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战云密布7——来自欧洲的友谊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战云密布7——来自欧洲的友谊

啃书网(啃书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宣统二年(1910)十月四日夜北京摄政王府

拿到钱的载沣其实并没有离开北京城,更不要说去西山大营劳军了,现在形势虽然很紧张,但是北京城周边的驻军,不管是禁卫军还是北洋军都很稳定,就连已经在天津外围展开的北洋军部队也没有什么动荡,毕竟作为鼎盛时期的大清国新陆军,这两支部队在这个时期还是很有一些自己的职业操守的。~啃?书*小*说*网:.*无弹窗?@++www.*kenshu.cC

更何况这个时候载沣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接见秘密造访的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这会儿东交民巷的外国武装已经已经开始堆砌街垒工事并和禁卫军进行对峙了,在这种时候,这位德意志帝国驻北京的全权公使化妆成清国人,乘坐一顶小轿,不带随从的来到摄政王府求见,如果说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可就真的出了鬼了。

“公使先生,您连夜赶到本王这里,不会就是想喝这贡茶吧,若真是如此的话,本王着内务府给公使阁下送几斤去就是了,我大清国就是再穷,也不会差了这几斤茶叶的。”见哈豪森见到自己后不谈正事,只是一味的在那里喝茶,载沣这心里边不觉有些不悦,很不客气的说道。

“殿下不要生气,不是卖关子,只是德国国内的指示来的很突然,让人一时半会儿没法消化,需要斟酌一下而已。”见一向很和气的载沣有些不悦,哈豪森公使连忙做出了解释,其实一直到现在他都没搞清楚为什么这一次皇帝陛下会对发生在远东的一件“小事”如此的上心。

原来,就在哈豪森正在忙着安排本国侨民离开北京,前往天津乘船去青岛的时候,一封来自柏林的电报却打乱了他的所有安排,德皇威廉二世居然让他立即以此次事件为切入点,和清国政府进行谈判,从而争取清国政府在可能爆发的欧洲战争中倒向德国,最起码要保持中立。

哈豪森理解远在柏林的威廉二世皇帝陛下,英国人在远东地区的横行无忌让这位雄才伟略的君主在感到屈辱的同时也非常的不安,显然皇帝陛下很担心一旦欧洲爆发了全面战争的话,孤悬远东的德国远东驻军在强势的英国军队面前没有丝毫的抵抗力,更加担心恢复元气的清帝国会趁火打劫,在欧战爆发后集中优势兵力先发制人的拿下青岛。再就是,作为德国,并不希望远东再一次的陷入混乱,毕竟现在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德国需要一个稳定的远东,以便从容的进行布局。

“柏林的指示?不过是死了几个英国人而已,关你们德国人什么事儿啊,莫不是贵国的皇帝也想趁着这次的事情分一杯羹,或是打着调停的幌子,捞取点银子花花?”载沣现在对这些外国人还是很戒备的,甲午年的三国干涉还辽,庚子年俄国军队的武装调停可都还历历在目,在他看来,这一回德国人一准儿是闻到了腥味儿,想要捞取点利益罢了。

“摄政王殿下,您真的是误会了,德意志帝国想要调停这场纷争是真的,但自始至终,皇帝陛下就从来没有想过要在贵国的身上获取什么利益啊,我以一名德国外交官的荣誉向您保证,我们是真诚的,绝对真诚的!”哈豪森心里边这个委屈啊,心道好不容易想做一回好事儿,怎么在这些清国人的眼里边就变成了别有用心了呢?不过细想一下也是,即便是这一回,德国也是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才决定出手的。

“贵国想要帮助调停这场争端,想来公使先生怕是已经知道英国议会的决定了吧,这一次英国人可是不惜一战的,贵国有多大的决心才能够阻止这场战争啊?”载沣观哈豪森的面色不似有假,不免苦笑着说道,这个时代的英国就好像是后世的美国一样,以一个二流国家的身份想要调停超级大国的战争,在载沣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德意志帝国驻扎在青岛的远东舰队已经完成了动员,全员出动前往天津港,汇合奥匈帝国驻扎天津的舰队一起,会尽一切可能的阻止英国人向天津增兵,另外帝国驻扎东交民巷的部队也会在今天晚上主动撤出防线,将阵地让给贵国的禁卫军,难道这还不能表明皇帝陛下的决心吗?”哈豪森很不满意的回答。

