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八章 土豆大计

第七十八章 土豆大计

啃书网(啃书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宣统二年(1910)六月十二日广元县衙前堂

“大人,袁世凯一下子便向四川这潭死水投下了如此大的一块石头,还真的是舍得下本钱啊!”看着从成都传回来的一份份电文,对于袁世凯的大手笔,就连一向以“毒士”自诩的周平都有些自愧不如。~啃?书*小*说*网:.*无弹窗?@++www.*kenshu.cC

“四川乃是西南根本之地,若是能够掌控四川,那边等于是掌控了整个的西南半壁,他袁世凯不傻,自然是看得出这笔买卖是本小利大的,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在朝堂之上,段祺瑞被迁往四川赴任,未必就没有他北洋系顺水推舟的成分在里边啊。”袁世凯就是袁世凯,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化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这一点上,他武太行自问是打着鞭子也无法赶上的。

就好像后世历史上,日本人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的时候一样,明明是一个死局,可是袁世凯却巧妙的利用民间舆论将这件事情给搪塞了过去,最终一直到袁世凯死,二十一条中对中国危害极大的几条都是悬而未决的,只不过到了后来,由于政治的需要,他必须背下签订二十一条的这个黑锅罢了(这些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有对袁世凯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找这方面的资料)。

“不过这也是便宜了咱们,督署一次性的拨付了咱们村田18式单发枪500支,四川造抬枪500支,子药十万粒,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啊。”虽然总督衙门的公文还没有正式到达广元县衙,可这却并不妨碍情报处在第一时间便得到了准确的消息,当然,这一次动静也确实不少,四川各州府都多多少少的得到了一些补充,只不过保宁府得到的最多罢了,如此大的动静,你想要不知道也很困难。

“想来赵尔巽赵大人也是没有办法,武器摆在那里,总是不给段祺瑞也不是个事情,莫不如一次性的都散到下边去,加强了地方的力量,也免去了他的麻烦,除非他段祺瑞的第三十四协想要四川机器局造的那些大抬枪或者是燧发滑膛枪,不然的话,恐怕以后都不会去督署讨要武器了。”武太行笑了笑,他没有想到的是,堂堂的一声总督,居然会被段祺瑞逼的走了这样一步多少有些孩子气的棋来。

“汉中来报,那三千条的汉造步枪已经起运了,走的是水路,‘普京大帝号’已经出发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捷报的,经此一事,相信段祺瑞那边想要再从陆军部获得一批枪械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周平借着说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袁世凯和阿玛他老人家斗法,最后却便宜了咱们,不过咱们也不能太不地道了,给段祺瑞准备的三千条枪准备好了吗?”武太行这几天已经打听清楚了,陆军部的批文上只是含糊的写了批给第十七镇三千条洋枪,却并未标注是什么洋枪,想来为的就是能够顺利的将这批东西运出直隶,可是没成想这却给了武太行一个偷梁换柱的机会。

“2000支的10式前装燧发火枪,490支黎意后装抬枪,杂牌步枪50支,村田13式步枪460支,总共三千支枪,一百万发子药,都装好箱了。只要到时候换一下就好了。”周平笑嘻嘻的回答,这些枪都是他精心挑选的,要么就是膛线磨损严重,要么就是缺少配件,要么就是多少有些毛病的,把这么一堆武器就能够一次性的“推销”给段祺瑞,实在是一件很有成就的事情。

“只是这一次总督大人恐怕要不高兴了,他千方百计的想要将武器给堵住,咱们这边儿却给段祺瑞弄了这么多的枪,惭愧啊,真是惭愧。”看着周平小八字胡一抖一抖的,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武太行也忍不住的笑出了声来。

“大人放心,只要是船只从咱们广元过境,知府衙门的驿马就会快马加鞭的前往督署禀报,这批枪肯定会一支不少的落进成都府的武库,让他们过一遍手,到时候即便是有人想要追查这批武器被调换了的是青,也是无从下手的,大不了咱们抵死不承认就好了。”周平冷笑了一下继续说道,破枪怎么了?破枪也是枪,三千条的破枪说到底也能卖总督大人一个好,若是落到了段祺瑞的手里,双方之间的梁子岂不是越结越大?

