啦的来了四五十号的泥瓦匠,丁有财丁大管家也被武太行给解放了,转任“监工”,武太行给他的要求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在七天之内把这个院子给收拾好,至于花多少钱他就不管了,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观察,武太行也算是发现了,这个丁有财虽然很多时候脸皮厚些,可却是一个很有职业操守的人,暂时让他管钱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他还是需要一个账房和几个幕僚的。

其次,便是军装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大问题,武太行带来了一百套的六五式军装,还都是干部装,不管是用料还是做工都堪称这个时代的上上之选,可问题是数量太少,再者就是尺寸太大,陈主任当时可是为了来中国拍戏的外国导演和工作人员准备的,都是最大号的,而四川人的身材却又都偏小,所以穿在身上很不合适,再说了,就算是合适,也不够了,再招募两百人的话,可就有两百五十人了,他手里的一百套军装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用的。

武太行来到城内最大的一间成衣铺“天盛元”,找到掌柜马三宝便研究起了军装的样式,最终商定军装按照六五式干部军装的样式,以青灰色牛津布为原料缝制,分大(175cm)中(170cm)小(165cm)三个尺寸;军帽按照武太行提供的大檐帽样式生产,同样分大中小三个尺寸,最不好弄的帽檐填充物因为没有塑料则由打磨好的水牛角来代替,虽然不太好看,可反正是缝在布里边的,谁也看不到,再说了,在现有的条件下也只能用这种替代品了,难不成按照马金宝那个家伙说的用硬纸板填充啊?再就是军鞋,武太行本来是打算直接上军靴的,可是考虑到了现实情况的限制,以及时间上的紧迫,最终还是选了最常见的千层底布鞋,只不过鞋面选用了舶来的牛津布,鞋底也适当的加厚了而已。

好在四川的气候比较暖和,对于冬装的要求不是那么强烈,不过夏装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按照之前训练家丁时的做法,他给士兵配备了棉布对襟白背心,另外还有棉布白衬衫,夏天的时候穿着军裤背心也就好了,也倒简单,你要是真的搞出三季军装的话,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搞明白的事情,武太行就一个人,就算是照抄后世的军装也需要时间不是?

至于其他的诸如皮带、武装带、背包之类的东西武太行也都干脆一股脑的在“天盛元”采购了,反正马金宝不敢骗自己这个县太爷,须知要是让自己知道贵了的话,他就别想继续在这广元做生意了,不过即便如此,当这一整套的军装价格算下来之后还是把武太行吓了一跳,乖乖,四千文。

都说部队是一个烧钱的玩意儿,以前武太行还不觉得什么,现在真的轮到自己来搭台子的时候,他才知道,这简直了,要知道这才是一套军装的价格,还不包括易损的鞋袜、背心、衬衫之类的补发费用呢,这要是都算下来,一年光是军装的价格就要五千文以上,若是以后加上冬装,正式的夏装,还有军靴的话,起码要一万五千文左右,太可怕了一点。

不过话说回来,该花的钱还是必须要花的,这是省不了的,武太行一次性便向马金宝下了两千套的订单,而且鞋子、衬衫都是双份的,乐得马老板的小眼睛都眯缝了起来,一下子就是几千两银子的订单,就算是给县太爷的东西利薄一些,可是几百两总是能赚到吧,广元是个穷地方,“天盛元”说是全县最大的成衣店,可是到头来一年能够落到他口袋里的银子也就百多两了不得了,这笔单子签下来可比自己干一年赚的都多,虽说是要求七天之内最少要交出四百套的成衣,可这也没什么,这穷地方别的不多,在家里等着靠针线活补贴家用的婆姨还不是一抓一大把啊。

至于说县太爷会不会赖账的问题则完全不用他担心了,这段时间他也听到了不少的消息,说是“刘记木器”的刘麻子就是靠着和县太爷做买卖阔起来的,县太爷给的全都是雪花白银,实打实的给足了钱的,事实证明,他的判断也是正确的,就在当天晚上,县衙便来了几辆小驴车,给他送来了两百万钱的订金,说是权作头批四百套的货款,这痛快,就别提了,马金宝现在简直有种要飞上天去的感觉。

不过武太行却高兴不起来,娘的,着花钱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一些,两百万钱啊,那是多少啊,一文钱一个烧饼,两百万钱可就是两百万个烧饼啊,自己一辈子也吃不完啊!可不到两个时辰便被花出去了,看来地窖里的几千万铜钱还真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

