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旁支嫡女第155节(2 / 2)


  她又怎能安慰范玉真什么呢?

  她也不能许诺什么。

  范玉真见蜜娘不接话,也乖觉的不提这些了,倒不是她怕蜜娘什么,而是瀚海公府已经帮不到她什么忙了,承恩公府的人的势力被郑豆娘收了。

  将来,也许她儿子就藩方惟彦还能说的上话,现在就把人情用尽了可不好。

  蜜娘从昭阳宫中出来,走了一会儿,经过御花园时,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正哈哈大笑,很是娇憨。

  看这位姑娘还是个孩子模样,哈哈大笑,一直拍手,似乎是斗蟋蟀嬴了。

  蜜娘问着身边的小内侍:“这是哪家的姑娘,怎么在这里玩闹?”

  那小内侍方才得了蜜娘丰厚的赏钱,知无不言:“方恭人,这位是夏指挥使家的姑娘,不过我听说不是亲生女儿,是养女。”

  夏指挥使?蜜娘想了想:“可是那位叫夏方平的指挥使,听说他收养战士遗孤十人,朝廷还下令嘉奖过。”

  因为当初方惟彦在翰林院正好就是他写的圣旨,回来时还和蜜娘说起此事。

  小内侍点头:“方恭人真是博闻强记,的确是此人。”

  再去寿宴,不少名门淑女都在太后面前献媚,那些姑娘环肥燕瘦皆有,有的还出自名门,太后看起来很是满意。

  天子不愿意从宫内选,是认为宫中的妃嫔不足以堪位,包括郑豆娘也是如此,要从宫外选后,就必须是德才兼备,否则不足以为国母。

  以前她自己是那其中一员,成日筹划算计,如今她安稳的坐在这里吃寿宴,回去时因为不能打包还有些遗憾。

  这还不如方惟彦的经筵席呢,那时候还能打包,碗筷都可以带回去。

  回来之后,方惟彦见她闷闷不乐,知晓原来是好吃的没能打包,他忙笑道:“你今儿进宫,棠哥儿可没闲着,两位舅兄还带他吃了烤鸭,喏,还给你留了一只呢。”

  蜜娘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虽然我这回来一折腾,还能吃下一头牛,但我不能真的这么吃。”

  “你这丫头,说话越来越随意了,哪有姑娘家说自己能吃下一头牛的。”方惟彦觉得好笑。

  但同时也知道蜜娘这是完完全全不当自己是外人,可同时又觉得她很可爱,说话总是让人会心一笑。

  蜜娘没好气道:“我都是俩个孩子的娘了,也只有你还说我是丫头啊,姑娘这些,我都是黄脸婆了。”

  “黄脸婆,在哪儿呢?我怎么不知道。”方惟彦装傻充愣。

  蜜娘笑着打了他一下,又道:“今日见到一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方才知道自己韶华易逝。就知道哄我开心。”

  方惟彦认真看了她一眼:“可你真的很年轻啊。”

  “呵呵。”蜜娘不信。

  没想到过了几日,之前见的那位夏姑娘,居然是她被封为皇后了。

  听说是太后和皇上都认为她德才兼备,可堪为国母,大臣们自然不知晓这位夏姑娘到底如何,但听说太后也认可了,皇帝也愿意立后,大臣们自然纷纷庆贺,有不少人还盼望中宫早日诞下元子。

  方惟彦松了一口气,却见蜜娘表情古怪,不由问道:“你这是怎么啦?怎么这幅表情。”

  蜜娘摊手:“这位夏姑娘和我有一面之缘,娇憨如顽童,别说是国母了,就是做宫妃都难,不是家世,是她这位姑娘如稚子一般,这怎么能为皇后呢?”

  难道现在做天子这么任性吗?

  方惟彦则笑道:“天子垂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反正不管这位皇后如何,能生下嫡子就是大家所期待的。

  但很快,听闻这位小皇后和天子在蚊帐里放焰火,把宫殿都给烧了,方惟彦沉默了。

  第135章

  当然,天子虽然因此这件事情被诟病,但是因为那是皇后,大家还指望她将来生下元子,故而还是给了她一个面子,没说什么妖后。

  皇帝揽在自己身上之后,御史台的猛人们就没有再穷追猛打了。

  除却此事之外,另外有其他的事情转移了大家的视线,头一件事情就是应允崔缇致仕,崔缇在返乡途中病死,自然,这是后话,李覃没有像前世那般因为国本之事离开,反而升了首辅。

  这就是意外之喜了。

  蜜娘旋即就准备了贺礼送去,她也不是因为方惟彦的关系,在不认识方惟彦之前,她和李家的渊源很深。

  当然,这也表示一等态度,不是巴结谄媚,而是你关系不错的人升了官,你当看不见,那就叫藐视人了。

  蜜娘之前从登州时,上门来过一回,后来她乔迁新家,李夫人也特地送了贺礼过来,两家走动的还算很亲近。

  李覃荣升为首辅,府门外更是车水马龙,针扎不进,油泼不进,还是露珠亲自出来,才把蜜娘接过去。

  “你们府上越发的热闹了,以后我要来,就先递帖子过来了。”

  露珠作为首辅家的大丫头,在蜜娘这里她不摆谱,但是那调子也和以往不同了:“您千万别这么说,我们夫人,是盼着您过来呢。”

  二人说笑几句,到了正厅,是李夫人的媳妇,李冠之妻吴氏在招待大家,她看起来神采奕奕的,见到蜜娘粲然一笑:“来就来,怎么还送那么厚的礼,婆母说日后不要客气。”

  蜜娘忙道:“这不是应该的吗?上回我乔迁之时,李夫人也送了厚礼过去。”

  吴氏又引她去见李夫人,李夫人头发白了不少,但气色极好,吴氏身边的孩子没有养住,但侧室们倒是都生了不少。吴氏养了一个在膝下,当亲生的看待。

  但蜜娘知晓,他们这样的人家,子嗣越多越好,但凡有一个出息的,家族有望了,至于女儿也可以联姻,故而嫡庶反而不重要。

  有些没有见识的人家,对庶出多有打压,反而落了下乘,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

  要么你就管住你的丈夫,让他别纳妾,既然你自己都容许了,却又百般打压,殊不知这庶子庶女如果教好了,将来也是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