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嫡子攻略_167(2 / 2)

  只见他径直走到林彦弘他们这边:“陛下有旨,宣韩大人,赵大人和林大人上前觐见。”

  虽然内侍没有点出其名讳,但把这三姓放在一起,任谁都知道,官家要见的,正是去岁新科三鼎甲、先正在翰林院任职的韩齐、赵广颖和林彦弘。

  三人闻言也愣怔了一下,才紧跟内侍,走上前去面圣。

  翰林院虽是机要,但如林彦弘他们这般的修撰、编修小官,还很难与陛下见面。

  尤其是林彦弘,不像韩齐和赵广颖在拟写朝中文件,而是跟着几位老大人在院中编修史记,不要说陛下了,就是掌院的翰林学士,一个月都难得碰到几面。

  梁帝想起他们,完全是巧合,他正与王相等人交谈,偶尔跟他提及青桐书院,自然又说起了同样出自青桐的林小探花。

  再加上他最近与悟觉大师见面,也提及某人,所以看到绘有佛教故事的宫灯,就不禁想见这孩子一面。

  随着年纪增长,再加上年前大病一场,李祈熹虽不愿承认自己已开始步入暮年,但潜意识里却喜欢看些新鲜、青春的人事物。

  最近他极其宠爱年纪小的嫔妃,刚刚借着年节给两个嫔提了位份,太后原本有些异议,但梁帝坚持,她也只能作罢。

  皇子这边,他也开始亲近年岁偏小的小皇子,倒是有些不待见几个大的,连带着贵妃、淑妃那里也不怎么去了。

  元宵赏灯,身边跟着一众老臣,好不容易看到三个年轻的,李祈熹的心情瞬时好了许多,极其亲切地叫他们三人就近了说话。

  照例,他先跟韩齐和赵广颖说了几句,关心了一下他们在京中的生活,然后就把目光投向了年纪最小的林彦弘。

  原本林彦弘以为陛下也会如刚刚那般,问他几句,他也做好了腹稿,准备回答,谁知道梁帝开口却道:“朕听华音寺的高僧说,你年幼时曾去巫山还愿?”

  林彦弘没想到今上会提及此事,料想是悟觉大师主动跟陛下说的。

  之前他只是云水一个学生,就算有幸跟悟觉大师相识,但还不至于入官家之耳,如今他已入朝为官,他在巫山发生的事情,迟早会被陛下所知。

  林彦弘猜想,悟觉大师应当是怕陛下有所猜忌,所以干脆主动提及,把他的事情当成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来说,反而显得自然。

  想到这里,林彦弘拜而道:“回禀陛下,臣幼年体弱多病,家母曾去巫山祈福求愿,后臣平安长大,遂去巫山代家母还愿。”

  李祈熹显然已经听过这段故事,闻言还是有些感叹:“慈母之心,甚是感人肺腑。”

  陛下开口,众人自然附和,一时之间,气氛倒是热络了起来。

  听众人言毕,李祈熹对林彦弘道:“林卿之母,赴千里祈福,全凭拳拳爱子之心,朕甚是感动,林卿代母还愿,反哺父母,亦是孝善纯良之行,值得嘉奖……封赠林齐氏六品安人,记册入史,广为传之。”

  外命妇之号九,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一般外命妇的品级随丈夫或儿子,极少有超过他们的,但有时候也会因为特殊原因而破例。

  像这样提高一级封赠官员其母虽少,但并非未有先例。

  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记册入史,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众人闻言,无不目带复杂情绪地看向林彦弘。

  尤其是听闻了其幼时境遇,都叹这位小探花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受佛祖庇佑,竟然如此有福!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地雷投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