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八章 禁卫增三镇

第二百三十八章 禁卫增三镇

啃书网(啃书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宣统二年(1910)十月二十一日保宁府广元县城

凯末尔迫不及待的去库房验收他购买的大量军火去了,房间里就只剩下了武太行和沈不收两人,两人看着铺在桌子上的一沓大清银行的龙头银票,心里均是狂喜,两百四十万银元的大生意居然被他们被碰上并做成了,要说不高兴才怪了,须知若是国家间的正常军购的话,武太行的那堆武器,能卖上一半的价钱就不错了。~啃?书*小*说*网:.*无弹窗?@++www.*kenshu.cC

“不收,立即联络巴德诺夫中将,让他派一艘运输舰来广元装货,告诉老家伙,这一次本官出三十万银元的运费,无论如何他都要想办法将货物和负责押运的人员安全的送到土耳其!”武太行平复了一下心情,便交代沈不收去联络俄国人。

虽说三十万银元的运费看似高了一些,但是将如此多的武器装备以及凯末尔派出的押运人员都送到黑海却只有巴德诺夫中将能够做到,当然也只有他敢做,为了自己的信誉,也为了今后和凯末尔的合作能够继续下去,他只能大出血,当然,赚了这么多的钱,不散出一些去的话,他心里边也是难安啊。

事实也再一次向武太行证实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这个时代,军火和毒品仍旧是最赚钱的两个行当,只要自己坚持发展工业,发展先进的军工产业,就不愁没有钱赚,即便将来国家统一了,也还有广大的世界市场在等待着自己的开发。

“属下这就去办。”沈不收忙应下道,今天沈不收也跟着武太行开了眼界了,几百万银元的巨款,说话间就落入了囊中,虽然钱不是自己的。可沈不收却知道,这是个好兆头,自己跟着的这位主子,或许有朝一日真的能够带给他无上的荣耀,这是他跟在沈一刀身后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的,想到这里他不觉有些庆幸,若是当初执拗的跟随沈一刀的话,怕是现在的自己已经化作了一抔黄土。

“另外把周先生请进来,本官有事情要交代。”

——

未几,周平便来了,此时的他已经从沈不收那里知道了武太行和凯末尔交易的事情,但他发现此时的自家大人却是皱着眉头盯着手里的一沓银票,似乎兴致并没有沈不收说的那样高涨。

“大人,这就是那个奥斯曼人的货款?”周平抖了抖小胡子,见武太行还在想着什么,便主动寻了个话头。

“是啊,二百四十万银元,一次性付清,没有尾款,你说这家伙难道就不怕本官起了贪心把他给灭了?”武太行用多少有些不解的语气道,老实说,在看到凯末尔身上带着这么多银票的时候他真的动过这个心思,可很快这个念头便消失掉了,因为武太行冥冥之中感觉到自己若是支持凯末尔的话,或许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更何况凯末尔作为一代枭雄,是绝对不会没有准备便来自己这里,若是自己真的一时贪心做掉了凯末尔的话,怕是会惹上无穷无尽的麻烦也不一定。

“对方这是在赌大人的人品,也是在赌今后的生意,不说这个奥斯曼人有没有后招,大人都不会难为他的,一方面是您的信誉摆在那里,另一方面则是您看到了今后的前景,想来大人您一定是觉得这个人和其身后的势力有朝一日有统一该国的可能吧。”周平一边说话,一边仔细的大量武太行眼神中的些许变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他可以肯定自家大人很看好那个奥斯曼人。

“大清与奥斯曼远隔千里,纵然这个凯末尔有机会当政又能如何?以今日奥斯曼之国力,是断然没有办法帮到咱们大清国的,说白了咱们主要还是为了赚钱,这么好的买卖为什么不做,至于其他的事情那都是后话了,本官还没有狂妄的以为自己能够真正参与到世界范围的博弈中去。”武太行心中也很纠结,如果历史的强大惯性一如既往的话,凯末尔率领土耳其走向民主与强盛是无法阻挡的潮流,可问题是不要说现在了,即便是百年之后,土耳其也不过是个三流国家,对中国的帮助实在是有限的很。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大人您可是当了咱大清国的第一人了,一次将几百万银元的武器卖给外国人,可真是开天辟地了。”周平赞叹,心道如此也不错,即便将来真的不能问鼎九五,自家大人这手段,带着自己一干人割据四川,混个温饱还是没有问题的。

