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1节(2 / 2)


  “你阿娘临去前让我好好照看你,我让你小小年纪上了战场,因那是你所愿,想必你阿娘若在也不会拦着你,这将来要是见了你阿娘,我这心里也不必愧疚。可是盼盼,你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你自己的性命去冒险。身先士卒,你已经做得够好了,以后不必你再如此。”如今的曹盼,将士谁人对她不服,汉中这一战的胜利,更是激奋了随他出征濡须口而归的将士。

  当然,这些话曹操是不会告诉曹盼的,若是让曹盼知道了,必是还会再有下回的。

  “阿爹说得不对,我之所以能得将士之心,就是因为我与他们一样上了战场永远都冲在最前面。反之,如果有一天我也怕死了,所有的将士都怕死了,那还有人为我们身先士卒吗?”

  曹操觉得,他就不该跟曹盼理论,一论起来,连他都觉得曹盼做得对,再对不过了。

  站在将士的立场,曹盼确实是对的,但是站在为人父的立志,曹操只想让曹盼好好的,她一个小娘子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够多了。

  “阿爹总不能希望别的人身先士卒,你自己的儿女就躲在别人的身后?这可是双重标准,你果真就喜欢那缩在你身后的儿女?”曹盼继续的再接再厉,反正曹操只要开了口,她就不怕说得曹操无可反驳。

  果然曹操被曹盼再次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曹盼的问题,他怎么回答都是错的。

  而曹盼哪里会不知道曹操这会儿如何,果断地捉住曹操的袖子,“阿爹,我跟你保证,我做事绝对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你看我不是没有追着刘备去?要是追了他去,我就回不来了。”

  诸葛亮烧山以阻挡曹盼的追击,虽然没有造成曹盼兵马的损失,不过总是让刘备安然无恙的退回了益州。

  “那诸葛孔明果真了得。荆州之局为他所识破,就连汉中这里,他竟然也能赶来救了刘备一命,刘备!”接二连三的见识到了诸葛亮的本事,曹操也对这样的人才而垂涎三尺,可惜这样的人注定不是他的。

  曹盼道:“你的女儿也是接二边三的破了诸葛孔明的局,你怎么只夸他而不夸我?”

  “我还以为你乐意听我夸他。”曹操怼了曹盼一句,曹盼摇头晃脑地道:“我更喜欢阿爹夸我。”

  得,曹操不得不认了曹盼是个厚脸皮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此人必为大患。”

  说的就是诸葛亮,曹盼道:“人生在世,朋友,敌人,皆是造就一人一世功绩的人,此生得遇周公瑾,鲁子敬,诸葛这样的对手,三生之幸也。若是棋无对手,未免太无趣了些。”

  “好!”听到曹盼如此大气之言,曹操忍不住地叫好,显然也是认同曹盼这说法的。

  “此时兴兵益州,你看如何?”曹操把心里起来的想法问了曹盼。

  曹盼摇了摇头,“阿爹兴兵四十万南下,独没有想要进益州是为何,那么如今也是同样的原因而不能兴兵益州。”

  曹操一顿,他选择兴兵南下,那是因为刘备不够强大,解决了孙权,刘备不足为患。

  但是,如果他举兵而入益州,孙权必然会同时兴兵北上,孙权不是刘备,刘备奈何不得他,孙权却是随时都有可能一股作气,将他的城池尽数拿下。

  “如此,只能眼看着刘备不断地坐大?”曹操还是有些意难平。

  刘备原本不过是丧家之犬,因着赤壁之战而得孙权所借荆州,一股作气占了荆州的四郡。可以说,在赤壁之战中,得利最大的就是他刘备了。

  而如今他已得益州,他想要拿下汉中,就证明了他的志向不亚于孙权,只是可惜了实力不够。若有一日刘备强大起来,他必会成为另一个孙权。

  “不,是让我们足够强大,强大得无论是一个孙权,还是孙权与刘备一同出手,我们都能同时迎对他们,那么就算他们再强,再厉害,又有何惧?”这话是曹盼一直的想法。

  敌人怎么强就怎么强,你自己足够强大得应对那许多同样强大的敌人,那才是硬道理。

  “杀了孙权还会有一个刘备,就算刘备死了,难道就不会再有别的敌人出现了?”曹盼问了曹操。

  “阿爹的敌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孙权和刘备,阿爹不是更该身有体会?”曹盼又再问了,曹操实在是无可反驳。

  在情在理的话,如何驳。曹操轻轻一叹,“我也老了。”

  因为老了,他更迫切的想要将这分崩离析的天下统一,想结束这战乱的局面,但是,似乎一直都没有那么顺利。

  从赤壁之战开始,他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他想杀了孙权,想要一统这天下,但是却无法再进一步。

  “阿爹做得已经够多了,你尽了你的心,若是不能一统这天下,也并非阿爹无能,只能说是天意。”曹操的一句我也老了,听着曹心里直发酸,她不知该如何而劝曹操。

  “天意,盼盼,你信天意?”怕是曹操也没有想到,曹盼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

  曹盼道:“以前我不信,但是经历了诸多的事,我开始相信了。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凭人力去改变。”

  如诸葛亮,赤壁之战,再有荀彧,刘备,这些都在直白地告诉着她,天意,并非她尽了力就能全然改变,总有一些,哪怕她用命去努力亦不可改。

  第312章 我怕阿爹老了

  “这可不像我的盼盼会说的话。”听到曹盼那样的说来,带着浓浓的沉重。

  “从小你就胆子大,也不认命,怎么如今长大了,反倒轻而易举的妥协了?要知道当初你跟为父斗智斗勇就为了不回丞相府,为父虽然又爱又恨,却也觉得你是最像我的孩子。”曹操将昔日对于曹盼的态度翻了出来。

  曹盼翻了一个白眼,“阿娘是一点都不希望我像你?”

  真是会捅刀!

  曹操瞪了曹盼一眼,曹盼会怕他才怪,回视了曹操一眼,突然靠在曹操的肩上,曹操一顿。

  从小到大,因着初见的针锋相对,曹盼并不与曹操有多亲近,拉袖子什么的也就那么一两回,更别说像现在这样靠在他的肩头上了。

  这样的亲近,曹操显然一顿,直以为曹盼是受了什么委屈了,“怎么了?”

  “我怕阿爹老了。”曹盼带着哽咽地说话,曹操一顿,一生肆意的人觉得前所未有的心堵,“我怕最后只剩下我自己一个人。”

  怕是真的怕,曹冲、丁氏、郭嘉、荀彧、诸葛亮、曹操,他们都是她所敬所爱的人,如今她只剩下曹操,可是,曹操老了,老了啊。

  她怕他老,怕有一日,他也会离她而去,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撑下来。

  曹操知道曹盼真正怕的是什么,可是,他老了,哪怕他一辈子不愿意认输,但他还是得承认,他老了,老得只怕也陪不了曹盼多少年了。

  “那就找一个人来陪你,不是诸葛孔明,也可以是别的人。”曹操心酸之余,越发的笃定要让一个人取代诸葛亮。

  “周不疑如何?”这个念头曹操早就已经有了,一直没有说,如今却是拖不得了。

  曹盼的难受随着曹操这一句而顿住了,拿眼看向曹操,“元直是的幕僚,也是我最信任的人,但是他取代不了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