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1节(2 / 2)


  “诺。陛下,北方各部,亦平之?”墨问接话问了一句,高句丽是他国,进犯之而诛之,无可厚非,曹盼刚刚有一句话他十分认为,犯大魏者,虽远必诛。

  但是北方各部与高句丽并不一样,虽是异族,但与高句丽这他国之人比起来,北方各部更易收为己用。

  “犯大魏者,虽远必诛。与大魏交好者,大魏亦以礼要待。此大魏往后与他国相交的国策。至于各部,匈奴与大魏交好多年,大魏待匈奴如何,于各部也是如何。而昔日朕以匈奴来压制他们,匈奴的辛冉与丹阳,朕以为他们可以帮朕压住这些异族,如今看来,是朕高看了他们。”曹盼半眯起了眼睛,显然对这件事已经有别的主意。

  “两方交好,若只能以武力压制,便如同此次胡羌一般,见风使舵,等待时机以犯大魏,从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反之见势不对,他们即退回胡羌。周而复始,大魏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只要还有,这样的情况就一定会再次出现,可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曹盼提出的问题,听在他们耳朵里,意味深长。

  周不疑道:“观匈奴可知各族所求。”

  “元直知朕。”曹盼一笑,周不疑道:“如此,陛下是要与各族互通?供之以盐、米、丝绸。但陛下,匈奴有大魏需要的马,但各部并没有大魏需要的东西。”

  “东西总不能白送,大魏也不富裕。”司马末这位掌管大魏国库的人说出这番话,着实是真心话。

  “哪怕大魏富裕,东西也不能白送。”曹盼看了司马末一眼,表露她无意被人当凯子宰的意思。

  司马末立刻明白了,他这是想歪了,曹盼自来不是肯吃亏的人,更别说这事关系着整个大魏邦交大事。

  曹盼一步一步地从上走了下来,“东西没有,他们不是有人吗?”

  听着人这句话,都面带不解地看向曹盼,不知曹盼话中何意?

  “以劳力换盐、米,他们会不愿意?”曹盼把话挑明地说,周不疑一下子就明白,“异族缺米、盐,而大魏无论是修坝还是开路,皆需人手,异族中的百姓,并非皆是野心之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而且是大魏带给他们这样的日子,想必来日,他们纵要兴兵,也无战意。”

  “早些年武皇帝议以并州开设让匈奴百姓入住,朕那时提议不仅仅是匈奴百姓,其他各部,凡有意入大魏居住者,愿守大魏之法,即为大魏之民,皆可定居大魏。然这些年并州所住之人,以匈奴人居多,不仅是因为大魏与匈奴交好,更因大魏之政策不为其他各族所知。”

  “朕会与匈奴的辛冉可汗和丹阳公主议定大魏往后与各部族的商贸往来,在此之前,以来往各族之商人传递消息,大魏,开放大魏之国土,无论何人,入大魏者,只要守大魏之法度,便为大魏之民,开荒授田,大魏百姓有的,他们都会有。”

  “更该让商队们告诉异族的百姓,我们大魏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如此一来,何悉民族百姓不入大魏。”神棍忽悠这种事,墨问那是过来人,补充地了一句。

  曹盼点了点头,一眼扫过众臣,“诸卿觉得可行否?”

  “陛下,臣只担心,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倘若让异族之人入大魏,其中混入了间谍,将大魏消息传递出去,再里应外合,大魏岂非危矣。”曹仁板着一张脸表露自己的态度,颇是忧心。

  “间谍,异族会有间谍进入大魏,叔叔以为,今之大魏有没有异族的间谍,益州的间谍?朕不管是在异族之内还是益州皆有间谍在内,谁不想将间谍除尽,可又如何除得尽。间谍几人,能为大魏所用之人又为几人?账是要算,也得要看怎么的算。”曹盼没有正面说曹仁的担心没有道理,但是,有些事情怕是没有用的,更不因为怕,而不去做。

  利与弊,凡事皆有两面性,端看是利大弊,还是弊大于利。

  引异族入大魏在曹盼看来就是利大于弊,所以曹盼要去做。

  曹仁听着无可反驳,曹盼言之有理,他又岂能无理取闹。曹仁作揖道:“但听陛下吩咐。”

  “此事还得要细细拿个周全的章程。”曹盼把意思提了出来,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大方向她指出,余下的就让他们去补充。

  “臣会与诸公商议,尽快与陛下拿出个章程来。”周不疑这位首相立刻表示一定会很配合很配合曹盼的指示,曹盼道:“好。”

  “陛下劳累,且已许久未见殿下了,若无他事,臣等告退。”周不疑很是识趣,自然也是看出了曹盼眉宇间的疲惫,十分贴心地提醒在场的人都该退了。

  “抚恤一事要捉紧办。”曹盼再次叮嘱一句,周不疑应下,众臣便都与曹盼作一揖而退。

  曹盼端过一旁的水灌了一大口,起身就往内殿去,平娘已经抱着曹恒急步地走来,一看到曹盼就唤了一声陛下,曹盼伸手去要抱过曹恒,不忘地问道:“阿恒,还记得你的母皇吗?”

