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不当天道之子许多年第3节(2 / 2)


  商长庚自幼便表现出来了极高的天赋,文韬武略不在话下,一岁知礼,三岁可与秀才对辩,十岁可同金吾卫过招,及至十五岁名满天下,得封太子之位。

  若不是皇家无需下场科考,想来便是三元及第,于其而言也不过是手到擒来易如反掌之事。

  在成为世界意识所钦选的天道之子后,他便因为自己独特的身份,得到了一项可堪大用的能力。

  “天道之子仅有一人,从孤被选中的那一刻起,此世便不会再出现别的天道之子;但是,拥有天道之子资质的人却可以有很多。”

  “文人吐纳文气,武将凝练武气,有被世界所钟意的资质的文士与武将向孤效忠,便可得孤点化,将文武之气从虚化实,以作诸用。”

  “恰有这天外来客抛下的【天命之匣】,可探一人资质强弱有无。是以便邀诸君皆来一试,以图我界未来!”

  太子现下能够在朝堂上这般说,自然是已经同帝王商议过的。

  南国如今的皇帝、太子与商长殷的父亲是一位贤明的君王,在昨夜听闻了太子的上奏之后,并无任何猜疑,当下便决定全权放手,交由自己的嫡长子施为。

  “若是长庚有需,朕也可立即择最近的吉日禅位于你。”帝王说。

  这个倒是大可不必。皇帝必须留在京城处理国家诸事,轻易不得离开,以太子的身份,商长庚认为能够去做的事情更多一些。

  更何况,虽然并非是世界所钟意的天道之子,但是身为一国的皇帝,其命格与萦绕在身上的龙气也不可小觑。由父皇镇守京城,自己去为了那并不遥远的某一日,来自于其他世界的侵略做准备,太子认为这是非常合适的安排和选择。

  是以方有今日朝堂上这一出。

  毕竟,要所谓命格和强运,自然是这些已经入主朝堂、登峰造极的文臣武将们要远胜出常人许多,更可能拥有成为天道之子的资质。且他们为官多年,安排指挥起来,也远比寻新人磨合要容易许多,很适合成为第一批被赋予使用文武之气资格的人。

  至于之后,等到能够复刻出这【天命之匣】,太子计划着便可以大量制造,然后分发到各州县,将天下有能力之人尽数收纳调用——便如朝廷如今以文武科举所做的那样。

  “诸位。”太子道,“请。”

  这是要当朝验证的意思了。

  一众文臣武将面面相觑,最后只听丞相笑了一声:“既如此,便由老夫来先为诸君试上一试!”

  丞相今年花甲之龄,若论一生的经历,倒也算是传奇。幼年失怙,由孤母拉扯着长大,少时以替他人抄书来维生求学。

  及长些,高中榜眼,只好巧不巧那一年卷入了舞弊案,虽是清白的,只那一届诸举子,皆不录用,如此又沉寂荒废了数年。

  后来跌跌撞撞入了官场,却遇到了种种事情,也曾一路被流放至岭南。好在一路走来,最终官至丞相之位,也算是给这颠沛流离的一生,一个还算不错的收尾和结局。

  有他带头,一应朝臣们也都上前去到那匣子前测试,逐渐倒也发觉了些规律。

  所谓“天命之子”,偏向于选择年轻人,有资质者年龄最大的也刚而立之年。

  而除去年龄一项外,其余标准倒是符合预期。越是天资卓绝、文识武艺优异者,越是有可能有天道之子的资质。

  待得满朝文武尽数走了一遭后,发现三四十人里,有资格的居然也不过三人。两文一武,皆是惊才绝艳之辈。

  有人忽而提议道:“不若几位殿下也试上一试?”

  毕竟能够托生在帝王家,原本就已经是一种气运极强的表现了。

  而且七皇子当年可是伴随着祥瑞而生的,又是太子殿下同父同母的兄弟。尽管这些年的确表现荒唐,但是看着商长殷从小长大,他们也必须承认这位七皇子殿下确为聪颖之辈,只可惜聪明和心思全都用在了错误的地方……

  商长殷一听,脸都苦了下来。

  只是不比他,其他几位皇子却是跃跃欲试。

  这可是为世界所钟爱、被上苍所选择的天道之子。

  若是他们有了这资格,是否能够同太子相争一二?

  没有哪位皇子真的对那个位置毫不心动,若是有可能,谁都想争上一争。

  哦,商长殷除外。

  于是,几位年龄已经到了、有资格上朝议事的皇子们便按照序齿,一一上前。

  或许皇家血脉确实受天道垂怜,几位皇子有一个算一个,虽然资质有强有弱,但居然都顺利的通过了匣子的检测,得到了资格。

  只除了一个人。

  “看我做什么?”商长殷挑高了眉。

  他是唯一一个匣子没有给出任何反应的皇子。

  一时之间,形形色色的目光落在商长殷的身上,惋惜有之,嘲讽有之,失望有之,幸灾乐祸有之。

  太子皱了眉。

  他难得失了礼数,不管不顾的走了过来,一把握住了商长殷的手腕。有某种力量——或者说,是【权能】,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笼罩住了商长殷。

  他先前也是这样,以权能笼罩住那些被选中者,助他们开启文武之气。而眼下,无疑是太子殿下想要徇私枉公这么一回,强行也赋予自己的幼弟这样的资格。

  这种尝试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没关系,大兄。”商长殷主动把自己的手抽了回来,“我并不在意这些。”

  “你知道的,我对这些都无意啦。若是现在没有我的什么事,那我就先离开咯?”

  他这话听上去可当真是只有那等不在意天下兴亡、民生疾苦的纨绔才能说出来的话。

  太子长久的注视着他,最后叹了一口气。

  “也罢。”他说,“小七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便好,一切自有孤来处理。”

  商长殷得了允许,便高高兴兴的要离开。

  殿内朝臣,或许还要加上商长殷的那些兄弟们,他们看着商长殷的目光渐渐变了,以不屑和鄙夷居多。不少人心里都在想,七皇子真是白瞎了这通身的气质与一副好皮囊,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