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5节(1 / 2)





  这样不是可以排除她的嫌疑吗?

  想通这点,柳三妹就把这事丢到一边,专心开始她的学习之路。

  1978年11月,一个小山村率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简称大包干,此举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邓总设计师终于宣布了改革开放作为国家发展的新政策。

  似乎是一夜之间,街道上冒出了许多小商小贩,有的只是提着一个小口袋出来试试销路,有的是骑着自行车出来碰碰运气。有点类似打游击,警察一来就跑。

  柳三妹却反其道而行之。她准备把自己的三百个铺面全都开业。

  柳三妹这样高调,柳二姐其实是有些担忧的,毕竟虽然上面有新政策,可谁知道哪天又变回去了呢?到时候,她小妹要是作为典型被上面抓起来,那她该怎么救她?

  可柳三妹却跟她摆事实讲道理,她是有背景的人,并不是单枪匹马独自上阵的人。

  大背景是刘海名他爸刘从江,他可是北京市的第一把手。有他照着,没人会拿她开刀。

  小背景就是,她有王四这个好兄弟,时不时过来撑场面,没有小虾米敢过来捣乱!

  有这两人照着,她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柳三妹没有装修,毕竟她的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她找了十来个木匠做了些货架,直接放进店里。

  里面的货物都是陈天齐帮她解决的。多数都是卖些吃的用的,至于穿得,那就是从乡下收上来的千层底布鞋,老纺布机织的粗布,虽然不是很好看,可胜在便宜。

  因为有陈天齐的帮忙,柳三妹和吴梅商量好了之后决定给他一成干股,让他负责管理供货渠道。

  陈天齐倒也没有推辞,毕竟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柳二姐见柳三妹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陈天齐,也要过来帮忙,柳三妹对柳二姐也很放心。

  柳二姐虽然这人有些虚荣心,心高气傲等毛病,可她这人同样也有优点,比如她绝对不会干出做假账的事情,她觉得那是对她能力的侮辱。

  把财务这块交给柳二姐,她也是经过吴梅的同意的。她虽然对柳二姐这个人有意见,可对她的能力还是很信服的。

  柳三妹同样给柳二姐一成干股。

  剩下的,吴梅占了两成,柳三妹占了六成。

  至于招人,这件事情非常简单,柳三妹和吴梅直接到乡下找年轻的男孩女孩,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

  虽然柳三妹不想用童工,可这年代十六七岁就已经是成年人了,甚至嫁人生子的也不再少数。她也只能入乡随俗,好在也离成年相差不大!

  因为她的杂货店里卖的东西种类比较少,有许多铺面比较大,柳三妹就把大铺面从中间加一堵墙,隔开之后,就在旁边开一个包子铺。说是包子铺,可里面不仅仅卖包子,还兼职卖馒头,发卷,油条,馓子,煎饼等。

  这时候就突显出从乡下招人的好处了。

  乡下姑娘很少有娇养的,做这些活计非常顺手,除了一开始拿捏不住比例,可她们揉出来的馒头比柳三做得还要圆润。

  除了一开始,柳三妹叮嘱过他们,按照她说的比例来揉面,剩下的根本不用她操心。

  拌菜这事,她是单独交给比比较靠谱的人来做的。配方算是个秘密,是要签协议的。当然签署协议会比别人多两块钱的工资,没有人不愿意的。

  等下面的人做出来的味道与她做得相差无几,柳三妹才完全放手。

  第122章

  为了增加杂货店的种类,柳三妹还特地在每个店铺的门口张贴海报,鼓励大家把家里好的东西放到店里来寄卖。

  没办法现在才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还在逐步复苏,人们还在观望当中。

  除了一些小商贩,几乎没有什么私人建厂。不像后世,到处都有批发市场,根本不愁货源。

  也许这事是给了陈天齐启发,他跑到乡下盘了一个小型的服装厂。

  那个厂子因为是公社的,管理不好,导致服装厂一年比一年差劲,到最后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被迫关闭。改革开放政策下来以后,公社想要把工厂承包给私人,可没有人敢冒这个险,就一直空在那里。

  陈天齐到公社收粮食的时候,刚好听到这个消息,他回来后思考了许久,觉得这事非常有前途。

  他虽然不懂如何做衣服,可他可以招人。

  陈天齐因为管得事进货渠道,所以从乡下招了十几个非常能吃苦的小年轻,因为大家年龄差不多,他这个人又非常靠谱,所以许多人都愿意跟着他一起干。

  陈天齐把这些人放到下面去收粮食,按照他制定的价格和质量收获。倒也不用他亲自出马。这可省了他许多时间。

  陈天齐把服装厂盘下来,一盘就是十年。每年一万块钱,陈天齐按照柳三妹租房子的套路,押一付三,公社因为一直租不出去,领导班子特地为这事开了一个会,终于同意他的要求。

  厂子盘下来以后,陈天齐开始故技重施,在附近招募人才,原先在服装厂干过的人都可以过来应征,择优录取。

  甚至,他连副厂长都招了一个,平时他不在的时候,全由他来管理。

  他这做法让副厂长受宠若惊,对他的知遇之恩表示非常激动。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

  到了一月一日,元旦这天,柳三妹的铺子正式开业。

  原先是三百家铺面,被她一隔,直接是三百家杂货店和两百家包子店,全都是在这同一天开业的。

  为了打响第一炮,她还特地找人过来剪裁。

  嘉宾就是刘从江这个北京市的一把手。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之后,刘从江就忙得晕头转向,根本没有一点空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