再次,就是吃饭的问题了,衙门的粮库里是还有几百石(说一下,一石合清代的一百斤,大概是现在的一百二十斤),可是那都是一些仓余,根本没法吃,只能是掺和到夏粮里一起送到府库去,所以武太行想要扩充巡防营,这军粮必须得自己解决,没说的,县太爷出马,一个顶俩,他又一头扎进了旁边的“四方粮行”,从掌柜林道明的手里以四千文/石的价格一次性购进了一千石的精米(民国初年粮价每石大概是两块银元,差不多是三千六百文的样子,换做精米应该是会贵一些,当然没有国家调控的情况下,这个年代的粮价还是季节性比较强的)

至于青菜、肉类、食盐之类的东西就不能大规模的采购了,只能是靠着大师傅每天出来采买了,赵家沟负责做饭的那几个小伙子人品不错,也还算精明,让他们来做应该是问题不大,每人每天的伙食照着之前家丁一百文的标准来就好了,吃的也算是很不错了,这段时间自己都基本吃那个,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吃饭的餐具却始终是一个让武太行很头疼的问题,这个时代没有不锈钢餐盘,也没有西方的铝制餐具或者是搪瓷餐具,武太行也让刘掌柜给只做过一批木制餐盒,可是那东西很不卫生,特别是在四川这个温度较高的地区,很容易滋生细菌,没几天便被武太行全部丢给伙房当柴火了。

可使用瓷餐具吧,也太容易碎了,而且武太行怎么看那东西都不顺眼,每次吃饭都拿着两三只大海碗,像什么样子嘛(其实是他给家丁们的伙食太好了,两菜一汤还有一大碗米饭,可不就得三个大碗吗?),在小县城不大的市场上转了几圈,你还别说,真的就让他找到了一种合适的“餐具”,其实也不是餐具,这是一种陶制的大盘子,是烧制出来盛放花盆的,可是却胜在他够大,盛饭的时候一大勺的米饭,一荤一素两个菜能够装在一起不说还可以放上两个用来补充维生素的水果,最主要的是这东西结实,他试了一下,在一米高的高度自由落体到方砖地面上是一点事情也没有,好嘛,这不就是现成的餐盘嘛,打听了一下价格,一口气也买了一千个,十文一个,只花了四两银子,对已经花了几百万钱的他来说简直都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最后,武太行还必须解决一下部队的训练器械问题,之前训练家丁的时候他就觉得很不得劲,这个时代可供锻炼身体的器械实在是太少了一些,根本满足不了近代部队的需要,现在自己既然要扩充巡防营的编制,那么就必须搞出正规化的训练器械和场地来,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单双杠、攀登墙等这些常规的东西县衙后花园那边自己都托刘掌柜置办起来了,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很多东西可都不是那小小的后花园能够放得下的,就比如说这四百米障碍吧,那就必须得在城外的校场重新搞一个,为此,武太行专门将跨桩、壕沟、矮墙、高板跳台、云梯、独木桥、高墙、低桩网的样式、尺寸、以及分布画了一张图,交到了刘掌柜的手里,要他必须在七天之内,按照自己画出的训练场图纸把包括四百米障碍在内的所有东西都给搞出来。

这下刘掌柜可头大了,这工程量也太大了吧,根本就不是搞县衙后花园的那点简单的训练设备可以相提并论的,项目多,工期紧,最重要的是其中绝大多数的东西自己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还得七天之内要搞出来,未免有些太强人所难了吧,不过看在武太行的真金白银的份儿上,他还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毕竟在广元的地界,这么大的工程可是不多啊。

等从“刘记木器”出来的时候,这天已经擦黑了,回县衙的路上武太行不禁苦笑,你说别人在里怎么都说练兵就练兵,可为什么到了自己这里怎么就这么麻烦呢?就说今天这些事情吧,你就是有信得过的帮手帮你也很困难啊,因为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的人根本就搞不明白啊,就说军装、训练场吧,恐怕在整个广元县也就自己一个人能弄明白。

这还没完呢!部队的水壶上哪里去找?总不能用皮囊吧?军用饭盒、医疗包、工兵铲,什么不得有啊,可这些东西别说是广元了,就算是四川也未必就能找到,算了,不上火了,事情要一点一点的做,饭要一点一点的吃,一边做一边研究吧。

――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