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第8节(2 / 2)


  纪慕云就这么留在绿波廊。

  到了午间,像珍姐儿担保的,厨房送来她的饭,冬梅也不用回去,跟着几位小姐的丫鬟。

  做针线最忌讳久坐不动,年轻还好,年纪大些眼睛就废了。几个小姐绣一会儿,或到一个盛满清水的景泰蓝大缸边用细竹竿逗锦鲤,或到窗边眺望园中盛景。

  很快,纪慕云便知道,三位陌生小姐当中,穿黄衫子粉衫子的是曹家东府三爷的庶女素姐儿和五爷的庶女秀姐儿,穿蓝衫子的年纪稍大,是东府五太太的远房亲戚,姓宋,叫兰姐。

  三位小姐对年轻貌美的新姨娘非常好奇,频频打量;媛姐儿话是最少的,埋头绣一双玄色绣五福捧寿的鞋子。

  晚间回到自己的院子,纪慕云吃菊香端来的枇杷,感慨自己的运气:在“陪嫡小姐做针线”和“亦步亦趋服侍太太”之间,傻瓜都不会选择后者。

  只不知,珍姐儿的急脾气像不像七爷?

  当晚纪慕云发现,自己的好运气到头了:七爷依然没出现。

  作者有话说:

  大前天就不舒服,前天嗓子疼,昨天发烧,今天继续发烧。。。。北京根本买不到药,家里存货不多,网购也瘫了,药丸。读者宝宝们保佑我快快痊愈

  第12章

  进入曹府的第四天,纪慕云觉得,自己做错了事。

  回到金陵之后,父亲经人推荐,到“金林阁”城西铺子做事,每月按时领一份薪水。纪慕云松了一口气,去庙里拜了拜:金林阁东主曹家在金陵城是赫赫有名的官宦之家,享誉百年,家底之厚路人皆知,金林阁经营稳定,自己一家生计有了着落。

  待到年底,铺子发了分红,东主曹七爷额外赏了每人一个大大的猪头,一只羊腿,一个八色点心盒子,一包糖果,父亲一人拿不回来,弟弟帮着搬回家。

  纪慕云高高兴兴地把猪头用热水一烫,放进柴锅,用黄豆酱、酱油红油调了一大碗酱汁,锅底架上柴禾,烧了一个时辰,左邻右舍闻见香气,都端着碗讨要。

  在那以后,逢年过节,父亲都会带回铺子额外赏赐,平日史太太说起,东家世代官宦,祖父是进士,父亲是进士,岳家也是读书人,东家七老爷已经考中举人,守孝耽搁下来,迟早也会考进士,入仕途。

  在纪慕云印象里,曹七爷是个仁厚大方、照顾属下的读书人。

  前日出了“七太太相看”的事情,她无可奈何之下安慰自己,即便是个以色侍人的小妾,曹七爷应该不会苛待,何况,自己是七太太看中的,便点了头。

  现在想起来,七爷和七太太之间...

  她回忆着和吕妈妈的猜测。难不成,七爷偏爱夏姨娘?看媛姐儿的样子,无论媛姐儿还是于姨娘,都不像受宠的。

  再不然,七爷在外面有了心上人,才不看新进府的小妾一眼--昨天在绿波廊,珍姐儿和媛姐儿都说,爹爹就在府中,媛姐儿手里的鞋子就是给父亲的。

  比做人小妾更差的,是别人根本不看一眼。

  纪慕云长长吐一口气,仿佛要把烦恼、低落和难过一股脑吹开。

  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她安慰自己,想起姨母的教导:世上之事不如意者十居□□,把能做的做到最好,也就罢了,剩下的交给老天爷。

  爹爹和弟弟的身影浮到脑海:她不是孤女,她有依靠,她是有纳妾文书的,弟弟在曹家族学读书,哪怕没考上,日后也能到府里探望她。

  若曹七爷始终冷落她,等弟弟来了,跟着弟弟回家便是,她想。

  接下来的日子,纪慕云每日忙忙碌碌。

  珍姐儿是个急性子,绣东西却是急不来的,纪慕云手里做荷包,听着杜娘子教导几位学生,偶尔出些主意:

