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唐诗圣_52(1 / 2)





  那天下山便晚了,因此就在一山脚下住宿了一宿。高适说家中备上了美酒,于是几人又返回了睢阳城。

  回到睢阳,不料高适家却有一个小少年正在等着,这小少年长得跟杜甫有几分相似,脸蛋圆圆的,看起来还未脱孩子气,十分清秀可爱。

  杜甫看到这小少年在门口等着,连忙翻身下马说道:“阿丰,你怎么在这里?”

  被唤作阿丰的少年揉了揉眼睛,说道:“阿兄,你总算回来了,我给你带了一封家书。”

  原来这名少年便是杜甫的三弟杜丰,今年只有十一岁。杜甫先前传的家信,说自己去梁园遇到了高适云云,杜丰恰好经过此地,便寻到了对方家中。

  杜甫慈爱地摸了摸杜丰的脑袋,问道:“你特地跑到这里来,可是家中出了什么事?”

  杜丰乖巧地点了点头:“阿兄的外祖母病重,那边盼你早日回去。”

  杜甫的父亲娶了两任妻子,杜甫是第一任妻子的唯一孩子,下面的四个兄弟、一个妹妹都是继室生的。

  不过杜甫和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虽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感情和亲兄弟一样好,杜甫作为大哥平时在诗歌里也经常提到他们,留下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思念兄弟的名句。

  听说自己的外祖母病重,杜甫也没有了在外游玩的心思,马上准备向高适道别。

  高适说道:“那就吃了便饭再走吧。”

  吃饭的时候毕胜突然对杜甫开口说:“先前我随你前去,就说了等你回去洛阳,要将我带去见见你的外祖母,这话还算数吗?”

  “当然算数。”杜甫点了点头说,“我肯定是要将你带回去的,说不定外祖母见到你还很高兴。”

  毕胜点了点头,就独自走出去了,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

  高适对杜甫说:“你回去的路途上要注意安全,不要为了急于赶路搞到车马疲惫,要是生了病可就不美了。”

  “多谢达夫兄关心,我心里有数。”杜甫回答。

  李白将杯中酒饮尽了,豪迈地说道:“既然高兄不放心,那不如我陪杜甫回趟洛阳吧,反正我在外面,总归走到哪儿都是一样的。”

  杜甫面露喜色,不过嘴上还是推脱:“如此,岂非太麻烦太白兄了?”

  李白拍了拍杜甫的背说道:“你我之间说什么麻烦。”

  杜丰正在吃饭,听到他们之间的动静,突然抬起头来说:“这位就是李太白吧?我在家的时候可没少听阿兄夸赞过你的诗句,清新如庾开府,俊逸似鲍参军呢。”

  杜甫猛然被弟弟揭了老底,脸色一红,略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李白倒是非常淡定,朗声大笑道:“原来子美对我的诗歌评价这么高?那我就笑纳了。”

  临行前,高适又给他们塞了一些盘缠和干粮,将他们送到城外。

  虽然说了不要旅途劳累,不过心系外祖母的杜甫还是加快了脚程,比杜丰来时更快地进了洛阳城。

  进城后,杜丰陪他们来到宅院门口,就和杜甫告别了,因为那并不是他的母家,他暂时去探视添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