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节(2 / 2)


  唐老师想起一个事儿,就班上的问题学生,他曾经罗列了一个表格。本来,毓秀是排在挺后面的,因为她别的方面都不错,仅仅是年纪比较小,可这个属于客观因素,不是毓秀主观造成的。然而,经过他的认真观察,毓秀的名次被一点一点挪了上来,到目前为止,连胖墩子甄珠都在她后面了。

  也因为整理名单这个事儿,唐老师有次忍不住在办公室说了几句,正好旁边一老师听到了,笑着说二年级有个男同学跟你们班这个女同学挺像的,都是啥都不管闷头学习,人缘已经不是差了,是入学都一年多了,连一个朋友都没有,极为不合群。那老师还提了一句,那男同学长得怪好看的,性子清清冷冷的,不少女同学上课都爱悄悄瞄他,就连高年级的女同学都会趁课间休息过来瞧几眼。

  听到这些话,唐老师就知道人家说的是谁,因为他曾经帮忙替请假的老师代过课,对二年级一班的甄卓凡印象深刻。这孩子吧,看着特别不像是乡下地头长大的,反正在一群熊孩子里格外显眼。事后,他还特地打听了一下,得知甄卓凡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教比他小的孩子上课学习。

  唐老师:……

  这个年纪的孩子哪个不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教小孩子上课学习,听着就怪怪的,尤其在听说教的大半还是小姑娘时,唐老师就懂了。这孩子得多不合群,才会连一个玩伴都没有,但凡有一个玩伴,这个年纪的小男孩就不会跟小妹妹玩,会被其他男孩子笑话的。

  甄家的问题也很大,不过唐老师并不打算跟李桂芳说这些事儿,他只简单的提了句,学校里也有跟毓秀性子相似的学生,孤僻冷漠不合群。

  “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咱们学校都是安排学生做值日打扫卫生的。按说都是分配了谁干哪一块,别的孩子就算做完了自己的事情,也会搭把手帮别人做事的,早点做完早点结伴出去玩或者直接回家。只有毓秀,她是那种戳一下动一下,做完自己的事情立马就走。”

  “还有啊,有一次我看到苗盼娣过去帮她,按说这种情况下,她应该是跟姐姐一起干活,毕竟人家主动提出来要帮你。可她不,她听说姐姐要帮她,二话不说就点头答应了,然后她就自己背起书包走了。”

  年岁小,脑子聪明,深受宠爱,偏偏家里人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唐老师感觉毓秀还是不如人家甄卓凡呢,起码甄卓凡被教育得很有礼貌,别管是不是出自于真心,起码他把礼仪做到了。

  唐老师还在拼命想原因,可他不会知道,毓秀也好,甄卓凡也罢,这俩是真正的血亲兄妹,为什么性子这么像?因为他俩都像亲妈,只不过周萍相对来说要温吞很多,加上在娘家是长期被漠视的,看着没俩孩子这般清冷。不过,本质上是一样的,周萍下乡差不多有十年了,她在队上一个朋友都没有,如今俩孩子都上学了,甄家那头安静得就跟鬼屋似的。

  在不知道真相的前提下,唐老师已经很努力的在追寻原因了。

  最终,他将原因归结于家庭教育。

  “老嫂子,你家仨孙女……哦,先不算那个小的。就招娣盼娣和毓秀,这仨姐妹,年岁相差都不大,怎么就差别那么大呢?”

  李桂芳心说,我哪知道:“招娣笨得哟,不过倒还算勤快,做活儿老是做不好,差点儿没把她妈给气死,后来我拣几样简单的活儿让她做,是没盼娣做得好,好歹也顺下来了。盼娣倒是手脚利索得很,屋前屋后的活儿都拿得出手,你说学习,我是真不知道了,就知道毓秀爱看书,脑子也聪明……”

  唐老师抬手让李桂芳停一停:“老嫂子,我说她们差别那么大,是想说,为啥你对她们的态度差那么多?你知道吗?一开始我都不敢相信,她们仨是亲姐妹。一家子亲姐妹啊,咋当姐姐的,吃的差穿的差,妹妹却养得那么金贵。”

  犹豫了一下,唐老师到底还是说了实话:“你让我感觉,毓秀就好像那种前头生了好多个女儿的人家里最小的那个金贵弟弟。”

  李桂芳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唐老师继续说:“你还记得以前的地主林家吗?前头七个闺女,第八个才得了个金孙孙,那可真的是心头肉。等前头七个闺女长大了嫁人了,咱们新中国也成立了,当爷奶的当爹妈的都没了,就只剩下林家那宝贝疙瘩。他咋活的?靠姐姐们接济,还一点儿感恩之心都没有。我倒是不怪他,他爹妈死的时候他才十岁,懂啥呢?还不是爹妈爷奶教他的,姐姐们为啥活着?是为他活的。姐姐们的东西就是他的,连命都是他的。”

  “我知道老嫂子你肯定不会故意这么教,可你太偏爱毓秀了。以前就解放一个,你咋弄都成,左右也没个比较对象,疼他也好骂他也罢,都没啥。可眼下是姐妹几个,差别太大,等她们懂事了咋相处?”