  孩子那是一天一个样,曹盼一去一回将近两个月,曹恒这样大的孩子本就没有多少记忆,但是,母女天性,曹恒叫曹盼抱在了怀里,唤了一声母皇。

  这一声母皇听着曹盼的耳朵里,很是能体会了当初的丁氏是如何看待的她。

  曹盼应了一声,亲了曹恒一口,曹恒眨了眨眼睛,似是很喜欢曹盼这样的亲近。捉着曹盼的衣袖,上下打量着曹盼。

  “阿恒可乖?”曹盼抱着曹恒半点不费力,回头问了平娘,都是一些平常的小事,平娘知曹盼挂念,“乖着,每日郭夫人都与殿下讲故事,殿下甚是乖巧,从来不哭不闹,哪怕一开始有些不习惯陛下不在,郭夫人与她说了陛下是出征去了,殿下好像也能听懂了。”

  曹盼揉了揉曹恒的发项笑道:“如此甚好。”

  抱着曹恒在怀里,曹盼用额头碰了碰曹恒的额头,曹恒明亮的大眼睛看着曹盼,叫曹盼整颗心都要化了。

  “剩下的时间,母皇陪着阿恒。”曹盼与曹恒笑着说,曹恒像是听懂了,朝着曹盼点点头。

  “陛下,郭夫人来了。”曹盼想跟曹恒好好地玩玩,郭夫人手头上的事尽快完了,便来与见曹盼。

  “快请。”曹盼抱着曹恒让她坐在一旁,既以跽坐在旁等着郭夫人。

  郭夫人小步地走了进来,与曹盼作一揖,“陛下。”

  “这些日子辛苦师母了,多谢师母。”曹盼与郭夫人立起作一揖,以表谢决,郭夫人道:“陛下唤臣一声师母,臣于私是陛下的长辈,于公是陛下的臣子,皆当为陛下分忧,故,陛下不必言谢。

  曹盼一笑,“想当年,朕还记得与师母初见时,师母并无意与朕深交。没想到今日诸事却有赖于师母。”

  当年的事,郭夫人道:“这是臣与他之间的事,不便与陛下多提。”

  换而言之,郭夫人不喜欢曹盼不是因为曹盼本身,而是因为郭嘉。

  陈年的旧事,曹盼不过是念及昔日此事,随口那么一说而已,亦无意追究。

  “有一事,李家的夫人让臣代问陛下一句。”郭夫人知曹盼不是要追究的人,因而提出了另一件事。

  曹盼扬眉道:“李家?哪个李家?”

  “羽林中郎将李会将军之母。”郭夫人也不绕弯子,曹盼一听是李会的母亲,一下子就看向静姝,郭夫人立刻地问道:“陛下已经知道了?”

  “师母是指,阿会想娶静姝一事?”都已经说到这里了,曹盼也跟郭夫人挑明地说。

  “难道李家已经另派了人询于陛下?”郭夫人一听曹盼道明了,面带诧异地问,曹盼道:“大战之前,阿会出战时与朕提了。”

  郭夫人听着才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李家的人如此不懂规矩,竟然让她来递话,又另让人来问了。

  “陛下,李夫人与臣提起,是让李会将军娶静姝为正妻。”郭夫人把李氏的意思跟曹盼道明。

  “正妻,不是正妻,难道还想纳妾不成。朕身边的人,还没哪一个与人做妾的!”曹盼对于身边的人一直都很好,随侍在她身边的人,一直都是那么几个,每一个对她忠心的人,曹盼都让他们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嫁自己想嫁的人,娶自己想娶的人。

  郭夫人看了曹盼一眼,曹盼立刻明白郭夫人之意,“师母之意朕明白,李氏为世族,而静姝不过是朕当初救起的一介民女,虽不是奴籍,但是出身不高,又是一个身有残疾的人,哪怕阿会不是个正常的郎君,也算是位高权重,深得圣宠,像这样的人,但凡他想要找,定能找到比静姝好上十倍百倍的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