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二章 树旗招兵

第十二章 树旗招兵

啃书网(啃书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六月广元正是酷热难耐的时候,按说这会儿不管是谁都不太愿意没事跑出来折腾,可是今年的六月却似乎有点不一样,这广元县的气氛居然和这天气一样的热,几乎所有的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喜悦、希冀、甚至是急迫的表情,原因则是月初的时候衙门里突然贴出了一张布告――招兵。~啃?书*小*说*网:.*无弹窗?@++www.*kenshu.cC

要说这当兵在古代看来可不是什么好的职业,正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当兵和当土匪没有什么区别,让人看不起,随时都要面临危险不说,还没有什么钱拿,每月的那点军饷,除去孝敬上官的,扣除了伙食服装的钱,剩不下多少,绝大多数时候不要说养家糊口了,就是自己想要过得滋润一点都困难。

这几年全国都在办新军,四川也不例外,都说军饷甚高,据称能拿到四两二分的雪花银,可是实际上却只有四两二分的黑银子,发到下边当兵的手里连一半都不到,除去自己用的,每月能往家里交一千个大子儿已经是烧高香了,这还是新军,要是换做了巡防营就更加不堪了,都说那五那大人爱兵如子,可是每月的军饷也是二两黑银子,吃的也是窝窝头咸菜,军装也是三年一发,还要自己掏一半的钱,可就这样也把其他县的巡防营羡慕的眼睛都绿了。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县太爷突然决定扩充巡防营,在原来的巡防营右哨之外另立一个巡防营左哨,一次性的征召两百人不说,还承诺包吃包住之外,每人每月发二两雪花银的军饷,此外一切军装器具全部由官家配发,而且最后还有一条,那就是一旦被选中立即发两千个大子的“安家费”。

听识字的老先生念完告示上的内容,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县太爷肯定是疯了,想想也是,所有的官员都在变着方儿的吃空饷喝兵血,他这可倒好,居然要扩编巡防营不说,还给出了如此高的军饷,难不成这位县太爷真的想要彻底的解决广元的匪患?不能啊,这土匪闹了几十年了,怎么现在想到清剿了?

不管心里怎么嘀咕,可是对这告示上的内容动心的却不在少数,一个月二两,一年就是二十四两,若是自己省一点的话,能够攒下二十两,干几年,置办几亩水田,娶个媳妇,这辈子还有啥可愁的,再者说了,就算是有水分在里边,一年十两银子也能拿到吧,怎么都比在土里刨食的强啊。

可是一看告示上的条件,很多人就有些蔫了,一,仅限广元本地在籍之人。二,非家中独子。三,必须由里长或村老出具具保文书。四,不得吸食大烟。五,不得有其他暗疾。六,身体强壮。七,身高四尺七寸以上(清代一尺约35cm)。八,年龄在十六到二十二岁之间。九,不得有功名在身,但识字者优先。乖乖,足足九条,这是招兵还是选女婿啊,这么严格,一些人便开始抱怨了起来,毕竟古往今来还没有听说过有这样招兵的啊。

可是有些人却在心中更加的相信了官府所提出的待遇了,不然的话也不必要求的这么严格了,那些符合条件的纷纷跃跃欲试,而自己不行可家里却又有符合条件的人则一溜烟儿的跑回家去,通知这个消息去了,在广元这么一个穷地方,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很苦的,眼前这个差事绝对是那种求之而不得的好事,在很多穷地方,不要说是还有军饷了,就算是管一顿饱饭也有人愿意跟你去,眼前这样的机会可没有人会犹豫什么。

至于武太行提出的那几条看似严苛的征兵条件则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要知道他这一次要征召的可不仅仅是士兵那么简单,这些人将来最终都是要成为种子的,成为他更大规模军队的种子,所以必须要精益求精,一点也不能马虎。

――

一,仅限广元本地在籍之人,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军队,那句话怎么说的,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这样的士兵在做决定的时候必定会多了很多的顾忌,不敢肆意妄为,另外就是本县本土的士兵也不易养成旧军队里欺压百姓的那种恶习,毕竟大家都彼此熟识,不好做的太过分。

二,非家中独子,则是要士兵在作战的过程中少些犹豫,在这个时代孝道被上升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高度,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很多人也都会因此发生动摇。另外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降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减少鳏寡孤独的数量,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很清楚即将到来的军阀乱世和几十年的战争是怎样的一副模样。

三,必须由里长或村老的具保文书。这主要是对新兵人品的一种简单的考量方式,若是人品不好,劣迹斑斑的主儿,相信也不会有人愿意为其具保,这具保可不仅仅是一纸文书那么简单,要是真的出了问题的话,保人可是要承担责任的,就和连坐是一个样子的。

四,不得吸食大烟,这一点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的时候就非常的注重,丝毫的不马虎,虽然武太行也承认在历次战争中抽大烟的士兵战斗力未必不行,甚至在抗战中那些一边抽着大烟一边挥洒着鲜血的士兵是可歌可泣的,但是他却清楚毒品是一个温床,是一个滋生军队内部腐败的温床,所以必须从源头将其阻断。

