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古代的夫君穿来了第65节(2 / 2)


  “现在这时候, 靠山靠河都能吃喝, 只要不入冬, 怎么都能活下去。”

  秋漾点点头,对妯娌俩道:“那劳烦二位嫂子,明儿个帮我们引见一下红水村那户人家?”

  朱家俩儿媳对视一眼, 应下了:“好嘞!”

  这几位一看便不是普通人,瞧着比她们从前在厂子里上班时遇见的大户人家的小姐都气派,怎么睡从前都是一个村儿的,而且她们也想再回去上班,要是这几位能把事情给解决了,那可真是积了大德。

  因为朱家儿媳们说的这事儿,宁秋娘与温慧觉得烧烤都变得味道一般起来,秋漾则淡定得多,她一边给小思秋喂了一块螺肉,一边道:“不必生气,明儿咱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难道一个小小县令还能一手遮天不成?”

  这种事她早有预料,当初跟圣人也商议过,要加大朝廷对于地方官员的考察与审核,只是大齐幅员辽阔,难免会有漏网之鱼罢了。

  在朱家住了一晚,第二日一早,秋漾等人刚起床,就发现朱家多了两个陌生人,是昨儿没见过的,应当不是朱家人。

  果然,一瞧见秋漾,朱家老汉便赶紧过来:“贵人,这便是隔壁红水村的张铁汉一家,这是张铁汉,这是他媳妇赵大脚。”

  这对夫妻俩人如其名,都生得高大魁梧,不过嘴巴笨,不大会说好听话,连跟秋漾见礼都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好在秋漾不介意,宁秋娘上前一步安抚道:“二位不要着急,待我家女郎先用过早膳,再来与你们详谈。”

  秋漾可随和了,直接拿了馒头夹了菜,还顺势塞给宁秋娘一个,对张铁汉两口子说:“别着急,咱们边吃边说,你们吃了吗?”

  那肯定是没吃的,天没亮他们就过来了,听朱家儿媳说他们家有贵人借宿,说不定能帮他们把地要回来,两口子昨晚那是根本没能合眼。

  秋漾熟练地把馒头掰开,这是农家自己蒸的,面略略有些黄,但尽是麦香,个头大用量足,掰开后加点韭菜炒鸡蛋,再舀一勺辣酱,那真是顶饱又好吃,属于最淳朴的美味。

  像这种抱着大馒头当众张嘴啃的行为,从前宁秋娘是做不出来的,现在她已经习以为常。

  张铁汉两口子推辞不下,只得接过馒头,他俩也着实是饿了,一阵狼吞虎咽,秋漾馒头才啃了一半,人家全给吃完了,温慧递过来,他们再接,一气吃了三个大馒头,这肚子里才算有东西。

  小思秋吃过饭便跟朱家的小女孩们在外面玩,她对家里以外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兴冲冲地跟着小姐妹们去打猪草喂小鸡,小女孩们也好奇渌水村外是什么样子,小思秋便给她们讲,听得小女孩们一愣一愣的。

  小思秋伸出胖爪爪剑指前方:“等以后我要考试当官!你们也要好好读书呀!”

  一个小女孩摇摇头:“我们是不能读书的,我娘说,要送弟弟去读书。”

  小思秋立刻道:“怎么可能!我姑姑说女孩子必须得读书!她说等以后,我们读书会不要钱呢!只要努力读就行了!”

  “不要钱?真的吗?”

  “怎么可能不要钱?我看里正家的孙子去读书,每年都要花好些个银子!”

  “就是就是!我还看见他们给先生送礼了,逢年过节都得送!”

