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5章(1 / 2)





  “各处的都送到了?”静怡问道,王嬷嬷笑眯眯的点头:“奴婢刚才往各处走了走,正好遇见内务府送木炭的小太监,娘娘放心,各处都有了。”

  “走,咱们到太妃那边去看看。”静怡想了想,起身,王嬷嬷忙跟上:“娘娘,您等等,先穿好大氅。”

  长宁跟在后面:“额娘,我也去,等等我!”

  除了一个宜太妃已经被接出宫了,剩下惠太妃荣太妃还有太嫔太贵人等,都还在宫里。静怡过去的时候,惠太妃正在念经,听静怡问木炭,就侧身让静怡进去看了看。一路上,惠太妃一句话都没说。

  荣太妃那边的也都送到了,可能是长宁长的可爱,也可能是荣太妃想讨好一下胤禛的妃嫔,总之,长宁在荣太妃这儿收获了一把松子仁,刚剥好的。

  太贵人们倒是还没送来,静怡又让人去催了下,看着木炭送来了,这才领了长宁回去。

  一进门就看见屋子里多了个人,静怡忍不住笑:“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前面事情忙完了?”

  “嗯,外面下雪了,就想出来走走,你去宁寿宫那边了?太妃们都如何了?”胤禛问道,静怡点头:“都还不错,不过我想着,过两天让太医过去给她们把把脉,这大冬天的,若是身子有不舒服,早些发现也好早些预防。”

  静怡她们是有太医三天请一次平安脉的,但太妃们就没这个待遇了。这妃嫔们只要以带上一个太字,除非是太上皇还在,要不然,这待遇就是一个天差地别了。

  胤禛点头:“好,你看着办就是了。”

  顿了顿,又说道:“既然皇后身子不舒服,怎么没将凤印给交给你?”

  静怡吃了一惊,赶紧摆手:“我可不想要。”那就是个烫手山芋,有了那东西也不能说明她是皇后,没了那东西她现在照样有胤禛撑腰 ,静怡实在是想不出那凤印有什么好的。

  “这一下雪,你那木炭就算是派上用场了。”胤禛没继续这话题,只笑着看外面的天色,静怡叹气:“相比之下,我倒是更愿意不下雪,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

  每年光是冻死的老百姓,就是京城周边,也有好几十呢,这还不是最冷的时候。康熙在的时候,有一年京城大雪,那次死的,都有小一百人了。

  胤禛有些惊讶,静怡侧头看他:“现在在宫里了,还不能施粥什么了?”

  “你可以吩咐人去做。”胤禛顿了顿说道,静怡想了一会儿,摇头:“还是算了,我不想出面,要不然,我将银子捐给你,你帮我找人做这事儿?”

  她不适合出风头,万一被人说是替元寿收买民心呢?胤禛才给刚登基,还不需要继承人呢。

  “我帮你?”胤禛问道,静怡点头:“嗯,你或者放到国库里,或者你自己出面找人施粥,都可以,就是不要提我的名字,不许用我的名义。”

  “为什么?”胤禛疑惑的问道,静怡笑着捏了捏他胳膊:“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福气太多了些,不用别人再对我感恩戴德了,要不然,这些福气会将我压垮的。“

  “人能承受的福气是有数的,太少了就是命苦,太多了就会转成别的,那什么,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你肯定比我更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对吧?”

  静怡笑着说道,她原本是开玩笑来着,但说着说着,倒是觉得这方法十分可行了,雍正皇帝初开始的名声,可是不怎么好的,若是能有什么办法给他掰回来一点儿,静怡觉得,花点儿银子就算事儿了。

  “用皇上的私库!”静怡拍手,面上带了几分认真:“赈灾救民,为皇上你自己换一些名声回来,你觉得如何?”

  胤禛伸手抓了一下她的头发,这女人,想事情一向是这么简单,那脑袋瓜就像是装的都是水一样,不过,偶尔还真有几个好点子。

  果然,这十一月初的第一场雪就是个预兆,随后的日子就是越来越冷,一天一盆木炭根本不够烧。和往年相比,像是李氏年氏这样的妃,就要多出来三分之一的用量。

  之前静怡多买的那些,其实算下来,还是有些紧张的。但省着点儿用的话,也并不会缺太多。

  大约是胤禛之前问的那句话传到了皇后耳边,十一月十五,皇后就身体大安了,特意请了静怡过去说话,静怡去的时候,就直接将账本和对牌都带去了。

  皇后脸色还是有些发白,脸上的神情略有些疲惫,见静怡进来,就笑着招手:“这段时间,可真是麻烦钮祜禄妹妹了,也是我这身体不争气,本来三五日就能养好的,偏偏这天气一冷,变得太快,硬是又拖了几天才算是养好。”

