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朕又回来啦第100节(1 / 2)





  燕秦的目光在朝臣们的面容上来回梭巡:“孤知道,你们心中一定在想,孤不听劝谏,是暴君所为,皇后妖言惑众,哪怕是送走皇后,也不能送走后宫的其他人,孤说得对不对?”

  朝臣们便道:“臣等不敢。”

  燕秦一拍龙椅:“你们嘴上说着不敢,都敢拿死来威胁孤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燕秦又道:“皇后乃是一国之母,帝后相合,才能兴邦。朝臣不娶公主,不抛弃糟糠之妻,乃为佳话,怎么孤现在只要皇后一个,皇后就成了祸国的妖后了?还是说,诸位朝臣,口中说着尊重发妻,嫡庶有别,都是在说屁话?!一个个道貌岸然的,竟是悉数存了宠妾灭妻的心思?”

  宠妾灭妻,嫡庶不分,最是为人诟病,甚至可能还会落得治家不严,断了仕途的结局。皇帝把话说得这般重,着实叫这些臣子受不住了。

  没有吭声的还好,方才一个个叫嚣着反对意见的,这会已经是汗如雨下,战战兢兢:“臣等绝无宠妾灭妻之意。”

  燕秦冷哼一声,重新坐了下来:“你们既然没有这个心思,那就说说看,这人说的,妖后媚上,除了这个后字,哪个字是对的?”

  有老臣站出来,颤颤巍巍地说:“臣等没有觉得皇后是妖后,也不曾想让陛下废后,只是皇室子嗣艰难,多子多福,为了大燕江山着想,怎么能散尽后宫”

  这话就说得中听多了,但燕秦又反问他:“可如今大燕江山不是有了继承人吗?”

  老臣也不敢明着说,这婴儿这么小,能不能顺利活到继承皇位还另说:“只是以防万一,再说了,自太祖皇帝以来,大燕便没有散尽后宫的先例。”

  皇帝这散尽后宫,就已经牵扯了许多人的利益,而且按照皇帝今天说话的口吻,肯定秀女也不会再选了,这绝了多少人的希望。

  燕秦眼带讽刺,语气也颇有嘲讽之意:“祖制祖制,你们尊崇的是祖制,还是孤这个皇帝?祖制里好的,自然要保留尊崇,不好的,便应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再说了,老祖宗那时候的大燕是什么样子,这满朝文武是什么人,现在的大燕又是什么样子,站在这金銮殿上都又是些什么东西,你们处处要比,拿先拿自己比比好了。”

  皇帝看起来还没有消气,语气相当得激动,声音也格外的高昂,这话显然说的是气话,但即便是气话,从天子的口中说出来,也很难让人就这么不当一回事。

  满朝寂静,无人再敢高声言语。

  燕秦也清楚得很,这些人不吭声,只是因为他一时间的强压,等到早朝过后,朝臣们退下去了,便会小心翼翼地来试探他的想法,千方百计地来劝阻他做这个决定。

  但也不要紧,只要现在这点安静就够了。发了一通脾气后,他又冷漠地道:“言官吴永污蔑皇后,扰乱超纲,其罪当诛。”

  一句话,就把言官的死,以死谏君定性为畏罪自杀,兴许一一旁记录的史官会用寥寥几笔把这一切记下来,可能还那言官一个“清白”,但谁在乎呢,那是之后的事情了,百姓耳中能够听到的版本,那就是这个言官活该,编排皇后,嫌自己命不够长。

  发了一通脾气,燕秦又靠在龙椅的靠背上,很是疲累地说:“罢了,今儿个早朝便到此为止吧,散朝。”

  太监尖细得嗓音又在太和殿的上空响起,宣布着散朝。燕秦和摄政王先后下了高台,离了太和殿,剩下那些朝臣,等送走了皇帝,交头接耳一番,也纷纷散了。

  那言官的动作确实突然,燕秦又命人好生查了一番,怕自己夜长梦多,也不等朝臣们劝谏什么的,雷厉风行地把后宫给散了。

  暴君做起来还是很容易的,把这些个宫妃全送出去,也就完事,彻底清净了。

  但是这散尽后宫带来的后续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弭,大燕又出事了。真真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而且这一次的出事,不是什么儿女情长,也不是什么朝臣被刺杀,是真的出了大事。晋国的军队,在边疆和大燕交战,打得大燕节节败退,消息传到燕秦耳朵里的时候,九幽十二城,已经丢了三座城池。

  晋国的将帅,非常的勇猛,也算是战场上的连胜将军了,唯一战败他的人,便是大燕的摄政王,但那都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

  这些年来,大燕重文轻武,骁勇善战的将帅已经不多了,虽然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但都是没上过战场的,经验不足。

  况且晋国此次来势汹汹,野心直指大燕国都,甚至叫嚣着要摘下燕秦的脑袋。面对这样的情况,大燕能忍吗,自然不能。

  而目前的这种情况,最好上战场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摄政王。

  第141章

  将士上战场杀敌,一是保家卫国, 二为功成名就。摄政王既已功成名就, 若是他不愿意, 燕秦也不会强逼。

  更准确的说, 从对方亲近之人的角度来说,他并不想让对方去冒这个险。摄政王如今已经二十有七, 不比当年初生牛犊不怕虎, 而且当年的摄政王是在战场上日日操练,这几年勤于国事,疏于军事, 未处在边疆, 对当地的形式不完全了解, 自然比不上当初。

  但如今的形式迫人, 燕秦纵然不想,回顾前两世,竟是想不起来可以替代摄政王的人。

  独孤柳的祖父是当代大儒,独孤柳本人也极为出众没有错, 但术业有专攻,对方并非将帅之才。

  白日里, 在群臣的进谏下, 燕秦没松口, 只说:“晋寇咄咄逼人, 不过是激将法, 若是一味顺其意, 反而中了贼人奸计,待孤与王叔商议一番,再做定夺。”

  等下来早朝,燕秦便问摄政王:“王叔是何意?”

  摄政王单膝跪下:“臣请战。”

  他的骨子里,天生就流着杀戮的血,只是这几年来,大燕休养生息,和邻国一直维持着明面上的和平,而且当年答应了祖父,要好好留在京城,他也就没有按捺住自己想要带兵打仗的那颗心。

  但如今国难当头,即便是不为自己,为燕秦,他也应该站出来。

  燕秦却道:“昨日我做了个噩梦,梦到王叔被贼人所害,死在战场上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虽说摄政王昔日征战多年,从无败绩,可万一呢,他承受不起这样的万一。

  燕于歌仍旧跪在那里,目光却极坚定:“为了大燕,为了陛下,为了太子,不会有这个万一。”

  燕秦闭了闭眼睛,沙哑着嗓子道:“可是孤害怕,孤没你想的那么好,孤很自私。”

  “可是敌军已经侵犯我大燕国土,等到晋军攻破燕都,只会为时已晚。”私底下相处的时候,燕于歌说话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不会担心小皇帝想东想西,嫌弃他话说得不好听。

  “臣的骨子里,流着的是大燕的血,本应为大燕江山,大燕的千万百姓,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为了陛下,臣允诺你,定然会毫发无伤地回来,把那晋国大帅的脑袋,带回来给陛下。”

  燕秦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摄政王看:“可是你都骗了孤多少次了,说话不算话。”

  燕于歌站起身来,拥君入怀:“陛下且信我这一次。”

  燕秦长长叹息,他内心中难道不知道,摄政王征战,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吗:“你意已决?”

  燕于歌道:“我意已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