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唐诗圣_61(2 / 2)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开始便是本文的最后一个单元《孟渚泽》

  第58章 孟渚泽 一

  孟渚泽,又作孟诸、望诸、盟诸、明都,是古代九泽之首,《尚书﹒禹贡》中记载:“导菏泽,被孟猪。”早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孟渚泽就已经存在了,大禹将菏泽的洪水疏导出来,又加固了孟渚泽的堤坝。

  上古时期的孟渚泽非常开阔,湖水中洲渚星罗棋布,非常恢弘。到了唐代的时候,经过历朝历代的泥沙淤积,湖面虽然已经不复当初的规模,但当杜蘅一行人来到它面前的时候,还是感受到了水天一色的辽远。

  不过季节已经是深冬了,孟渚泽岸边的草木早已凋零、枯黄,短短的一层枯草上覆盖着薄冰和白色的雪,看过去整个湖岸便是一片苍茫的冰雪大地。

  这次孟渚泽只行只租了三匹马,李白和杜甫一人一骑,剩下的杜蘅和卿平共骑一匹——杜蘅原本打算变作原形下到雪地里蹦跶的,但地上积雪虽然不厚,只没到小腿肚,但寒意彻骨,杜蘅没蹦跶几下就觉得自己四肢都要冻瘸了,赶紧乖乖爬回马背。

  说是要去孟渚泽寻找凤凰,但到底有没有这种传说中的生物,谁也说不准,也不知道偌大的一大片水域周围,要如何去找寻,所以李白他们暂定的目标就是绕湖走上一圈。

  不得不说,诗人们的行程安排,就是浪漫而随性。

  孟渚泽旁边不是每天都能找到歇脚的村落的,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眼看暮色沉沉,四处光线越发晦暗,李白他们也只好在风雪中找了一处避风的地方,露天扎营歇息。

  这夜刚好北方怒号,四周滴水成冰,简陋的帐篷自然无法御寒,等雪停了之后,李白干脆把冻得瑟瑟发抖的马匹赶到帐篷里,自己在外面升起了篝火。

  熊熊的篝火在夜里既能驱散荒野上游荡的野兽,也能驱走寒冷,刚下完大雪的夜空一片清澄,犹如上好的玄玉覆盖在头顶,而那漫天星斗分外明亮,就如同洒落玉盘的珍珠。

  两个诗人烤着火,喝着烈酒,一边欣赏着璀璨的星海,一边畅谈古今天下之事,不知不觉就说得豪情澎湃。

  “听说这孟渚泽是有虞氏的发源之地,自夏以来便是龙兴之地。”

  “宋玉对楚王问说道,‘鲲鱼发昆仑之墟,暴髻碣石,暮宿于孟渚’,鲲鱼便是鲲鹏,君不闻老庄《逍遥游》写‘“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可见古时孟渚泽有多大,竟然连鲲鹏都能容纳。”

  “那夸父逐日的故事不也写道,‘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我总怀疑这大泽便是孟渚泽,言其大也。“

  “兄所言极有道理,不如我们想想《山海经》里记载的大泽周围有什么神兽存在,说不定能寻访到一些?”

  杜蘅在旁边听着李白和杜甫两人越聊越天马行空,心里默默想道,别说寻访神兽了,这冰天雪地的,沿途连动物都没见过一两只,只有晚上偶尔有饿得瘦骨嶙峋的野狼眼冒绿光从他们身边路过,都被卿平瞬间散发出来的剑气吓得夹着尾巴逃走了。

  这么想着,杜蘅就想要起身四处走动一下,他没有诗人那样高谈阔论、引经据典的雅兴,倒是起了玩心,想要去湖畔堆几个雪人。

  杜蘅走到湖畔蹲下来的时候,卿平就站在不远处注意着他的安危,让杜蘅非常有安全感,一时间灵感爆棚,便在雪地上堆了好几个惟妙惟肖的小雪人。

  其中一个是手里拿着酒杯的李白,腰间悬挂着的青萍剑,杜蘅用一支万年青权当代表,杜甫雪人手里牵着一根枯黄的草叶,草叶另外一端连着一头驴子模样的小马驹,正甩着尾巴昂着头。

  卿平看着有趣,便折返回去叫李白和杜甫二人一起欣赏杜蘅的“佳作”——没料想这也激发了两位诗人的童心,也纷纷拿雪开始堆起了雪人。

  堆完雪人之后,几位更是玩得疯了,直接从地上捞起雪球,玩起了打雪仗,连卿平这样看起来高冷的人,后来头发上、眉上都沾了丢雪球留下的雪屑。

  杜蘅正要蹲下去再捞一团雪,就看到雪堆里突然抖动了两下,一个圆滚滚、毛茸茸的“雪球”从雪地里滚了出去。

  那个“雪球”在地上滚了几圈,露出了四肢,开始蹦跶起来——原来是一只浑身雪白的雪兔。

  杜蘅一开始只觉得那只雪兔是在雪层下休憩,被他们打雪仗惊扰了睡眠,没想到雪兔蹦跶了几步,发现后面的人没有任何动作,又停了下来,往回蹦了几步,一双红宝石般的眼睛眼巴巴地看着杜蘅等人,许久后再扭头重新蹦跶了几步,回头看向他们。

  “这只兔子是在示意我们跟上去?”杜甫不可思议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