  “娘娘身体好转,妾身也就放心了,不然妾身总是挂着心,做什么都心不在焉的,看账本的时候就是差点儿出错呢,娘娘等会儿可得将这账本再重新看一遍,免得我哪儿疏忽了,耽搁了娘娘的大事儿。”

  静怡笑着说道,示意身后的王嬷嬷将账本和对牌送上来,皇后叹口气:“我叫你过来,本是想谢谢你来着,你怎么将这些都带来的?就不愿意再多帮我几天吗?”

  “妾身自然是很愿意帮忙的,只是娘娘也知道,妾身一向懒散,这么些天都是战战兢兢的,若是再拿着这些,妾身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做错事儿,惹了麻烦呢。”

  静怡忙说道:“娘娘身子若是不舒服,就暂且将这账本放一放,反正到了年底,凡事都有旧例,娘娘也不用花费太多心思。”静怡特意强调了一下旧例,皇后面上的笑容微微收了些,盯着静怡看了一会儿,又露出和善的笑意来:“也是,都有旧例,确实是不用太费心。”

  “你前前后后辛苦一场,本宫也不好亏待了你,这些是本宫的一番心意,你可别嫌弃。”皇后招招手,有宫女端着盘子过来,特意打开了让静怡看,是一套红宝石的首饰。

  静怡第一个念头就是这红色也太正了些,非嫡妻,能用这样正的红色?

  但貌似记得德妃以前,也是用过这样的大红色的,所以,妃嫔应该是不用太忌讳这些?

  “多谢娘娘,妾身很是喜欢。”静怡笑着起身行礼,将这谢礼给收下了,不管能不能用,她是打算拿回去压箱底了,万一用的时候,不小心半路摔坏了呢?皇后娘娘的赏赐,得务必上心才行。

  又说了几句话,静怡就起身告辞了。

  皇后看着静怡出了大殿,忍不住叹口气,身边的嬷嬷上前来压低了声音问道:“娘娘,咱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良久,皇后摆摆手:“暂且不要动,皇上那边,怕是已经有所不满了。”之前那句凤印的话,不光是提醒,还是一句警告。皇后皱了皱眉,也不知道钮祜禄静怡,是哪儿来的好福气。皇上到底是看中了她哪儿呢?长的漂亮?年氏和武氏也不差。能生?李氏也能,年氏也能。

  温柔体贴?年氏更温柔。会做针线活儿?宋氏不会还是武氏不会?

  想了半天,皇后都有些想不太明白,但除掉静怡的心思,却是越发的坚定了。

  “小那拉氏那边,可调理好了身体?”皇后问道,嬷嬷点头:“是,生子方已经吃了一个月了,已经能承恩。”

  “让她继续吃,多吃些是没坏处的。”皇后说道:“等过了年,我自有安排,让她不要着急,这段时间,能不出来就不要出来了,安安生生的养着身子。”

  静怡刚到了永寿宫,外面就开始下雪。她盘算着今天晚上是不是吃个火锅,虽然不能吃荤的,但也能吃素的啊,这宫里做的素鸡素鸭什么的,还是挺好吃的,不比真的差。

  “娘娘,慧妃那边来了人,说是长寿阿哥病了。”小鱼进来,一脸无奈:“奴婢说您去了长春宫,这宫务的事情,还给皇后娘娘了,慧妃娘娘那边说,皇后身子不舒服,怕是不好管事儿。”

  静怡也是无奈了,皇后不好管,她这个贵妃就好管了?还正好是已经将账本都送回去了,年氏这不是来添乱的吗?

  但想想长寿那孩子,静怡就觉得还是有些不忍心,长寿也就比长宁大几个月,长宁都快比长寿高一个脑袋了。

  “找了太医吗?”静怡问道,幸好身上的大氅也还没脱呢,静怡转身继续往外走:“让王嬷嬷收拾一些小孩子用的药材,咱们到慧妃那边去看看。”

  “已经找了太医了。”嫔位以上的,都还是能自己叫太医的,嫔位以下的则是要上报给一宫主位,等着主位里的嫔妃做主请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