“军事干预,你们真的不怕英国人?”听了哈豪森的话,载沣的心里边当时便是一动,德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并不强大,甚至比不上大清国的海军,但这支舰队的背后却站着一个强大的国家,如果德国人摆出强硬态度的话,相信英国人在这件事情上是一定要掂量一下的。

“德意志帝国不畏惧任何人,我国的皇帝陛下也一直坚信大清帝国是我国在远东地区最强有力的盟友,这一次的事件明显是英国人在借题发挥,我国认为必须要阻止英国人的这种无礼行为,维护远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哈豪森一脸正色的说道,好像此时两国已经缔结了同盟条约一般,全然忘记了当初德国强占胶州湾的旧事。

“好大的手笔,不知道为了得到德国朋友的帮助,我大清国需要付出一些什么呢?”载沣语气很不客气的反问哈豪森,他肯定不会相信天上会掉下馅饼来,但是心里边却是一阵的意动,靠自身的力量吓退英国人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但载沣却清楚,即便是那五本人也不敢打包票就真的能够让英国人知难而退,现在好了,德国人愿意帮忙,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即便是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毕竟两国若是真的发生冲突的话,大清损失可就不是一星半点的了。

“一份承诺!”载沣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疑问,但哈豪森却能够猜到,对方显然已经动心了。

“承诺?莫不是贵国想要我朝割让胶州湾不成,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老佛爷临终曾有懿旨留下,国朝再不可割让哪怕是一寸土地,若是本王今天答应公使先生,明天御史就会弹劾本王,搞不好没等英国人动手,本王这个摄政王就做不成了。”虽然根据胶澳租界条约德国已经取得了胶州湾99年的使用权,但租借并不是法理上的拥有,严谨的德国人一直希望能够和清政府签订一个正式的割让条约,以获得一块亚洲的海外飞地。

可清政府却一直在这件事情上装傻充愣,就是不搭理德国人,将中国官场的“拖”字诀发挥到了极致,搞得德国人也没有办法。其实清政府的想法很简单,这东西只要不是割让出去的,就总有一天是有机会拿回来的,可若是割让了出去的话,只要清政府还存在一天,就无法轻易的推翻之前的协议,收回这些土地。

“不不不,殿下误会了,本国绝没有趁此机会逼迫贵国出让国家利益,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陛下需要的只是贵国的一个承诺,这里,我草拟了一份密约并翻译成了中文,请殿下过目。”说话间,哈豪森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文件,小心翼翼的展开摆在了载沣的面前。

――

一旦欧洲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清国政府承诺绝不在亚洲区域内对德国采取任何主动的军事行动。

若有第三方势力意图对青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德国租借地采取军事行动,清国政府需要调动不少于三镇的地面部队进驻青岛周边区域,掩护德国租借地的地面安全。

在战争期间,清国政府将允许德国政府向清国内地转移本国侨民和非战争物资,并承诺保证这些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一旦战事不利,清国政府必须首先进入并收回青岛周边的租借地,在此过程中,清国必须给予德国士兵和侨民以工程的待遇,并保证德国在青岛公私财产的安全。

作为回报,德国政府将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保障清国在亚洲的利益,同时给予清国在经济、军事、技术等方面最大可能的支持。

本条约有效期十年,清国和德意志帝国政府均保证对条约内容保密。

――

载沣看完这份内容其实并不是很多的文件后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一直以来他都知道在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战争竞赛,也知道战争的阴云一直笼罩着那片大陆,可是他却从没有想过发生在欧洲大陆的这些事情会这么快的影响到万里之外的大清。

答应德国人!载沣的潜意识里呐喊道。从这份文件来看,对大清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损失,更可以得到德国的安全承诺,这对大清而言简直是再优厚不过的条件了。可载沣又犹豫着,帮助德国人,帮助和英国人对立的德国人,会给大清带来怎样的后果。

――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