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3节(1 / 2)





  成都府不靠海,算是月国最西边,估计那边几代人都未必见过大海。更不用说海螺海星了。

  陆时秋摊了摊手, “成都府那么远。你大老远运过去。路上花费都不少呢。”

  陆时夏一想也是。海螺海星不值钱,可他们路上的花费不低。算下来,东西也就没法便宜了。

  这条路走不通,并不妨碍大家庆祝。

  这么多钱足够给宏一说门好亲了。这怎能不让大家高兴。

  男人们喝得醉熏熏的。孩子们也乐得不行。

  第二天早上,陆时春一个人驾着毛驴回了家。陆时秋把银子都给他带上。

  陆时春作主分到银子,陆时秋不要, “算了,你们收着吧。家里挣钱不容易。让娘别再生我气就行。”

  陆时春木讷,不会说好听话,除了当人肉喇叭喊俩嗓子,根本不会卖东西。

  这次摆件都顺利卖出去,多亏三弟这张巧嘴。

  想到亲娘因为大丫的婚事对三弟有意见,陆时春安慰道,“娘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她指定能想通的。”

  陆时秋拍拍大哥的肩膀,“行啦。你早点回去吧。”他凑到陆时春耳边小声叮嘱,“记得把钱揣好,可不能被人抢了。”

  陆时春抿了抿唇,“放心吧。我一定能收好。”

  陆时秋点了下头,催促他赶紧出发。

  陆时春一甩驴鞭,驴车往官道疾驰。

  陆时秋看着他的背影,总觉得大哥心情特别好。

  收回视线,陆时秋往回走,经过顾家饭馆的时候,陆时秋走了进去。

  二掌柜正在柜台前打算盘。见到他进来,二掌柜笑了笑,“哟,好几天没见你。你干啥去了?”

  陆时秋指了指二楼,“你们二楼还有雅间吗?我找你说点事儿。”

  二掌柜见他似乎有话要说,点了下头,“有啊。”

  现在不是饭点,二楼雅间空了一大半。

  二掌柜随便挑了间,给陆时秋倒了一壶茶,陆时秋接过来,饮了一杯。

  陆时秋啜了一口,“二掌柜,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我就开门见山说了。”

  二掌柜点头,“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别跟我卖关子了。”

  陆时秋笑道,“我呢,有四个闺女,你也知道这事儿。”

  二掌柜点头,“知道啊。”

  “你可能不知道。我还有好几个侄子。前几年,我买下东市一个铺子,开了海货铺。请了我大侄子来帮忙。这孩子实诚。这些年兢兢业业,我就琢磨给他找个门当户对的婆娘。”陆时秋摊了摊手,“我找来找去,也只认得你一个掌柜。我寻思你能不能帮忙介绍一个。”

  二掌柜张了张嘴,差点笑了,“何着你把我当媒婆了?”

  “那怎么能是媒婆呢?这亲事要是说成了,你就是媒人啊。我肯定给你包个大红封。”陆时秋嬉皮笑脸道。

  二掌柜也没有拒绝。

  两人认识这么多年,对方什么品性,他也知道。

  给亲侄子说亲,关系这么近。哪怕就冲陆秀才这个叔叔,这孩子也能说个好亲。

  “不是我说我亲侄子的好话。这孩子个高,为人实诚,人也能干,吃苦耐劳。你要是不放心,可以去东市瞅一眼。”

  二掌柜点了下头,“行。我肯定帮你张罗。别的不敢说,门当户对肯定没问题。”

  他认识的都是生意人。

  要真有合适的,帮忙撮合,也是一道人脉关系。

  陆时秋给他斟了杯茶,“那就多谢了。”

  二掌柜对陆时秋最服的就是这点。考上秀才,他还是陆时秋,一点也没有摆秀才架子。还是那么和气。

  又过了几天,陆老头带着儿子来了县城,开始售卖贝壳摆件。

  盐俭县的消费水平和府城完全不能比。

  陆家人有意多做小摆件,尤其是张氏做的小鸡小鸭,只是几个贝壳和海螺拼成,做得惟妙惟肖,非常像。

  一个也只要二十文,卖得特别好。

  许多小孩都很喜欢,拉着大人要买一只。

  只卖了三天,陆家人攒了半个月的贝壳摆件就全部兜售一空。

  好在家里之前留了不少贝壳。女人们加班加点做,攒了五十个,又拿到县城卖。

  正如陆时秋之前预料的那样。

  仿品很快就出现了。

  只要是渔民,哪怕不出海,家里难免也会留有不少贝壳。

  这些小摆件造型简单,买点胶水,照着粘,很快就仿制出来了。

  卖得人一多,价格就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