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2 / 2)


  倒不是说他们收购不到粮食,而是像大广米铺那么有魄力的米铺不多。

  卖米这一行,不管哪个米行都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所以不可能全部卖出去,所以几位掌柜只能亲自去跑一趟。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那天与傅无天的谈话结束后,葛谦安便奉命前往昌州。

  此行不是治灾,只是查探而已,按安子然说的照做只需他一人即可,邵飞不是个细心的人,所以他只能留了下来听候差遣。

  午饭后,安子然休息了一会便准备出门。

  傅无天自从跟他到安远县后便彻底变成了游手好闲的人,期间也没见他处理过任何公务,让方君萍她们越来越肯定他可能是个生意做不大的商人,不过自从被安子然整治后,她们倒是暂时安分下来。

  安子然没有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她们身上,反倒是王晴岚不得不注意,这个女人太聪明,他怀疑原身的死很可能和她有什么关系,但是没有证据,所以他只能让苏管家多注意她一些。

  “我们要去哪里?”

  傅无天走到他身边,身后跟着亦步亦趋的邵飞。

  安子然理了理袖子,然后才抽空回道:“去巡视安家的田地。”除了租给农民的田地,安家自己还有不少田,那些田都是雇佣人照顾的,除了部分粳米,其他的都是糥米,糥米的价格普遍较高,多供富贵人家享用。

  安常富在世时很重视这一块,所以每个月都会去田间巡视两三回,见到稻米的长势都很好才会放心。

  最终,一人行变成了三人行。

  ☆、第五十五章 贡米 (2610字)

  安远县是红州一个小县,而红州素有稻米之乡的美称。

  虽然安远县的面积不大,但是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土质和气候比起大部分县城要好一些,所以是个种植水稻的好地方,因此也适合种植贡米和黑米等珍品品种。

  像贡米这些珍贵的稻米品种,需要耗费的人力和财力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承受的,所以整个安远县出产的量不多,安家所产的贡米占了将近一半,不过量虽少,但是这些贡米给安家带去的财富却远远高于其他。

  安子然也是看过账册才知道。

  安家的贡米并不做贩卖之途,而是拿来送人。

  贡米是一种经过精挑细选才选出来的优质稻米,这种米外表犹如珍珠般晶莹剔透,早期主要进献给皇帝。

  不过当贡米的产量越来越多后,一些高官权贵便也开始吃食贡米。

  安家的贡米就是为了讨好这些人存在的,安常富用它们来打点发财的路子,效果竟也不错,可见安家收取高额地租,大发灾难财,能安稳到现在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安常富的手段不光明,但是他确实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地主。

  今年才四月份,绝大多数田地的稻秧才刚插下去,距离收获还有一段时间。

  不过不是所有的稻子都是同一时期收割的,似早熟的品种大约七十天就能收割,这种稻俗称‘救公饥’或‘喉下急’。

  虽然听名字就知道稻米的质量不会太高,但是恰恰是安远县的百姓最高兴的。

  红州一年四季的气候偏向温暖,下雪几乎很少。

  但是今年却罕见的下了一场大雪,大雪覆盖了稻田,原本再过几个月就能收割的水稻被冻死了大半,剩下的虽然顽强的活下来,但是收获估计不会太多。

  借粮的风波也是由此而来。

  一圈巡视下来,水稻的长势颇盛。

  安家的水稻虽然也受到影响,但是反应比较及时,所以受损的范围不大。

  安子然对水稻的了解不深,所以只是大概的看了一下,花了一个半时辰,直到太阳快要爬到最高点才准备返程回去。

  就在他们准备进入县内的时候,不远处一个嚎啕大哭的声音引起他们的注意。

  路的正中间,一名妇人跪坐在地上,双目呆滞的看着田里。

  发出哭喊声的人是一个站在田里的农民,在他面前倒着一头牛,一动不动的样子,看情况似乎是牛出了问题,周围已经聚集了许多人,正小声的议论着。

  “周老汉家未免太倒霉了,眼看着收获的日子就要到了,牛竟然病死了,没了牛,他们家要怎么耕地,还不得活活饿死啊!”

  “可不是,他们家今年承包的田地因为下大雪毁了不少水稻,本来就已经很倒霉了,现在连牛都死了,今年不知道要怎么过,他们家还有三个小孩等着吃饭呢。”

  “看来今年他们只能跟安家借米。”

  “唉……”

  在安远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为了买一头牛,他们倾家荡产,有的甚至不惜与安家借一大笔银子,结果债越滚越大,到最后几乎无法偿还,要不是安子然后来免了他们的债,一些人估计要卖女还债。

  现在日子稍微好点,但是他们也就靠一头牛过活,这头牛的重要性胜过他们的性命,现在死了,就跟死了命根子一样。

  “少东家来了。”

  不知是谁发现站在不远处的安子然,突然大声喊了一句。

  大家的注意力立刻转移到他身上,包括周老汉俩夫妇,周老汉立刻停止大哭,他其实不老,今年只有三十岁,只是外表看起来像快四十岁,所以大家都叫他周老汉。

  安子然走过来,看了眼倒在田间的牛,四月已经开始回暖,所以不可能是冻死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和他们说的一样是病死的,这种事确实没有办法。

  看到少东家皱起眉,周老汉夫妇脸上又染上一丝哀愁,本以为少东家不再向他们收取高额的地租,一家子终于可以过得好一些,没想到牛竟然死了,这日子越来越没法过下去了。

  “周老汉,你们夫妇若不用牛耕地,自己动手能耕多少亩?”安子然突然开口说道。

  周老汉抬起头露出红红的眼眶,他不知道少东家为什么要这么问,想了想便答道:“若我夫妇二人勤快点,到插秧的时候,应该能耕完五亩地。”

  安子然沉吟一会,“这样,我建议你们将承包的十亩地改为六亩或七亩,秋收之后,你们就不用再考虑在田里种牛饲料或放牧等麻烦事,多余的时间可以在其他地种植其他东西,比如豆子,蔬菜等农作物,这样应该能抵得上一些损失。”

  周老汉夫妇愣住了,他们倒是没想过还能这样。

  一头牛耕地固然比他们自己要快,但是也很麻烦和费精力,比如水草饲料的费用,生老病死等意外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