  小女孩们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小思秋宛如一只百灵鸟,用清脆稚嫩的声音纠正她们的错误观点,小孩子天真无邪,竟也能说到一起去。

  屋子里,张铁汉跟赵大脚也把之前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

  事情是这样的,张铁汉跟赵大脚,用渌水村跟红水村村民们的眼光来看,都属于生得不咋好看的类型,张铁汉巴掌蒲扇大,这要是打婆娘,谁禁得起他一巴掌啊!偏偏他却是个嘴笨容易害羞的性格,又不会说好听话,直到二十好几都没娶上媳妇。

  赵大脚也不遑多让,看她这外号就知道。

  大齐早在开国时便推行了缠足令,然而时至今日,仍旧有一批酸儒叫嚣着吹捧小脚,这一年来安分不少,因为每个夸赞小脚美的,全都被抓去强制缠足——既然美,自然是生在自己身上自由欣赏最好了不是吗?

  但在民间,女子仍以大脚为耻。

  这是很常见的情况,即便是现代世界,体毛重、皮肤黑、体型肥胖的女性也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批判与嘲笑,赵大脚亦是如此。

  这一个娶不着媳妇儿,一个嫁不出去,有人给一撮和,诶,还真成了!

  两口子成亲后,谁也不嫌弃谁,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两个都勤快能干,原本蒸蒸日上的好生活,却在张铁汉不慎摔断腿后急转直下。

  花光了家里的银子也不够给张铁汉看腿的,赵大脚便除却在城里水泥厂上班外,又找了别的活儿,除却要衣食住行还得买药请大夫,俩人还有两个娃娃,只靠赵大脚一人养家,日子过得是捉襟见肘,偏偏在这时候,她被厂子开除了!

  本来厂子开的薪酬就越来越低,每个月总要寻各种各样的理由东扣一点西扣一点,可怎么说这都算是家里的大头收入,突然赵大脚没来由就被开了,去问,主管说是人够了所以不要了,赵大脚不乐意,但人家不给她解释。

  张铁汉疼媳妇,两口子商量着去县衙,谁知道这刚过去,状都没来得及告,县太爷便大发神威,先是把他俩打了顿板子,随后丢出县衙,过没多久,竟是有差役来把他们家的地给收走了!

  还给了个罪名,叫什么、叫什么寻衅滋事忤逆犯上,两口子都傻了,啥叫寻衅滋事啥叫忤逆犯上?

  俩人不仅没能把工作找回来,还稀里糊涂地挨了顿打又被收了地,真可以说是倒霉他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

  有这俩做例子,附近几个村就再没人敢去讨说法,横竖不去厂子,靠家里的地也能吃饭。

  民不与官斗,又不是活不下去,还是安安稳稳的好。

  秋漾无言以对,纵观古今,百姓们最大的特点便是能忍,非常能忍,除非是真的日子没法过了,有人挺身而出镇臂高呼,他们才会试图去反抗,而在反抗之前,一个个是真的能忍,什么委屈都能忍。

  “铁汉大哥的腿现在怎么样了?”

  张铁汉被叫得面红耳赤,连连摆手,不知道是说无大碍还是说没治好,秋漾喊了一声,一名侍卫从外头进来,她出行在外所带的这四人各有所长,其中便有擅长医术的。

  给张铁汉看了腿,没什么大碍,但就是得有钱买药,而张铁汉家现在做大的问题就是没钱。

  赵大脚眼圈都红了:“本来想着,我们俩好好干,多攒点钱,把儿子闺女都送去认字,现在他摔断了腿,平时走路都不敢用力,到哪儿都拄着棍,是没法送娃们去学堂了。”

  秋漾握住她的手,语气柔和:“没事的大脚姐,我保证最迟三天,你就能回去厂子上班了。”

  赵大脚眼睛先是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厂子里不要我……”

  “我们家女郎说能回去,就肯定能回去。”温慧道,“铁汉大哥的药你们家里还有吗?”

  赵大脚连连点头:“还够喝上几日的,多亏乡里乡亲的帮衬。”

  大家都不算特别富裕,但你一点我一点,还真就聚少成多,赵大脚看着粗,人却细心,把张铁汉照顾的很好,家里的娃娃们也懂事,日子苦里夹杂着甜。

  等到秋漾一行人离开渌水村,赵大脚才敢问:“这几位究竟是啥来头啊?咋县太爷在她们眼里都不算啥呢?”

  朱家儿媳妇挠头:“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总归是厉害人物,而且比县太爷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