  “就不说别的,毓秀常会带一些吃的来学校。有好几次我都看到盼娣坐在她后头,眼巴巴的盯着她剥糖纸吃糖,有时候毓秀也看到了,可她没感觉的。唉,老嫂子,是亲戚才这么说的,你不能再怎么偏心下去了,仨姑娘差别那么大,长大以后咋办?就算当姐姐的不记恨妹妹,那要是毓秀本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那她以后也让姐姐们继续这么奉献吗?”

  “有句老话叫做,习惯成自然。一旦习惯得到优待,她以后就会理所当然的让姐姐这样那样。这跟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里,让女儿为儿子奉献一切甚至一辈子都被压榨,有啥区别?孩子什么都不懂,是需要大人去教导去引导的。”

  李桂芳惊了,一个没忍住就将毓秀是自己救命恩人这个事儿说了出来。

  这下,轮到唐老师目瞪口呆了。

  他略思量了一下,觉得不能直接否决,干脆就道:“你说你本来是一碗水端平了的?后来因为毓秀救了你的命,你才偏心她的?可人家都救了你的命,你就这么害她?都养成啥性子了?你这不是疼她,是在害她啊!”

  “那我该咋办?”李桂芳后知后觉的怕了,她也没上过学,以前也没人教过她这些事儿,只想着对救命恩人要感恩,拿最好的东西去回报,哪里会知道这些个弯弯绕绕。

  “你这样,反正你家里也不差那口吃的,不用克扣毓秀的,你一碗水端平,对招娣盼娣也上点儿心。哪怕你没办法立刻改过来,像毓秀有新衣服穿,你给招娣买双新鞋,给盼娣买个新书包,都成啊!要想做到完全公平没可能的,但也不能差别那么大。太大太大了,大到不像是一家子亲姐妹,倒像是地主家的小姐和丫鬟!”

  顿了顿,唐老师还强调了一个事儿:“你现在没孙子,将来有了孙子也不能太偏心,凡事得有个度。”

  李桂芳猛点头:“对对,要公平对待。往后我对她们都好,大不了当大人的少吃两口,孩子们都一样。”

  “别把日子过得那么磕绊,你家真不差那么一口吃的。”

  “成,我记住了。”

  唐老师想着也没啥事儿,他还得往甄家去呢,又想着刚才批评了那么多,临走前又猛夸了盼娣一通,说这孩子好,关键不是某方面特别好,而是方方面面都很好,特别平均,比她爹强太多了。

  “孩儿她妈你蹲门口干啥?为啥不进去?”忽的,门外传来苗解放的声音,语气里满满都是狐疑,没一会儿他就进来了,看到院子里的人时,顿时愣住了,“唐、唐老师,老师好!”

  “你也挺好的,招娣像你,是个实诚的娃儿,盼娣和毓秀都很聪明,比你当年可强太多了。”唐老师随口说着,之后就跟李桂芳告辞了,说他还要往甄家去,那头的问题也不少。

  及至唐老师走了,何小红才扶着墙脸色煞白的进了院子。

  李桂芳已经猜到这货蹲门口偷听来着,虽然不知道她听去了多少,不过其实也无所谓,哪怕真叫她听到了毓秀是救命恩人那一段,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

  话是这么说的,李桂芳还是冷冷的瞥了何小红一眼:“还傻愣着干啥?去把屎尿布搓了。”

  “不是让我下地挣工分吗?”

  “那咋了?那我干农活的时候就不沾手丁点儿家务了?孩子不是你生的?搓点儿屎尿布还矫情上了?”

  何小红无话可说,只能照办。

  李桂芳明显就是找人撒气,她是觉得唐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可心里还是不好受。那心里不好受咋办?总得发泄出来吧?要怪也只能怪何小红正好撞了上来。

  这时,一直站在原地作思考状的苗解放忽的开了口:“唐老师说我闺女聪明?”

  “他说招娣随你,笨的哟!盼娣和毓秀都很聪明,大概都是随我吧。”

  苗解放不敢质疑亲妈,他黑黝黝的面庞上露出了笑意来:“我闺女聪明呢!”

  “那也是像我,不是随你!随你就笨了!”

  “反正我闺女聪明。”憨人也有执着的时候,甭管女儿像谁,那总归都是他闺女。他闺女聪明得很,甚至聪明到连唐老师都亲自登门夸奖来了,可太难得了。

  李桂芳懒得跟傻子一般见识,她开始琢磨要怎么这个问题完美的解决掉。冷不丁的给招娣盼娣买新衣服新书包新文具,会把那俩孩子吓死的吧?那就先从小事儿上来改变,好像她还有半包糖,先给糖好了。

  当天放学后,李桂芳本来是想抓三颗糖一人给一颗的,临时改了主意,唤了毓秀到跟前:“奶给你三颗糖,你也让你两个姐姐尝尝。”

  说这话时,李桂芳一直有细细观察着毓秀的表情,见她只脆生生的答应了一声,很快就跑去分别找了招娣和盼娣分了糖,从头到尾没有一丝一毫的不高兴。唯一的问题是……

  “大姐,奶让我给你吃糖。二姐,奶给的糖。”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