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佬爹今天也在垒坟头第42节(2 / 2)


  在听完了安父给出的方案后,余族长心里涌起万千思绪,但最终他还是凭借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硬生生的绷住了。

  “这个可以, 但具体需要多少次, 我还得跟我的弟弟们商量一下。”余族长戴上了痛苦面具,语气沉痛答应了下来。

  安父表示理解, 并在之后就跟他们一起去了南山村。

  这黄历上,宜出殡和安葬的日子确实不算特别多, 但只要不是忌出殡和安葬以及完事不宜的,那就太多了。

  不过,这日子既然已经将就了,那么在时辰方面就要讲究一些了。

  也因此,等安父跟着余家人再度来到了南山村时, 并不急于去老爷子的坟前求庇佑, 而是让余家人准备要用到的东西,次日一大清早再上山。

  安排这些倒是不难,毕竟安父只是动动嘴, 做事的都是别人。甚至因为已经有过两次经验了,连余家人准备起祭祀用的祭品果子都特别顺手, 即便自家还缺了啥,临时去村里别家购买也容易。

  这个专指家禽一类,因为供给祖先的祭品是有讲究的,最好是当年的小公鸡,但也不能太小了,刚长成不久的品相最好。

  当然,这并不是硬性的规定,供不起整鸡的人家多得是,自然不会这般讲究。

  但余家是不同的,说白了,别家祭祀祖先就图个心理安慰,搞不好家里的倒霉孩子还盼着祖先吃完了就可以轮到自己吃了,祭祖的日子往往是小孩子盼着开荤大吃一顿的好日子,才不管什么诚意不诚意的。

  搁在余家身上……

  日子已经不挑了,旁的不得能多讲究就多讲究吗?

  总之,余家人折腾去了。

  安父就舒服多了,虽说他并不是头一次来到南山村了,但其实前两次都没怎么好好逛过。第一次是为了余老爷子的丧事来的,再缺心眼的人都不会在这种时候跑去瞎逛。第二次倒是没啥,可因为来去匆匆,他也没这个闲工夫。

  今个儿就到了,因为是上午从昌平镇出发的,赶到南山村后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之后他就闲了下来。

  于是,闲来无事的安父就出去溜达了。

  南山村挺大的,除了人多之外,田产也不少,关键是人家这个位置选的好,前有河后有山,且这山也不算高,这些年来被归整得极好,不少地方都开辟成了梯田。哪怕不好种地的地儿,也种满了各种果树,此时正值秋末,不少树上都是硕果累累。

  不过,安父也没真往山上去,主要是犯不着费这个劲儿,哪怕想吃果子好了,南山村家家户户屋前屋后都有果树,他想要啥都可以。

  溜达了一圈后,安父还真就有意外的收获。

  有人认出了他来。

  原本,因为前头两趟来南山村,安父本来就不算什么生面孔,但除开余家之外的村民并不知道他的真实情况,还以为就是个平凡无奇的风水先生。可正巧,前几日南山村有个姑娘出嫁了,这天刚好是回门日,那新姑爷是昌平镇人士,就这样认出了安父是镇上小有名气的……坑钱王。

  这个“坑钱王”并不是指坑人家钱财的意思,而是单纯的指代坑了姓钱的人。

  姓钱的……懂得都懂。

  新姑爷就好笑的将镇上的一些传言告诉了老丈人。值得一提的是,他听得消息虽然多,但其实本人并不是那么相信,只道是有钱人里头也有傻子,别人说啥就是啥,毕竟像风水先生、算命先生这些搞玄学的人士,兴许里头真有那么一两个能耐的,但绝大多数不都是单纯靠一张嘴忽悠人的吗?

  可他老丈人听完后却是陷入了沉思。

  县城里的有钱人如何如何的犯傻气,他们远在南山村的村民肯定是不清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余家人才不傻。

  上到已故的余老爷子,中到余家那兄弟八人,下到余耀宗为首的小辈们……

  你可以说他们精明过人到不像泥腿子,还能说他们下血本让孩子们念书根本就不是为了明事理而是想要出人头地改换门庭,你甚至还能说他们满肚子的算计等等,但唯独不能说余家人傻。

  这余家人要是傻,他们这些不得是猪投的胎???

  心下另有想法的村民们,凑在一起讨论了起来,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个风水先生恐怕真有点儿东西。

  不过,安父这一行确实受众面比较狭窄,多数人又不可能像余家人这么精于算计。哪怕意识到安父是个有真本事的,可自家又没死人,找他干啥呢?顶多也就是把这事儿暗暗记在心上,想着以后要是能用到,再去找他。

  为此,那家人还特地跟新姑爷打听了安父的住址,不过新姑爷也不太清楚,只大概的知道在南街那一块,但面对老丈人的发问,他还是表示回头帮着打听打听,应该是不难的。

  安父还不知道他这么随便一晃悠,就给自己晃悠出了一个……哦不,应该是一群潜在客户。

  如今啊,万事俱备只欠死人。

  **

  两天之后,安父回到了昌平镇。

  看到了久违的宝贝闺女,安父心情相当得美妙,当然这也不光是因为看到闺女的缘故,更重要的还是他兜里的那些钱。

  安父告诉女儿,他这一次是真的干了一票大买卖。

  “我卖给他们二十四次服务,给了个套餐优惠价,一共是六百两银子!咋样?你爹我棒不棒?”

  六百两银子二十四次?

  饶是安卉的数学老师死得早,她也觉得这个价格不太对吧?这单次的价格都二十五两了,明明之前余耀宗过来时,跟她爹谈的价格是十六两银子吧?

  所以,是什么让单次十六两银子的庇佑,转头就变成了二十五两的……优惠价?

  “你管漫天要价叫套餐优惠价?”安卉目瞪口呆,她是想夸她爹非常棒的,但事实上她更想说她爹太缺德。

  安父朝天翻了个大白眼:“这当然是优惠价啊!你别看第二次还算便宜,那第三次呢?第四次呢?我就算不至于每次都翻倍,加一些总是要的吧?他们一口气要了二十四次呢!你算算,要是每次加个十两八两的,到了二十四次,不得翻倍到几百上千两?那也太坑人了。”

  “……你也知道坑人呢?”安卉继续保持目瞪口呆的表情,“他们为啥买那么多次?这玩意儿怎么分配的?”

  “我没仔细听他们是怎么商量的,大概好像就是说,头一次的不去算了,然后每家拿出七十五两银子,八房正好六百两银子。所以也没打算动用族里的钱了,余耀宗那个也继续求,他自愿往后挪,但要求在三年后乡试开始之前,必须轮到他,他那几个叔伯也都答应了。”

  三年呢!

  搞快点儿说不定二十四次都能轮到呢,所以提前给余耀宗留一次又算得了什么呢?都是当长辈的,不得对小辈好一点儿?他们连先前八两银子求中秀才都懒得计较了,横竖现在算下来,每一房都能得到三次庇佑,确实没必要为了这么一桩事儿闹得全族不安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