五,不得有其他暗疾,这可绝对不是空话,因为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局限,广元地区居民身体素质普遍不高,流行病、遗传病、地域病盛行,虽然这些病中的绝大多数并不传染,也并不会对士兵的战斗力有太大的影响,可这却是武太行所无法容忍的,现在是条件不允许,不然的话他甚至想要给士兵进行深度体检并注射疫苗。

六,身体强壮,这就不必要多说了,当兵的没有一个好身边怎么行,这个时代可没有那么高的机械化,中国军队中甚至连骡马的配置都不是很多,行军全靠脚板,再加上几十公斤的装备,即便是不打仗的时候没有强健的体魄也是坚持不下来的。

七,身高四尺七寸以上,这点确实有些武太行的个人意愿在里边,清代一尺约35cm,四尺七寸才差不多就是一米六五的样子,在这时代的四川这也已经算是高个了,可他却觉得这是必要的,不知道怎么的,总有一种将来和日本人交手的时候要让自己的部队比对手高一截的欲望,只是这里是四川,想要达成这一愿望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八,年龄在十六到二十二岁之间,这个年龄显然是当兵的最佳年纪,他要培养的是军队的种子和军官,而不是在搜罗炮灰,自然要做到精益求精了,再者,如果还是按照另一个时空中那样,中国起码还要经历三十几四十年的战乱才能够真正的稳定下来,年纪轻一点自己也会省心许多。

九,不得有功名在身,但识字者优先,这一点要说可是武太行最看重的,因为根据后世的研究,清末草率的取消了科举制度是非常的不明智的。首先,这样做断绝了天下读书人的进身之阶,使得他们心存怨恨。其次,使得官员队伍的正常补充出现了问题,大量的捐官、荫官、赏官不断出现,使得本就混乱的官场更加的混乱。再次,就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动摇了,要知道读书人可并不仅仅代表着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的背后更是大地主、大财阀、大买办的影子。最后,大量没有出路,心存怨恨的知识分子混入了迅速膨胀的新军之中并受到了日本人所支持的孙文党徒蛊惑,最终对清王朝的灭亡起到了加速的作用。虽然咱们不想着要挽救清王朝的灭亡,可总不能让自己手里的这点家底儿就这么便宜了那些投机者吧?至于读书人,可以慢慢来,慢慢考察,甄别使用嘛,不过现在就用他们似乎是太早了。

――

六月十日,已经将整个广元县的胃口都调动起来的巡防营左哨征兵工作也终于在城外的大校场来开了帷幕。为了吸引人们前来,扩大巡防营征兵的影响力,武太行可算是下了血本,首先他在李道河“恶毒”的眼神中提出了五十万大子,专门请人不止了招兵场地之外还在校场外的空地上支起了十几口大锅,熬上了绿豆汤,只要是来这里等待应征的人都可以领到加了砂糖的绿豆汤;另外为了搞好新兵的体检工作,他除了把衙门里能动的人全部拖出来之外还将城内几乎全部的大夫都连拉带扯的给弄过来了,其中甚至包括一个专门接生的稳婆,原因就是担心自己这边搞得热火朝天的保不准就有现场版的木兰从军上演吧,为了以防万一,他才做了准备。

至于招兵现场的秩序自然是由衙役们来维持,可是担任警戒的却是武太行手底下的那五十家丁,当然,现在已经不能称他们为家丁了,因为就在头一天他们已经集体加入了巡防营左哨,并领取到了崭新的军装以及武器装备,那句话怎么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绝对不假,本来看不出什么来,可是穿上这崭新的牛津布军装,跨上擦的干净利落的步枪,往现场四周那么一站,别提有多精神了,看得那些来这儿的来百姓一个个晕乎乎的,这还是当兵的吗?咋穿的的比地主家的少爷都阔呢?再看看那精神头,那是泥腿子能有的精神头吗?一个个更加坚定了投军的决心。

在后边的大校场上,那五和他的巡防营右哨也没有闲着,虽然武太行还没有能力给他们换装新式装备,可却也一视同仁的给他们换装了最新式的军装,此时此刻他们正穿着崭新的军装在那里操练着,你还别说,远远的看过去,你还就真的分不清楚他们和近代化的部队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看着自己的手下一个个精神的不成样子,那五笑得脸上的褶子更深了,唯一不满意的是县太爷对于自己的右哨始终没有什么说法。

之前武太行专门查过,广元县在籍的人口只有十万人左右,这其中在自己要求的这个年龄段的青年男子也就充其量两万人,加上自己其他的几条条件的限制,能来一千人两千人也已经不错了,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下子居然就来了近万人,其中来应征的也有四五千之众,远远超过了武太行的计划,以至于场外十口熬绿豆汤的大锅都不够用了,无奈之下李道河只得又搞来了十口大锅,然后从“四方粮行”赊购了一批绿豆和白糖来应急,无论如何也不能在今天这个日子落大人的面子不是,就算是有意见也要等这件事情完了以后再说,这点大局观他还是有的。