“咱们的生产流程不同罢了,依着目前大清各局的产量,供应国内都不够用,还谈什么出口啊,现在各地都在操练新军,看似轰轰烈烈,可实际上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助益不大,不然的话,阿玛的禁卫军也不会想着从咱们这里够买武器装备了。”武太行的语气中夹杂着些许的无奈,采用了简化工艺和流水线作业之后,自己这边的武器生产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越,可是国内各个兵工厂的生产水平和效率,估计还停留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水平,甚至更低。

“大人,京城那边刚刚传来了情报,摄政王已经允准了老大人的请求,从这一次抽调的旗余当中挑选精壮,组建三镇的禁卫新军,皇太后那边也已经同意了,现在就差军官和武器了,问题是陆军部现在是什么都拿不出来了,这倒不是陆军部尚书荫昌故意为难老大人,实在是咱大清国的陆军部现如今是真的空了。”

“真难为荫昌了,一方面要给袁世凯一个交代,一方面又要协调全国各地的新军编练,现在又不外购武器了,各局每个月入库的那点武器装备哪里够用啊。”武太行虽然表情上没什么变化,可心中却对载沣和那五的大手笔感到震惊,六镇禁卫军,不管战斗力如何,起码在兵力上,那五算是有和袁世凯一较高低的本钱了,如果能再有三五年的时间的话,未必就不能打造出一支忠于皇室的中坚力量,可问题是,历史不会给载沣和那五那么多的时间,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也不会因为多出一支战力强横的部队得以延续,这就是历史的力量。

“所以老大人那边已经催促咱们将之前订购的武器提前交割,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加大订购的数量,步枪,机枪,弹药,都需要。”

“上次阿玛一次性订购三万五千支长短枪的时候本官就觉得有些奇怪,一下子订购四百万银元的武器装备,难道就为了整训京畿地区的巡防营?如此看来,整训巡防营是不假,可阿玛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整编禁卫军啊,可即便是有了六镇禁卫军又能如何?袁世凯的北洋军虽然也是六镇,可经营了这么多年之后,北洋所能控制的军队数量那是以几十万计的,仅靠六镇禁卫军又哪里能够将其剪除,更不要说各地那些野心勃勃的督抚,阿玛这样做,只能是让对手更加警惕罢了。”显然,武太行很不赞成那五如此大张旗鼓的扩充禁卫军。

“可这样总比什么都不错要强吧?”周平虽然也觉得武太行的说法有道理,可却并不完全认同。

“有时候什么都不做未必就不是明智的选择,有明一代,自宣德始,哪一个皇帝不是昏聩无能,可就是这样一些无所作为的皇帝,也能让明王朝传承几百年,到了最后,崇祯皇帝觉得自己不能像父兄们那样无所事事了,应该有所作为,做一个贤明的君主,可结果呢?恰恰是他的‘不甘寂寞’断送了一个几百年的王朝。”

“可即便是崇祯不瞎折腾,明王朝又能苟延残喘几年呢?当年若是崇祯能够摒弃袁崇焕之流,善用吴三桂、卢象升、杨嗣昌,未必就不能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啊。”周平越来越觉得武太行说的话他开始理解不了了。

“不可能,袁崇焕注定要空言误国,吴三桂也注定会背上千古的骂名,这就是历史,谁都改变不了,就像现在一样,无论如何,阿玛都无法阻挡袁世凯最终取得这个国家的政权,本官也不可能做到。”武太行很无奈,自己来这个时空的时候也幻想着因为自己的到来会产生蝴蝶效应,从而彻底的改变历史,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历史是发生了改变,但是从大的方向上来看的话,所发生的改变实在是有限,很多大的历史时间在发生了一定的偏移后仍旧向着某一个点推进,这让他愈发的开始理解历史惯性的强大力量了。

“是属下愚钝了,可属下实在是无法理解,大人您似乎已经认准了大清国的国运尽了,难道您真的有推演天数之能不成?”周平实在是有些忍不住,索性将压抑在自己心中长久的疑问一下子道了出来。

“推演天数?周先生莫不是以为本官真的得了袁天罡的真传,亦或是推背图缺失的那部分就在本官这袖管之中吧,依我看,这世上若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的话,怕是非周先生莫属啊,张良本官不管说,最起码周先生的才学,比那诸葛孔明是绰绰有余啊。”武太行自然不肯在这个问题上和周平继续纠缠下去。

“大人谬赞了,属下也不过是尽心尽力罢了,也不求能如诸葛武侯一般流芳百世,但能造福一方百姓便足以了却这一生之心愿了。”周平看着武太行平静的表情,心中的疑虑更甚了一些。

——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