“周先生做事情是越来越龌龊了,真不知道袁世凯那个老家伙要是知道你的这番主意之后会不会摔几个茶杯出气,行了,这件事情就到这儿吧,后续的事情你跟进一下,最近湖南大旱,夏粮几乎全部绝收,本官思量着可以着人前往湖南,招募一些流民前往广元,以弥补咱们劳动力不足的挑战,先生以为如何?”武太行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这几年虽然四川都是风调雨顺,可是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气象条件只能算是一般,就好像这湖南的大旱吧,一省之地几乎全部绝收,百姓民不聊生,饿殍千里,流民数百上千万,惨状难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之下,整个湖南省就好像是一堆干柴一样,只要会党稍加引诱便会引起大乱。

虽然武太行不太关心会党是不是会在湖南之地起事,可是他却不能置灾民于不顾,目前他的能力有限,可却也想着能够救一个算一个,尽可能的多解救一些人,今年四川大熟,特别是广元,秋粮现在看来还应该是一个大丰收,多养活个几十万人是没有问题的,再加上广元南江两县的大规模建设也确实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他便想到了要在灾区征召一大批工人。

“大人所虑甚是,此事属下也考虑过,莫不如就由咱们出船票和路上的伙食,征召几十万的青壮男女前来帮着咱们修桥铺路,开荒地、兴水利,这保宁府虽然人口不少,可多少还是有些不敷使用啊。”周平点了点头,对于武太行的宅心仁厚,他也不是第一次见了,已经多少有些习以为常了,以往在这种时候他肯定是会帮着自己主人想办法将灾民的土地财产都吞掉。可是现在,他却在想着怎么才能救这些人的性命,不知不觉间他也已经受到了武太行的影响。

“粮食怎么样,一下子增加个几十万人,还够吃吗?”武太行紧接着问了一句,虽然保宁府今年大熟,官仓里边也囤积了不少的粮食,可他对于这个却没有太明确的概念。

“咱们现在存下的粮食足够养活五十万人一年的了,而且对于这些劳工根本就不用好粮食,那些旱地产的土豆、红薯足矣,不说别的,单就是那些德国人喜欢吃的土豆泥,就够这些人吃的了,现如今这一个大子能买好几斤土豆呢!”周平也是在德国人来了广元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土豆泥的,也是从那个时候才明白为什么武太行会让那些新开的生地多种一些土豆了,这些东西真好啊,不挑地、好伺候、耐病害、产量高、而且还能填饱肚子,自从巡防营每天的晚饭把米饭改成了土豆泥之后,可真的是没少节省开支呢!

“土豆,真的是好东西啊,现在咱们窝在川北一隅,还看不出来,可若是有一日,咱们得了西北的广袤土地,周先生就能看出来了,只有这种东西才是养活百姓最好的粮食啊,所以说,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要养成部队吃土豆的习惯,只有这样,将来,我们的脚步才能够走的更远!”粮食问题,其实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很尖锐了,吃不饱一直都是影响国人体质的根本原因,在没有杂交水稻,没有转基因作物的情况下,武太行想要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现如今少有的几种高产作物了,而在所有的高产作物中,土豆无疑是在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适宜种植的好东西,推广这种农作物的食用甚至要比推广普通话和义务教育都更要影响深远。

“大人高瞻远瞩,属下不及,只是这土豆储存不易,且我广元地处川北,气候湿热,不利于长时间的存放,所以想要像北方那样全年都食用土豆的话,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周平多少有些犹豫的提醒了武太行一句。

“这一点周先生不必担心,‘川北重工’正在试制土豆加工设备,不久的将来,咱们就可以大规模的收购老百姓种植的土豆,然后制成土豆烧(酒)、粉条、淀粉、土豆泥粉之类易于存储的食物,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士兵们的餐桌,也降低了部队粮食采购的成本。”武太行继续构思着自己的“土豆大计”。

“大清四万万子民,每年衣食不济者何止万万,若是真的能如大人所说,以这亩产数千斤的土豆代替亩产只有几百斤的水稻,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周平赞叹,自家大人就是不凡,现在还在川北一隅,可是眼光却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投向了如何解决天下百姓的温饱上了,如此大的胸怀,绝非常人所能拥有啊!

――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