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宋遁初求见(1)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宋遁初求见(1)

啃书网(啃书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宣统二年(1910)十一月十一日广元县城

平整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隐入地下的排水系统,宏达的工厂,鳞次栉比的店铺,熙攘繁华的街市,精干的巡警,威武的军舰――一切的一切都让初至广元的大汉民主国总理宋教仁感到那样的惊奇与困惑。~啃?书*小*说*网:.*无弹窗?@++www.*kenshu.cC

之所以感到惊奇,是宋教仁没有想到在祖国的西南居然会出现这样一座繁荣的,高速发展,欣欣向上的城市,虽然城市的规模无法和那些东部的大城市相提并论,但这里的这种气象却是大清国的城市所无法相比的,或许只有战时的日本有这样的气象,可即便是日本也没有这里的速度,根据宋教仁的了解,这座城市在不久之前还和大清国的其他县城一样,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的活力,甚至于还赶不上其他的县城,因为这里是川北,自古以来就是匪患与贫穷的代名词。

宋教仁困惑的是武太行一个没有留过学,没有上过新式学堂的旧官僚,怎么会有如此的眼界和能力,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在这可以算上大清国最最落后的地方创造出如此的奇迹来呢?难道说大清国真的又会出一个曾国藩李鸿章那样的经略之才?亦或是国朝气数未尽,先是有那五力挽狂澜与中枢,继而又有武太行经略地方,这翁婿二人,相辅相成,互相呼应,照着现在这个架势来看的话,未必就没有中兴国朝的可能啊。

可更加让宋教仁感到困惑的则是武太行对于革命党的态度,对于保宁府内的革命活动,不管是什么形式,出于什么目的,都会遭受到官府和军队残酷的镇压,自武太行主政一拉,在保宁府已经有数百名革命党的外围人员以及同情革命的知识分子遭到了逮捕,这些人虽然没有被就地处决,但却不分罪责轻重,无一例外的被判处了终身监禁,然后送往秦岭腹地修筑公路去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怕是今生都绝难再获得自由了。可对于除保宁府外的革命活动,武太行却有持着一种观望甚至是默许支持的态度,他不可能不知道龙鸣剑的身份,也不可能不知道从保宁府南运的那些武器装备最终流向了何方。这等于是在帮助革命党人推翻清政府啊,难道武太行真的利令智昏到了这种地步,肯定不可能,如果武太行的眼界真的仅止于此的话,那他也肯定不会有现在的这番成就,既然如此,对方支持革命党肯定会有更深层次的愿意。

同情革命?宋教仁倒是希望,可想到自己那些革命同志们的所作所为,他便不再去做那些奢望了,若不是已然走错了路的话,怕是连他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寻找另外一条拯救这个国家的道路。既然不是同情革命党人,那就只能是想要利用革命党人,利用蓬勃的革命运动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像日本人和北洋的袁世凯一样,都希望能够通过革命运动来攫取更多的利益,可问题又来了,革命能够给武太行带来什么?

权利?武太行的高升靠的是人家老丈人,靠的是纳兰家族,怎么也靠不上革命党人吧,如果革命成功了的话,怕是第一个遭殃的就会使那五武太行这翁婿二人吧。财富?也不可能,虽然军火贸易,特别是黑市军火贸易的利润是巨大的,可是武太行有工厂,有银行,甚至还自己发行货币,根本就不差革命党人的这点钱啊,如果武太行真的差钱的话,也不会在保宁府实行连日本都未曾有过的居民福利了。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更深层次的考量了,这种考量既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也是为了能够在可能发生的国内变革当中巩固自己的地位。

思量再三,宋教仁也无法最终判定武太行到底为什么要支持革命党,当然,他更愿意相信武太行在谋求更大的利益同时是真的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像日本一样走向民主立宪的道路,那样的话,不管是对革命党还是这个国家的老百姓而言都无疑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很难想象如此有才能的一个人如果站在了革命党的对立面代表着什么。

“遁初兄,你看,这就是县衙组织本府的商家以低价和免费的方式向民间提供的一种食品,来,尝尝,味道还不错。”就在宋教仁还在街头的人流中自顾自思考的时候,龙鸣剑从一旁的一间小饭店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荷叶包,里边包着的则是一份热气腾腾的土豆泥,虽然出身大富之家,但龙鸣剑也是知道民间疾苦之人,这种味道尚可,分量十足,而且价格低廉的食品对于贫苦百姓意味着什么那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因此每一次来广元,他都会买上一包这种土豆泥,为的就是想看看是不是有人在这项针对最贫苦百姓的善政上做手脚,所幸的是一直到现在,他所见到的都是分量十足,用料厚道的土豆泥。

