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汴京卖花第96节(1 / 2)





  上次她们看过的那座楼没有后院都开价九千两呢!

  平心而论这座商铺也不算贵。

  中人便道:“这样的商铺说实话是卖一家少一家,谁家有京师中心地段的商铺不是流着给儿孙传下去?所谓有价无市。”

  这也能理解,汴京城最中心繁华位置的商铺简直就是一座金山,只要有一天不迁都这商铺就能源源不断送来大笔赁金。

  中人掐着指头帮莺莺算账:“这三层商铺,赁出去一年可得两百两银子,您往外租赁个五十年便能回本,剩下的便只是净赚,有这样好事,您还不赶紧动手?”

  谁不知道这商铺好?可是买不起啊!裴娘子心里发急,她自然知道莺莺全身上下拿来买商铺的银子只有两千两,这怎么够买?

  于是一个劲给明显意动的莺莺使眼色,指望她能明白自己的意思赶紧悬崖勒马放弃这座昂贵的商铺。

  谁知莺莺却道:“这商铺主人可能讲价?”

  看情形却是想买商铺。

  第82章

  一看这单生意有可能做成中人立刻喜出望外, 须知房主许诺过他们做成这单生意可以抽成,当即道:“这家商铺虽然要价一万两,可若是您能立刻拿出来便可只要九千五百两。”

  这规矩是因着店主着急用钱,有人会先交定金签订了契书再慢慢筹钱, 这当口耗费的时间可多可少, 店主人不想多等, 便定下了规矩:若有人能拿出现银就予以优惠。

  中人上下打量着莺莺:这小娘子梳着妇人发髻,身上耳朵衣裳布料也不差,薄如蝉翼的银红纱下面是上好的大红蜀地锦,领口和下摆绣着纺织娘、蝴蝶、蜻蜓的小图案, 看着精巧细致。腰间佩戴着一个白玉禁步,看着玉石温润, 一看就很名贵。

  可是即便是这样殷实富贵的人家,也不见得能一下子就拿出九千五百两白银吧?

  中人心里正忐忑, 就听那小娘子问:“定金多少?交完定金便可签契书吗?”

  中人来了精神, 当即道:“定金两千两银子,交完后便可签下契书, 若是任意一方无法履约都只能将定金白绕给对方。”

  莺莺点点头:“那便签契书吧。”

  裴娘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她可劲儿给莺莺使眼色,示意她“再想想, 再想想!”。

  可莺莺不知是没看懂她的示意呢,还是看见了也不打算改变主意,只微微冲她颔首微笑,最后还是痛痛快快请中人叫来了主家,而后一起签订了契书。

  而后便从怀里掏出了两千两银子的银票交给了中人, 中人甚为热情, 请两人按了指纹, 而后便将一式两份契书交给了两人:“请妥善保管,明日便要交付现银。”

  裴娘子一听是明日都快要晕过去了,含蕊哭丧着脸不知道该怎么办。

  绿儿也好不到哪里去,后背出了一身汗,只不过好歹莺莺素日的教导还能叫她勉强挺着做出镇定的样子。

  等签完契书回家路上三人便问起了莺莺:“这可怎么办?”

  适才在屋里时她们还要顾及莺莺的面子强自撑着,可别人不知道,她们能不知道?那两千两银子可是莺莺全部能拿出来的银两了!

  “娘子,如果明天我们筹不到七千五百两那交出去的两千两定金也就打了水漂了!”

  “是啊九婶婶,现在上哪里去筹谋这么多钱?就是卖掉花满蹊也来不及啊!”

  裴娘子思来想去:“要不我去寻我爹,我账上还能调出来几千两,凑凑也能先帮你过这当口的难关。”

  莺莺摇头,笑:“多谢各位好意,不过我自有法子。”

  什么法子?

  裴娘子恍然大悟:“你肯定要去找萧大人!”萧大人家底不薄,肯定会给莺莺这笔钱。

  含蕊虽然听不得女子一味依靠夫君的事却对九叔叔印象不坏:“九叔叔和九婶婶成家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拿钱来周转也是应当的。”

  绿儿振奋起来:“娘子,我们这就回家!”

  莺莺却摇摇头,吩咐驾车的长寿:“去市易务。”

  市易务?那是什么地方?三人都纳闷。

  谁知马车走到半路上倒遇到萧照的马车,两辆车一打照应,萧照掀开车帘。

  他面露关切:“莺莺,听说你要买房?”

  原来自打上次莺莺差点被人暗算后萧照便请了四个半大小子跟着她,不拒是跑腿也好报信也罢,反正莺莺走哪里都前呼后拥。

  莺莺哭笑不得,却执拗不过萧照。

  那些小子们对萧照格外崇拜,自然是唯他命是从。

  今天他们在院外听到萧夫人要买下个一万两银子的商铺,立刻想到要告诉萧大人。

  萧照听完后便急冲冲赶来了,他遒劲修长的手指从车帘那边递过来一张银票:“我备好了银票过来。”

  莺莺哭笑不得,忙摆摆手:“用不着,我现在去市易务。”

  市易务?萧照一怔,可很快就恍然大悟,淡淡道:“那我陪你去。”

  市易务是大宋官府为“扬商”所设置的衙门,汴京城内的商人们若是生意周转遇到了问题便可求助市易务。

  市易务可以拿出银票给商人周转,年息二分。

  市易务的小吏见到莺莺一行人露出纳罕的神情,直到莺莺拿出一道蓝色对牌——那是皇商们才有的令牌。

  小吏才神情稍缓,莺莺便道:“我是花木皇商花满蹊的掌柜,如今来是想贷银票出来。”

  小吏点点头:“请去二楼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