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7节(1 / 2)





  殊不知,今天顾承安忙到压根没吃晚饭。

  狼吞虎咽吃了几口菜下饭,又干了一碗骨头汤,最?后啃完两个大骨,顾承安胃里才?舒服起来?。

  “你去歇着,我洗了碗就来?。”

  苏茵慢悠悠走?到卧室门口,又探头往厨房望去,见着他忙碌的身影笑了笑,径直往里走?去。

  “最?近特别忙吧?”

  苏茵躺在床上,见男人进屋后主动掀开旁边的被子,给他腾地方。

  顾承安顺势躺到她身边,满脸的疲倦,一看就是累极了。

  苏茵有些心疼地看着身旁的男人,抬手到他太阳穴位置,轻柔地打旋转着圈,温柔的力道为男人舒缓精神,渐渐放松。

  “不然别那么拼命了,咱们小富即安。”苏茵看他一脸疲惫,忍不住劝道。

  可她也知道,顾承安骨子里就是有拼劲的,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谁都无法改变。

  连轴转的日子着实熬人,顾承安缓了缓,铁打的身体也困倦起来?,闻言笑了笑:“我还要?给你们娘俩买车买房呢,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就想好了,一定?要?上你过好日子,一直过好日子。”

  苏茵默默看着她,盈盈如水的杏眼氤氲着雾气,轻轻将头靠了过去:“也得?注意身体。”

  “知道。”顾承安抬手贴了贴她的脸颊,“快睡,明?天一早我送你去火车站。”

  =

  第?二日,天边泛出鱼肚白之际,苏茵正由?顾承安送到了京市火车站。男人手里拎着箱子,一路护着苏茵到了站台。

  “在车上小心些,多注意安全,有什么不舒服的就找同事或者列车员帮忙,到了那边记得?给家里打个电话?,有时间最?后天天打一个。”

  顾承安念叨一大串,苏茵听在耳朵里,又觉得?他太夸张:“我知道的,我可不是三岁小孩儿,你放心。”

  “我这走?不开,不然我就…”

  “哪里至于跟着去!”苏茵嗔他一眼,说出去自己在报社都不好意思,出差还带家属?容易被打趣一年。

  两名?同事找了过来?,看着苏茵的丈夫来?送行,果然打趣一句,还是小年轻感情好。

  顾承安将人送上了卧铺,又给苏茵,顺便帮她两位同事打了热水回来?,这才?离开。

  苏茵坐在下铺靠窗的位置,试图在人群中?捕捉顾承安的身影,可来?来?往往,人头攒动,谈何容易…

  咚咚咚。

  车窗突然被敲响,苏茵惊喜地看见站在窗外站台上的男人,冲他挥挥手,这会儿车厢里都是人,她也不好意思说些什么,只能用眼神告诉他,自己会想他的。

  伴着一阵鸣笛声,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出发了。

  因为是出差,京市日报给三位职工买的卧铺票,像这种单位工厂都有门路买到珍贵的卧铺票。

  列车员一一检查了所有乘客的介绍信,这才?转身离开,苏茵看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树木,有些对接下来?为期一星期的交流学习的憧憬,也有不少对家人爱人的不舍。

  苏茵睡在下铺,她怀孕后身子不便爬楼,丘丽丽在她上铺,对面是在下铺的蒋川和上铺一位国营厂的采购办主任,听说是去沪市采购零件的。

  为期一天一夜的车程过得?倒是快,苏茵空闲时间和两个同事说说话?就到了。

  下了火车,在报社干了快十年的丘丽丽便看见了熟人,津市日报的记者。

  她热情同人打了招呼,又简单介绍一番,四人便一块儿往招待所去。

  沪市日报报社附近有一招待所,最?近两天住进不少来?自天南海北的记者,苏茵一路跟在两位前辈身后,只在出示证件和介绍信以及身份证明?时露了脸。

  “小苏,你和丘姐挨着,我住你们斜对面,有事招呼一声就是。”

  “好,蒋哥,丘姐,那我先回房放行李。”

  报社旁边的招待所条件不错,苏茵四处看看,房间干净整洁,面积宽敞,将行李藤箱放到窗边的桌子上,稍稍收拾了一下便下楼花钱用招待所的电话?打了电话?到家里,报平安,这才?跟着前辈出门了。

  三人与其他报业的同行一同前往沪市日报报社报道,领了一张接下来?几天参加交流学习大会的证件证明?,一张纸牌证明?上拴着绳子,正好能挂在脖子上。

  上头写着,京市日报记者,苏茵。

  来?到沪市,一行人三三两两成?群,张罗着去吃点?好吃的。交流学习大会是明?天开始,今天将是最?轻松的时刻。

  沪市生煎包出名?,几人便寻了家私营饭店坐下,点?了三笼生煎包和四碗牛肉汤。

  苏茵原本因为怀孕闻不了包子味,一闻就难受想吐,这会儿正犹豫要?不要?找个借口先回去,却见到生煎包被端上来?,散发着更有香酥味道的香气,竟然没令她难受。

  生煎包白白胖胖,只有底部被煎得?微黄,一口咬下去,里头的肉汁溅出,肉香四溢,而底部的包子皮焦香酥脆,正好缓了那口肉味儿,奇异地没让苏茵反胃。

  她一口气吃了四个,又喝着牛肉汤,竟然觉得?胃口不错。

  只可惜顾承安没来?,不然真想让他尝尝,是不同以往吃过的包子的味道。

  为期一个星期的全国报业交流学习大学在第?二日上午九点?准时开始。

  苏茵第?一次坐在这样的场合,看着各位业界大拿悉数登场。

  有当年参与过抗战的战地记者,后来?任职南方某报主编,有专门采访国家政要?,活动于国家大事时的记者,也有华国成?立,参与了拍摄采访报道的记者…

  苏茵拿着笔记本在下头认真听着,时不时记笔记,仿佛跟随一位位记者,踏足了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见证了一项项新闻业的大事。

  三天过去,大会进程过半。苏茵同丘丽丽已?经熟识起来?,得?知她闺女也怀孕了,苏茵打听两句,听她说着头头是道的经验,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