“土豆泥?顾三兄,国人何时开始也吃这种东西了?”散发着热气的土豆泥里能够看到细碎的葱花,油渣,还有几片腊肠,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香气,让宋教仁不觉有了想要尝尝的冲动,于是便用龙鸣剑递来的薄竹片挑了一块放进了嘴里。

有葱花,有胡萝卜丁,有油渣,放了盐巴,还有一定分量的动物油脂和几片喷香的腊肠,宋教仁不得不承认,虽然算不得美味,但这东西绝对有营养,也尚算可口,只是他对于在这川北小县城大规模推广食用土豆泥感到有些意外。

“川北贫瘠,水田稀少且产量不高,老百姓一年之中怕是有几个月都处于吃不饱饭的状态之中,生活极其困苦,可自从武太行大规模推广在山地和旱田种植土豆一来,这种状态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保宁府生产的土豆不仅能够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还有一部分相当的产量能够用来加工其他食品,并对外出售,现在农民不仅能吃饱,而且可支配的余钱也多了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啊。”龙鸣剑也吃了一口土豆泥,一边品味着其中的味道,一边很感慨的说道。

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革命者,龙鸣剑希望大清国的老百姓能够过上的就是现在保宁百姓的这种生活,若是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够有这样的日子的话,那他也就满足了,还搞什么革命啊,所以这个时刻龙鸣剑在想的便是要怎样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够敞开了吃这小小的土豆泥。

“民以食为天,武太行的眼光很准,一方面抓住了枪杆子,一方面抓住了老百姓的肚子,在这种情况下这保宁府想不成为他的地盘也不行啊。”宋教仁有些吃味的感慨,保宁百姓可以低价甚至免费得到的食品,说起来很平常,可偌大的大清国,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怕是只有保宁府这一地吧,现如今在救国军的控制区,老百姓怕是已经开始吃草根和树皮了吧?

“遁初兄说的是啊,老百姓哪里知道那许多的大道理,更不会去关心现在的国体是君主制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肚子,自己的日子,谁能够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日子越过越好,谁就是他们的天,在这保宁府,武太行就是老百姓的天,前段时间有土匪袭城,整个保宁府自发赶往广元支援的老百姓便有数万之众,这在国朝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北京城被为了那么多次,遁初兄见几次有百姓自发救援的?”

“这倒是实话,国人麻木,不知国家为何物,英法联军火烧颐和园是国人带的路,日本人登陆山东雇国人的骡马运输辎重,到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干脆就出现了威海卫的国人殖民军,匪夷所思啊,匪夷所思啊!”宋教仁苦笑道。

“革命成功之后,一定要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树立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导地位,同时我辈也当以身作则,为百姓做出表率,对了,听闻大总统已然东渡日本了,遁初兄为何没有能够劝阻呢?我们的革命已经进行到了这个地步了,作为领袖怎么能够这么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军队和同志,跑到国外去呢?”虽然对两广的革命态势不是很了解,但是龙鸣剑却坚决的认为作为大总统应该始终带领着广大的革命同志和军队去战斗,这个时候出国,无异于对革命的一种背叛。

“大总统也有难处,现在军队被清狗包围在山区,粮弹匮乏,士气低落,迫切的需要得到外界的支持,大总统在南洋和日本很是有一些有能力的朋友,怕是只有他去才能办成一些事情啊。”宋教仁也看不上一些人的行为,可是在这个时候他偏生又要维护革命党高层团结的形象,给地方的同志作出表率,所以不得不帮着对方掩饰了起来。

“既然如此,那遁初兄又何必跋山涉水跑到这川北之地来采购军备,全靠咱们的日本朋友不就得了。”龙鸣剑也听出了宋教仁语气中的无奈,他装作不知道,反而继续追问道。

“清狗的海军封锁了两广的海岸线,外界的物资只能经由安南走陆路到桂北,也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同志们经过研究之后觉得我们还是有必要做两手准备,所以我就来了这里,还望顾三兄看在革命同志的份儿上,无论如何要帮助兄弟见到武太行啊。”宋教仁一脸诚恳的向龙鸣剑抱拳道。

――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