  端午要佩五毒香囊,几位小姐早早做好了,珍姐儿的香囊是玄色底子,佩长长的五彩流苏。

  纪慕云也做了新香囊,指尖大的金色蜈蚣,竹叶绿毒蛇,赤红蝎子、灰蜈蚣和玄色蟾蜍,转圈趴在靛蓝色香囊,似乎随时跳出来。

  珍姐儿瞧见了,悄悄吩咐自己屋里针线最好的丫鬟茉莉,照着也绣一个。

  端午节当日,珍姐儿要跟着长辈,出府观赏龙舟。

  “冯碧云舅舅是京城徐御史,什么好东西都给她家送,她肯定穿京里流行的料子。”珍姐儿扳着手指,如数家珍:“刘月如娘亲的堂姐在浙江,江苏那边的料子随她挑;卉娘喜欢紫色,不是搭配白色,就是浅黄;贺四娘贺五娘每次出来,衣裳只颜色不同,其余一模一压,别人一看,就知道她们是两姐妹。”

  对着面前一堆玫瑰红玫瑰紫橘红柿子红樱桃红茜红妃红银红海棠红牡丹红莲瓣红品红衣裳,“不知穿什么好。”

  才不被其他小姐比下去。

  纪慕云倒很理解:昔日跟着姨母做客,或者和石燕燕几个闺蜜相聚,自己也会为“穿什么衣服”发愁。

  “您打算戴什么首饰?”她拎着绣花绷子,“配什么鞋子?”

  珍姐儿立刻指挥丫鬟:“去,把爹爹年初给我打的那根镶碧玺石流苏钗子和娘亲给我的赤金镶百宝璎珞拿来,我还没戴出门过呢!”

  晚间给七太太请安,珍姐儿叽叽喳喳地,提了纪慕云好几回:“纪姨娘很会配衣服。”

  七太太慈祥地看着女儿,“你高兴就好。”又指着桌上新上的点心攒盒:“赏了纪姨娘吧。”

  松瓤鹅油卷、玫瑰饼、松花饼、果馅椒盐饼、雪花糕、双色凉糕、八仙糕、桂花栗粉糕,摆在红漆八角攒盒里,看着就美味。

  纪慕云道过谢,带着点心回到自己的院子,把自己的东西分门别类入册,收进箱笼,屋子里的摆设一律不动。

  进府以来,她第一次早早睡下,果然,七爷还是没来。

  又隔一日,夏姨娘于姨娘回请她。

  纪慕云提了新鲜点心给夏姨娘,送一个草绿绣梅花荷包给于姨娘,立刻明白,两位姨娘为什么对自己的“双翠阁”又羡又妒:

  夏姨娘的住处是一进小院,三间带耳房的正屋,左右三间厢房,台阶下种一颗茂盛的桂花树,窗下有小小的花圃,另一侧立着个青铜水缸,里面养着几尾红鱼;隔壁是于姨娘的住处,布局与前者一模一样,院里堆砌一个假山,种着一棵冬青树,西北角开着一扇小门,通往媛姐儿的院子--门是关着的,纪慕云没见到。

  不像她的双翠阁,占地宽阔又是两进,有垂花门有游廊,正屋厢房各自是带耳房的五间,外院倒座房可以住人,后院多一排后罩房,绿树花圃错落有致,放在城里可以住一大家子人了。

  最关键的,两位姨娘的院子紧挨七太太的正院,正院声音大一些,两人都听得到。她的双翠阁离七太太远远的,清净不少,又离花园近。

  纪慕云闭口不提,夏姨娘念叨一会“还是妹妹住得好”就没意思了,于姨娘倒是问起“也不知,六小姐白日上课热不热,有没有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