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9节(1 / 2)





  苏建强好歹在国外待过多年,对外国玩意儿接受良好:“好,星星还想着外公呢,真?乖。”

  又抬头问闺女:“报名报好了??”

  “报好了?,等着九月开学就是。”苏茵将袋子接过,“爸,这个热一下更好吃。”

  见妈妈去热炸鸡,星星踮踮脚,冲外公招手,见外公弯腰过来便压低声音道:“外公,你要是要给我吃一块,记得悄悄给我,妈妈不让我吃。”

  “妈妈是让你不能一天吃太多这个,油得很。”

  “我吃得不多的。”星星摸摸圆鼓鼓的肚子,坚决否认。

  苏茵将原味鸡热好回来,看着闺女那?飘忽的眼神就明白她的小九九。

  “你刚刚在店里吃了?好几块,不能再吃了?。”

  星星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乖巧回答:“我不吃啦~”

  说话的功夫却?是扭头朝外公看一眼。疯狂使眼色。

  苏建强心领神会,吃了?两块炸鸡便放下:“我尝了?尝味道不错,剩下的我不吃了?,我一把年纪的不爱这种。”

  星星立马激动起来,看看外公又看看妈妈:“外公,不能浪费哦,不然我帮你把剩下的吃了?吧。”

  苏茵:“…”

  小花样还不少?。

  ——

  孩子报名上学的事搞定?,苏茵回到?报社冲杨友卉道了?谢。

  “不过你们也是厉害,为?了?读个书竟然还去买房落户了?。”杨友卉是想都不敢想,自己买房多吃亏啊。

  苏茵想着以后京市房价的发展速度,暗示她:“你们家现在情况如何?其实可以攒劲买一套,孩子读书方便,房子以后兴许还能涨价。”

  “买房太贵了?!”

  “我们买房的时候,那?人?说了?可以先付一部分?,剩下的找银行?借,以后每个月还银行?的钱就是,不过要出利息。”

  “那?多划不来啊!”

  苏茵很想说,以后房价增长迅猛,这点?利息是不够看的,可也没法明说。

  不过,这事儿她倒是和几个朋友说了?。

  顾承慧和魏秉年的孩子就比星星小一岁,明年也得考虑读书的问题,顾承慧是个行?动力强的,当即也去苏茵那?个小区买了?一套房。

  “那?以后咱们当邻居。”

  “好啊,争取每栋楼都有咱们家的人?。”

  李念君和胡立彬还没想好,准备再观望观望,何松平一大家子却?是买了?另一个小区的一套四室一厅,正好一家人?能住。

  吴达家里舍不得拿那?么多钱出来,尤其是他?父母觉得欠着钱太难受,会睡不着觉的,便也没行?动。

  苏茵知道,这会儿大部分?人?的观念都没有转变,仍是觉得自掏腰包买房是傻的,多年的单位分?房福利早已让众人?麻痹大意,忽略了?人?口快速增长与福利房少?的矛盾。

  私人?买商品房在未来会是潮流与趋势。

  苏茵和组员们提了?关于房产的选题,准备跟进报道。

  “最近国家发改委不是有关于房屋改革的通知嘛,正好咱们市的第一批试点?商品房也差不多建成了?,可以跟进看看。”

  “我打听过了?,特别贵,一万多一套房。”林志豪啧啧称奇。

  “能买得起的得是万元户吧。”冯晓敏和丈夫算双职工了?,两人?每个月工资加起来一百多,算是高收入人?群,可面对那?房子价格也只能看看。

  “说是可以找银行?贷款。”

  “那?怎么行?!可怕!”

  这时候,没什么人?能接受这样的模式,听着就觉得吓人?。

  关于京市第一批试点?商品房建成出售的报道在京市日报刊登,苏茵执笔,与同事采访了?房管局领导,第一批试点?商品房开发商,以及几位购房者,同时也随机采访了?一部分?群众。

  从多角度多方位阐述了?社会不同角色对房产改革试点?的看法。

  一次大的变动自然会有这种声音,苏茵如实将各方意见写进稿子,有看好商品房发展的,也有预言这样的模式一定?会失败的,声音繁杂,苏茵在结尾只道一句,一切都交给时间来验证,京市日报会长期持续关注。

  ——

  福缘小区的新房陆续交付,来买房的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经?商发家的老板,有财力能一口气买房,也有些政府干部,家庭条件不错,愿意尝尝鲜。

  拿到?新家钥匙那?天,一家人?去了?三楼301的毛坯房看看,又约上上回顾承安在飞机上喝茅台认识的装修队老板商量装修事宜。

  星星听着大人?们讨论装修新房,她听得似懂非懂,只是看着这灰扑扑的毛坯房,皱着漂亮的眉眼,小嘴嘟着,漂亮的杏眼里满是疑惑。

  顾承安认识的装修队老板叫王阳,今年三十六,出身京市近郊的农村,初中学历,一路摸爬滚打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搞起装修,说起室内装修是头头是道。

  苏茵在这方面比较外行?,不过她在报社看过一些港城的杂志,里头就出现过一些那?边时兴的装修风格,与现在大部分?人?家里的模样不太一样。

  既然是新房,她自然想试试新风格。

  王阳听她一说,大概也明白,毕竟自己是搞装修的,服务的都是有钱的老板,人?家喜欢就得满足,毕竟装修一单价格不菲,普通上班的职工是舍不得这个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