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0章(2 / 2)


  “这次选秀不是没有那拉家的姑娘吗?福晋选的是哪家的姑娘?”静怡问道,胤禛笑着摇了摇头:“那拉家的姑娘才十岁,就是要选秀,也还得再有三年。”

  原本,富察氏是今年进宫,三年后,定是能生下嫡子的。

  “那就选秀的时候再说吧,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品性。”静怡笑着说道,反正只要她还活着,元寿的后宫她总是能插得上手的,就算是这后宫格局和历史上的一样也没关系。

  反正,朝政上历史上的乾隆还算是十分精明的。他只要不当个昏君,静怡就很满意了。

  等胤禛去前面办公,静怡这边就将心思转到月饼上面去了。每到这会儿,就十分想念前世的超市,想吃什么馅儿的月饼都可以,甚至韭菜鸡蛋的都能来一发。

  可这会儿 ,宫中的御厨擅长做的是北方月饼,南方的也不是做不出来,就是有些不太地道。

  静怡一边回想,一边列单子,蛋黄的必须有,她的最爱。然后是酥肉的,这个尝个鲜,哦,五仁的是经典,这个不能少。其实静怡觉得,五仁月饼还是挺好吃的,前提是五仁的馅料足,是真真正正的五仁,而不是用青红丝来代替的五仁。

  “拿去让御膳房准备,一样先准备个五十斤。”静怡吩咐了小唱去办这差事:“每一样馅料用不同的模子,做好之后先一样送过来一个,我先尝尝味道如何。”

  小唱忙应了,拿着单子去找大厨商量。

  不得不说,大厨就是大厨,静怡随随便便写的名字,人家经过研究,做出来的月饼那叫一个好吃,就连静怡开玩笑一样写出来的酥肉的,居然也是满口肉香,吃的人十分满足。

  胤禛亲自写了几十张合家团圆一类的祝福语,让人将月饼给包好了赏赐下去。胤禛看重的,像是怡亲王,那就是一种口味的来两斤。胤禛不看重的,想起来了就给,想不起来了就不给。

  十来种月饼,总共五百多斤,最后差不多就是被分完了。

  过完中秋,静怡原本以为,该准备过颁金节了。这个属于满人的盛大节日,哪怕皇后过世了,都不影响的。但她这边还没想要组织什么活动,那边胤禛就脸色复杂的过来了。

  静怡还有些疑惑:“你这是怎么了?朝堂上的事儿有困难了?还是哪儿出什么事情来?”

  “郑家庄那边来信儿了。”胤禛说道,静怡一时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废太子胤礽,是被圈禁在郑家庄的,那庄子还是胤禛当年建工盖起来的。

  “是二哥出了什么事情?”静怡犹豫了一下问道,胤禛点头:“二哥病重,太医说,怕是熬不过去了,弘皙代写的折子,说是二哥想见见我。”

  这事儿静怡不好随便给建议,万一胤禛自己想见呢?

  “朕打算去看看。”过了一会儿,胤禛果然这样说道,静怡点头:“好,要我帮你准备什么吗?”

  “不用,朕明儿一早去,晚上就能回来了。”胤禛沉吟了一下说道:“你先做好准备,怕是二哥,这次估计是真的……”

  静怡点头,虽说胤禛说不用准备什么,但静怡还是给收拾了两身衣服让苏培盛带着。胤禛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带了胤祉,胤裪和胤祥三个人。

  静怡是不知道胤礽和胤禛说了些什么的,但胤禛从郑家庄回来,脸色是有些不太好看的,然后,就隔了一个晚上,郑家庄那边,就传出了胤礽过世的消息。

  胤禛叹了一天的气,最后下旨,让胤礽以和硕亲王的例下葬,丧事之后,追封胤礽为和硕理亲王。

  理亲王过世不到一个月,宫中宜太妃病重,静怡不得不再次赶回宫中,幸好,这也快十月了,倒是不用纠结丧事办完之后还用不用再会圆明园了。

  一年办了三次丧事,这到了新年,也就不能大肆庆祝了。雍正五年的新年,很低调很平淡的,就这么过去了。

  过了年,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河南巡抚、山东巡抚等人先后奏报黄河水清,清澈见底,这可是几十年都没有的事情,黄河水那是出了名的浑浊。有一句老话,一斤黄河水半斤是黄沙。所以,眼下这种情况,不约而同的被人说成了是吉兆。

