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0节(2 / 2)


  手里捧着的正是曹盼戴的十二冕毓,不给送进去,胡本哪里能安得下心。

  “找个地方先放着。”燕舞这么给胡本出主意,胡本看了燕舞一眼,“里头有什么东西?”

  燕舞不作声,胡本本来只是随口问上一句,一看燕舞不作声了,便知自己猜得七七八八了,“你是弄了什么东西,叫陛下大惊失色?”

  被问的人依然是一声不吭,胡本也识趣地闭了嘴,“不进去就不进去,不问也就不问。反正,陛下想让我知道,我总会知道的。”

  反之要是曹盼不想让他知道,他也不会去追根究底非要弄个明白。

  跟了曹盼那么多年,胡本一直都谨记自己的本份,不该知道的不问。

  如燕舞所言,胡本捧着曹盼的十二冕毓,先找个地方放着。

  而屋里头,曹盼冲了进去,急切地寻常着,最终,定在了她放置着天下十三州的舆图前,在舆图前面,站在一个身着一身白衣的人,手执羽扇。那是她魂牵梦萦的人呐,听到了脚步声,回过头看了曹盼一眼,轻声地唤了一声盼盼。

  这一声盼盼,熟悉而陌生,下一刻,那人却似是不支地倒下了,曹盼尚且来不得欢喜,冲了过去人将他扶住,可他太重,重得带着她也摔在了地上,曹盼本能的就用自己的身体护着他,牢牢地护住。

  “盼盼,盼盼!”他们靠得那么近,近得呼吸都能感受到,曹盼应道:“我在这儿,诸葛,我在这儿。”

  诸葛亮咳嗽着,伸出手抚过曹盼的脸,“我想再看看你。”

  “嗯,你看我是不是老了?”曹盼扬起一抹笑容地问着他,诸葛亮道:“不老,我老了。”

  这么多年呕心沥血,事事亲为,诸葛亮倾尽了所有的精力,不过是数年不见,却老了不止十岁。

  “我不嫌你老。”这一句话,当年诸葛亮问起曹盼的岁数,曹盼也问了诸葛亮的岁数,知他们相差八岁,曹盼对诸葛亮说过的话。

  “好!”听着这一句,诸葛亮笑着应了一声,再没有比这一句更叫诸葛亮欢喜的。

  曹盼没有问诸葛亮怎么会在这里,他的身体究竟如何,她只珍惜着他们彼此在一起的时间。

  从那一日起,洛阳宫的守卫越发的森严,曹恒第二日见到诸葛亮时,直接地冲到诸葛亮的面前,定定地看着他,看得,眼睛都不眨。

  “阿恒!”诸葛亮如曹盼一般地唤了曹恒,曹恒点了点头,想了想唤道:“阿爹!”

  这一声阿爹,上一次在成都时,曹恒也唤了,纵没有唤出声,诸葛亮却明白的,伸出手,诸葛亮问道:“我能抱抱阿恒吗?”

  问的是曹恒,曹恒道:“我长大了。不过,让阿爹抱一下吧。”

  如此之语气,倒是与曹盼颇为相似,相似得,让诸葛亮不禁露出了笑容。

  将曹恒抱在了手上,诸葛亮只觉得一切都圆满了,圆满得,纵然是立时死去,他也无怨无悔。

  “小小年纪,学得这般口是心非。”曹盼明显知道曹恒的欢喜,但这出口之语,听着让她不客气地捅了曹恒的心。

  曹恒完全无表情地看了曹盼一眼,似在无声地问,母皇你在说什么?

  装的一副好傻!曹盼看了诸葛亮一眼,“见着没,这么个人精。”

  诸葛亮道:“盼盼教得好!”

  得,一句话成功把曹盼的火给灭得一干二净了。曹恒发觉诸葛亮的额头尽是汗水,体贴地道:“阿爹把我放下来我吧。阿爹累了。”

  “好!”诸葛亮并不强撑着,将曹恒放下了。曹盼道:“本来打算给阿恒开蒙的,事情太多,便也顾不上。你在,便由你教她写第一个字。”

  诸葛亮显得有些惊讶,他记得自己幼时三岁开蒙,曹恒如今是四岁了,大魏朝上下,就由着曹盼不给曹恒开蒙?

  曹盼解释道:“阿恒将来与旁人不同。未开蒙前,她可以玩,可以闹,开了蒙,想玩想闹就没那么容易了。早一年前就有人不断地请给阿恒开蒙,我一直顶着不让,一是觉得阿恒太小,身体尚未长好,太小写字,对身体不好;二是觉得,再让她再轻松轻松。”

  她为天子,亦是一个母亲,曹盼是要在一个天子的范围内,竭尽全力地做好一个母亲。

  “再过年,她就五岁了,再不开蒙,这朝中上下,都不肯了。”曹盼如此说着,诸葛亮道:“好,我教阿恒,写第一个字。”

  “阿爹,这里!”曹盼的寢殿,再没有比曹恒更熟悉的地方了,曹恒牵着诸葛亮往里走去,走到书案前。曹恒很是熟练地将墨砚打开,倒了水进去,自己磨起墨来。诸葛亮看着眼中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曹恒是真的被曹盼教得很好,纵为天子女,却不是对事一窍不通,不通俗务。

  “墨磨好了!”曹恒看着墨的颜色与诸葛亮昂着头说,诸葛亮跽坐下,拿着笔沾了墨,不稠不稀,刚刚好。

  诸葛亮冲着曹恒招手,曹恒走了进去,诸葛亮教着她如保地握笔,然后在纸上写下曹恒此生写的第一个字。

  曹盼只看着他们父女动,不发之一言,一字落,诸葛亮低头问了曹恒,“认得这个字?”

  “认得,这是恒,阿恒的名。”曹恒虽然没写过字,但却认得字。

  “恒为象形字,会意,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意永久,永恒。恒通亘,《诗经》中的《天保》有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指延绵,延续。你母皇为你取此字,既盼你平安,又意由你承其之志。为父,也希望你能承为父之志。”诸葛亮与曹恒轻声地与曹恒解释着她的这个名字。

  曹恒问道:“阿爹的志向是什么?”

  “天下一统,百姓安乐。”诸葛亮吐了这四个字,“这是我与你母皇毕生都在为之奋斗的事,将来,阿恒也要记住,让天下一统,百姓安乐。”

  曹盼同时地看着曹恒,为了结束这个乱世,多少人倾尽毕生的心血,最后能够做成的会是谁,谁又能再创一个盛世,让百姓可以安乐?

  “我会记住了,记住,这是母皇所希望的,也是阿爹所希望的。将来,一定会延续母皇和阿爹的志向,让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曹恒听明白了,一字一字地与曹盼还有诸葛亮承诺着。

  诸葛亮摸摸曹恒的头,“背负天下者不易,任重而道远,阿恒不用怕,你母皇会教你的,只要阿恒好好学,将来必会成为比你母皇更出色的人。”

  “好!”显然曹恒也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你的名是恒,字,取为子安,号,永明。如何?”诸葛亮问了曹盼,“安,愿阿恒一生平安;永明,愿她一生光明,也给这天下带来光明。”

  曹盼应了一声好,曹恒听着也很是喜欢地点点头。

  想到了什么,曹恒从腰中拿出了一颗糖,直接剥了塞到诸葛亮的嘴里,这不容人拒绝的作为,跟曹盼是一个模样!

  嘴里被塞了个糖,诸葛亮无法拒绝,曹恒问道:“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