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唐诗圣_24(1 / 2)





  “原来是高兄这位高人,难怪做得如此好诗。”

  高适年轻时曾经北游燕赵,欲投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厕身行伍,报效国家,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边塞诗,此时已经颇有诗名,只是李白晋身玄宗之前的时候,高适暂时官场失意,来到宋中定居。

  因此高适和李白虽然彼此听过对方的诗作,却没有见过面,这次在梁园还是第一次会面。

  “子美,太白兄,你们此番来梁园是访古?还是寻怪?”高适意有所指地问。

  杜甫笑道:“你猜得没错,我们来这次,确实是听说了吹台的一件怪事。”

  说到这吹台,它存在的年头可比这梁园的主人还要久远,早在春秋时期,卫国浚仪就在此建造高台,当时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琴师叫做师旷,常常在高台面对蓬池演奏乐曲,因此这座原本默默无名的高台就被命名为吹台。

  魏国的梁惠王曾经修缮吹台,但秦将王贲因为久攻魏国不下,就采用了决堤用洪水冲毁城池的兵法,繁华的大梁城毁于一旦,连吹台也被大水冲倒。

  直到刘邦建汉,首封彭越为梁王,到了文帝的儿子刘武成为梁王之后,他在为自己大肆修建宫室苑囿的同时,将吹台重新修建,一时间成为文人云集的梁园最为美丽的风景,在很多汉赋散文中留下了对它的赞美。

  “听说吹台最近夜晚总有奏乐声传来,可有此事?”李白问道。

  高适点了点头:“我秉烛夜游此地的时候,偶尔确实有耳闻乐声,似乎自风中隐约而来,但是走近去看时,却什么也听不见了。”

  杜蘅问道:“我听说伴随着乐声还有凤凰翩翩起舞,这是真的吗?”

  “这个我倒是无缘得见,凤凰登临高台乃是非常祥瑞的征兆,当今国家兴盛,也许应合了国运?”高适叹道,“可惜我还是梁园一介书生,早已不问世事多年,这样吧,我请几位喝一喝睢阳城最烈的酒壮胆,到了夜间再来这里寻访异象如何?”

  李白听说有好酒招待,欣然愿往。

  几人酒饱饭足之后,等到夜深人静之时,才提着灯笼朝梁园遗址走去。

  睢阳城虽然非常热闹,但城外的梁园旧址一带却颇为荒凉,此时白茅连着秋草,在月光下如同覆盖了一地银霜。

  黑暗中蓬池上有几只黑色的水鸟扑棱着翅膀飞起,在半空中发出拖着长长调子的怪声,让古吹台在夜色中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你们听,是不是有乐声传来?”杜蘅突然停下脚步,询问大家。

  众人屏气凝神听去,果然在那呼啸而过的风声里夹杂着拨弦乐器的弹奏声,乐声古雅,仿佛有位君子在高台上迎风奏乐。

  “是琴声?还是别的什么?”杜甫问道。

  “听不清,我们且登台看个究竟。”李白提议。

  高适也是个胆大富有好奇心的人,他赞同道:“那我就略尽地主之谊,带诸位登台欣赏梁园夜景。”

  高台上风越发急急掠过,俯瞰脚下蓬池和附近的山林,只觉得苍茫一片,虽然看不到曾经的繁华景象,却又一种亘古的寂寥。

  然而台上空无一人,那乐声还在缓缓流淌,却不知道何人奏响,又从什么地方发出声音?

  随着琴音渐入佳境,半空中传来凤鸣之声,一双凤凰从天而降,围绕着吹台翩翩起舞,仿佛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