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章(2 / 2)


  说白了,杨婧妤不想要他那张号码牌,却享受和校霸做朋友,带来的诸多好处。

  看似谁也惹不起的男生,自尊心只有那么薄薄的一张窗户纸而已。

  .

  放学回到家,苏星落打开电脑查看邮件。

  《新青社》的主编回邮件说五篇全过,她按照邮件登记了自己的银行账号,每月一日打稿费,这次加起来有一千多。

  主编还推荐苏星落参加新青杯征文大赛,初赛在六月末截止,决赛在来年二月,奖金不菲。

  苏星落欣然应允。

  邮箱里还躺着一封未读邮件,是李植发来的。

  李植问她周末有没有空出来,一起喝个饮料。

  苏星落答应了,两人约在周日的下午三点,在星星媒体集团楼下的咖啡店见面。

  正是下午茶的时间,李植提前到街角的咖啡店,帮两人点好了饮料和甜点,菜单上一排精致的马卡龙,他估摸着女孩子会喜欢,毫不犹豫地点了一套。

  其实在新学期收到苏星落邮件的时候,他就很奇怪了,以前的三两句通信中,看不出杨仲苛待,但绝对不会像信中写的那么温暖。

  他比谁都知道杨仲收养苏星落,目的并不单纯。

  保守估计,作好事跟作口碑,一半一半吧。

  所以当年本着打工人的得过且过作了那篇报道后,杨仲再找他联络感情,他都找借口推掉了。

  五四汇演那天,虞母叫李植关注后续,后来两人又提起过这事。

  虞母所述跟邮件中苏星落的描述天地之别。

  李植就这样燃起了好奇心,一定要听她亲口说说。

  服务员将食物端了上来,给苏星落的是热牛奶,李植拿手摸了摸,温度尚可。

  要说他跟苏星落保持联络,目的也不算单纯。

  关心同情跟挖掘故事,一半一半吧。

  到了三点,苏星落准时来到李植面前,一身校服,清瘦简朴。

  而这个四十多岁的大叔眼神深邃而明亮,看得出他还保持着社会记者的敏锐和探究心。

  计划是简单寒暄后,装作不经意问起苏星落在寄养家庭的情况,零花钱给多少,有没有跟杨婧妤区别对待等等。

  但两句话后,路线全变了,苏星落突然问道:“李叔叔,你知道我来市里上高中这几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吗?”

  李植看着她跟初见时明显不一样的眼睛,决定将舵交给她。

  “你说说看。”

  苏星落平静地说:“小的时候家穷,大人们说努力才能改变命运,我们那个小地方的孩子,但凡接受这个道理,天不亮就起来读书,夜里阖眼前还是读书,一生除了努力,什么也不敢做,什么也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