不过事实还是很快的证明了武太行猜测的正确,经过了几轮的检验之后,四五千人的应征队伍也就剩下了不到一千人,另外的那三四千人想来都是来打酱油准备浑水摸鱼的主儿,明明不合格还不死心的来看看,很多人还试图给负责检验的巡防营观兵或者是衙役塞钱,甚至还有很多人干脆远远的对着武太行跪了下来,祈求县太爷能够赏一口饭吃。

面对这种想都没有想到的局面,武太行也毛了,那可是几千人,上万人啊,一个搞不好可就是群体事件,再不行的话搞出个暴动啥的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可如何是好,最后还是周平给他出了个主意,暂时将所有被刷下来的小伙子的具保文书收了,承诺下次巡防营扩编或者是扩充衙役一定优先考虑他们,另外又每人赏了一百个大钱才总算是将人给劝走了。

看着缓缓散去的人群,武太行感觉自己整个的后背都快湿了,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旁边的周平却冒出了一句“大人英明!”

“如何?”武太行不解的问道。

“区区数百巡防营,绥靖地方都勉强,更不要说是想要图取什么了,时机成熟以后,这几千青壮是注定都要收到大人麾下的,所以今天大人花了几十万钱,却为将来省去了不少麻烦,又收了民心,何乐而不为?”自从那天武太行最终没有忍心最自己下手,周平便知道自家的这位大人绝对不是那种甘于平庸的人,所以便开始越发的死心塌地起来,总是帮助武太行虑及一些长远的问题。

“先生果然高才,只是这川蜀之地实在不是出强兵的地方,若是真的像先生所说走到了最后一步的话,终究是个问题啊。”蜀人瘦小,且又有好逸恶劳,纠结帮派之劣根,实在不是出优秀兵员的地方。

“车到山前必有路,大人过虑了,万里江山,处处锦绣,英雄辈出之地何其多也,大人又何必独独看到了蜀中一地,不要忘记了,广元的北边可就是个好地方啊。”周平笑了笑,自己这位大人对天下大势的把握十分准确,才识又是过人,且目光远大,只是很多细处往往无法看清,不过这却并不碍事,不然的话,自己还做什么啊?以自己之才,纵使是不能帮助大人走上那张椅子,在这西南之地闯出一番天地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中午了,吩咐下边,开饭,不够的话就让城里的饭店送饭,吃饱了,下午接着拣选士兵!”见人群中偶尔有人从包里摸出红薯葛根之类的充饥,武太行决定暂停拣选,作为招兵的一个环节,他一早就准备招待来应征的小伙子们吃一顿部队的伙食,让大家安心的同时也邀买一下人心,毕竟能够走到现在的这些小伙子将来十有八九都要进巡防营服役的,只是他到底还是准备少了,只准备了一千份的饭食,可是现在这场上,加上自己巡防营人,衙役足有一千三四百分而,显然是少了。

不过周平自然也有自己的办法,他将这些备选的小伙子分成了两拨,分批就餐,同时交代伙夫,给他们减少一点量,要知道平日里巡防营的伙食可都是两大勺的米饭,一勺荤菜,一勺素菜,两个水果,外加一大碗汤组成的,分量十足,在不缩减巡防营这边伙食的情况下,给他们打一勺半的米饭,半勺荤菜,一勺素菜,一个水果,外加一碗汤,这样一来居然还有点富余。

不过即便这样也还是将那些来应征的小伙子们感动的稀里哗啦的,白米饭,猪肉,很多人当场就哭了,要知道他们自从生下来就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饭,不说荤菜,就是这素菜里都加足了油和盐,四川有盐井不假,可老百姓吃盐却也不便宜,很多人家长年累月吃的都是没有什么滋味儿的饭菜,这突然迟到放足盐的菜也是一种享受。还有那碗其实是周平命令掺了水的蛋花汤,看得见鸡蛋花的蛋花汤,稠稠的,香香的,让绝大多数人都将碗给舔干净了。

这顿饭吃下来可比空洞的宣传和许诺的效果强的多了,到了下午的时候,小伙子们一个个的眼睛都绿了,竞争的非常激烈,特别是体能测试,几乎每一个人都咬牙坚持着,没有哪怕是一个人退缩了,看着这番情景,连周平都有些难以置信,就更不要说武太行了,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那顿饭搞得就连县衙里边的衙役们都动心了,广元这地方当衙役的油水不多,也就堪堪能够糊口,可是这巡防营的待遇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搞得一些没有家室的衙役在那里看着都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心道要是下一次还招兵的话,打死都要试一试。

新兵拣选在这种热火朝天的气氛中一直进行到了傍晚时分才结束,可是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原定招两百士兵,可最后符合全部条件的却达到了两百五十八人,看着场上的这两百多小伙子,看着他们眼神中的希冀,再看看他们早已被汗水沁湿了的衣服,武太行实在是不远拒绝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便在李道河“怨毒”的目光中宣布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招入巡防营,但是却声明一点,若是在军营里无法达到要求的还是会被随时踢出去的。

接下来便是履行承诺的兑现了每人两千大钱,另外按照他们的身量配发了全套的军装,一时间,大校场的气氛进入了最高潮。

――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