  胤禛往日里虽然理智,可遇见这种事儿,还是兴奋的很,连着和静怡唠叨了好几天,一会儿感叹从未听说黄河还有水清见底的时候,一会儿又说,这定是上天赐福,定是赞同他往日里的政令的。

  静怡也只管跟着点头,她的反应半点儿不影响胤禛发挥。

  然而,到了三月,胤禛就不得不停止这种自我吹嘘了,因为广州发生了抢米案。若只是普通百姓参与的话,那顶多算是有民乱,官府出面镇压了就行,可参与的人还有驻防士兵,这情况就有些严重了。

  广州巡抚自己不敢擅自断定,忙上了折子,胤禛也觉得事情非同小可,官兵参与一方面是说明情况严重,另一方面也是说明兵丁监管不力。

  于是,元寿回来不到两个月,就又被胤禛给塞到钦差队伍里面,跟着兵部侍郎一起去调查这事儿了。

  大约是因为正好出现吉兆的时候发生了这种事情,胤禛觉得有些打脸,接下来就再不提吉兆的事情了。甚至,在山东巡抚上了折子说发现了一只白色的乌龟,这个是吉兆的时候,胤禛就下旨狠狠的斥责了山东巡抚一顿。

  说的也非常直白——朕给你们俸禄是让你们找吉兆的吗?拿钱干事儿,给朕干点儿事实!不要天天就想着走捷径,就算你真找到了吉兆,朕也不会认的!

  瞬间,那找到吉兆的折子就清空了,胤禛案头的折子山,也少了一层。

  每提起这事儿静怡就忍不住憋笑,总觉得胤禛是被老天爷给耍了一次。不过,老天爷这一招倒是用的挺好的,好好一励精图治的皇帝,不说看政绩如何,居然要看吉兆,这简直就是当昏君的前兆好吗?

  也幸好胤禛反应的快,将这股歪风给掐了,要不然,日后说不定还会有白色的天鹅啊,白色的猫狗啊,乱七八糟什么都能当吉兆了。

  记得这古代,好像还有因为找到了吉兆就被赐官的人?胤禛要也来这么一手,静怡就觉得,雍正皇帝在自己心里的印象,是要轰隆一下的了。

  时间不紧不慢的过了五月,按照往年习惯,该是去圆明园避暑了。静怡都准备吩咐人收拾行李了,却是一直没听胤禛说启程的事儿,眼看天气越发的热,静怡就打算找胤禛问问。

  不过,没等她换好衣服出门,小唱就进来了:“娘娘,针线房的人过来了。”

  静怡微微皱眉:“针线房?我没让人做衣服啊,夏季的衣服,不也已经早早吩咐下去了吗?”

  “不是给宫人做衣服的,是造办处针线房。”小唱又说道,内务府所有的作坊都是分两部分的,一部分是造办处负责,就只专门给主子,包括胤禛还有后宫的娘娘阿哥格格们做衣服的,一部分是宫中管事嬷嬷负责,只给宫女太监们做衣服。

  这来的是造办处的人,那显然就是给静怡做衣服了。

  静怡还是有些疑惑:“我并未说要做衣服啊。”

  “造办处说是皇上的意思。”小唱笑着说道:“皇上惦记娘娘,大约是想给娘娘做几身好看的衣服,等过几天去圆明园的时候穿吧。”

  静怡想想,挺有道理的。胤禛内心里其实是住着一个设计师的灵魂的,去年不还亲自画样子,让造办处给她打造了他亲自设计的首饰吗?

  还有他自己用的,以及静怡用的茶杯碗碟什么的,胤禛也是亲手画过图样的。

  “让她们进来吧。”静怡点头应了,小唱出去掀帘子,几个嬷嬷拿着尺子绳子就进来行礼了。静怡也不多问,伸开胳膊任由她们量体。不过这次倒是特别精细,不过是量了身体,连脑袋都给量了一下。

  静怡又有些疑惑了,难道不是做夏装,是要做冬装,还带个帽子吗?

  “你们这准备的是冬装?”静怡问道,为首的嬷嬷忙笑道:“回娘娘的话,不是冬装,是朝冠。”

  静怡皱了皱眉,朝冠?她的朝冠不是好好的吗?每年也就戴那么两三次,每次丫鬟们都会仔细保存,应该还不用换新的吧?再说了,这朝冠可不是光一个帽子的,上面还有东珠,宝石,珍珠以及金饰,价值昂贵,换一个得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