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二十章 马帮铜铃急

第三百二十章 马帮铜铃急

啃书网(啃书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宣统三年(1911)二月十九日黔北遵义

偌大的大汉救国军第四师指挥部里压抑的惊人,所有的参谋人员都一眼不发的低着头,连呼吸都尽可能均匀一些,生怕声音大了会引起正主儿的不快,原来就在刚才一份由日本驻贵阳情报机关转来的情报送到了程德藩的面前,情报显示,经历了乌江大败的清军非但没有要消停一阵的意思,反倒是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新一轮的军事调动,云贵总督李经羲严令正在桂北的新军炮兵第十九标,机关枪第十九营以及陆军警察第十九营立即和友军交接防务,然后转向黔北,加强正在乌江南岸休整的蔡锷第三十八协。~啃?书*小*说*网:.*无弹窗?@++www.*kenshu.cC

另外为了弥补蔡锷所部在乌江之战中的损失,李经羲下令云南陆军讲武堂学生全体提前毕业,另,征召师范学校学生四百人,加上昆明城的部分巡警,组成了一支一千人的高质量补充军,现在已经离开昆明北上,不日便可抵达乌江南岸。同时,李经羲授权蔡锷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直接从当地的巡防军和练军中抽调兵员补充部队,甚至直接从当地民间征召义勇志士为国征战也可从权。

武器弹药方面,李经羲联络了法国人,从法国人设在钦州、景洪等地的仓库里紧急抽调了一部分为殖民地军队储备的武器弹药,然后由法国海军陆战队护送,走水路北上直接运往黔北;此外昆明的武器弹药储备也被李经羲搜刮了一遍运往贵阳,云贵总督衙门将在贵阳设立一个新的兵站,专司为蔡锷所部供应粮秣物资。

至于程德藩预想中蔡锷因为兵败要受到的斥责则根本就没有影子,李经羲对兵事不精是事实,可是他却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蔡锷在部队内乱,情报泄露,炮兵被毁的情况下仍旧能够咬紧牙关将乌江北岸的部队成建制的接回来,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李经羲看来根本就没有任何申饬的必要,非但如此,在上报朝廷和陆军部的公文中,这位云贵总督还尽可能的为蔡锷开脱,坚持由蔡锷继续主持乌江一线的战事,不仅如此,他还向陆军部建议将遵义以东,湘江沿线的二十个营的湖南巡防军也一并划归蔡锷指挥并组建黔北大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程德藩所部逆军剿灭。

清军的这一系列反应的速度力度显然都让程德藩出乎意料,本来程德藩觉得乌江一战之后自己怎么的也能获得几个月的时间来休整部队,进一步的磨合之后,他手下的这支部队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到时候即便是清军再次进攻,他也有了和之正面对抗并割据黔北的本钱,可是现在,自己这边还在努力舔舐乌江一战的伤口呢,那边清军的后续部队就到了,有了强有力的支援,蔡锷完全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实力,那个时候自己还有时间来备战吗?或者可以说经历了一场失败之后,蔡锷会不急着找回场子吗?

所以在得到了这份情报之后,程德藩直接就发起了脾气,当场就抽出了军刀,差点就把负责传递情报的一名日本情报人员给砍了,吓得那个一向趾高气昂的日本人直接瘫软在地上尿了裤子,见此情景,谁还敢再去触程德藩的霉头,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企盼程德藩的这把邪火不要烧到自己身上。

“部长同志,为今之计,咱们还是研究一下应对之策吧。”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参谋长李敬修站了出来,让所有的参谋人员都退了出去后,他便开始劝慰程德藩。

“对策,炮兵第十九标比起北洋六镇的炮兵是差一些,可还是有家底的,沪造克虏伯75山炮8门;格鲁森57快炮12门;日式75山炮4门,这些火炮不管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远远的超过了咱们目前装备的前装火炮,如果蔡锷强行登陆作战,我们根本就没有远程火力对其进行压制,到时候怕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家登陆,然后一步步的逼近遵义,将咱们围死在这遵义城里啊。”老实说程德藩并不在乎蔡锷增加了多少步兵,有乌江天险在那里摆着,就算是清军有十万大军堵在乌江南岸也是无济于事的,他真正害怕的就是这个新军炮兵第十九标,就像他说的,面对新军炮兵强大的火力,大汉救国军方面根本就可以抗衡的武器。

“部长同志多虑了,是在川南的时候咱们也没有重炮,还不是照样牵着段祺瑞的鼻子走?黔北的地形和川南相似,多山且河网密布,炮兵的火力很多时候都无法有效发挥,只要咱们像川南的时候一样避开清军的锋芒,以大范围的运动抵消对方在炮火上的优势也不是不可能的啊。”乌江一战的胜利对李敬修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显然现在他对革命的前景比程德藩还要更有信心。

“不行啊,以前咱们人少,又没有什么负担,自然可以随心所欲的带着清军钻山沟,可是现在不行了,咱们有了遵义城,这是咱们的根基也是负担,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不可能抛开城市和清军兜圈子,我们只能和清军一起正面对抗。”程德藩更多的则是不甘,占据遵义城后的好处是多多的,让他抛开遵义,或者是趁早离开,他是绝对不能甘心的。

“清军的炮多不假,可是他们的炮弹总是有限的,他们装备的三种火炮的炮弹分别要从鄂厂、沪厂、粤厂调运,交通不便,环节甚多,根本就无法得到充足无限制的补充,属下以为只要我们能够在战争初期顶住他们的进攻吗,这场战斗未必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啊。”李敬修说的就是清军后勤供应的一大症结所在,虽然洋务运动进行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间,可是清军的后勤供应体系一直到现在都还是混乱不堪的,除了北洋六镇之外,全国甚至没有正轨的武器弹药战略储备基地,也就是第十九标的弹药要么直接从各厂调动,要么就需要从北京的陆军部大库调运,而且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调运来的弹药不合膛或者质量不好的情况,让各地军队诟病不已。

“问题是咱们现在的武器储备也不够了,不要说蔡锷加强了一个炮兵标,就是之前那种规模的渡江作战咱们也未必能够撑得住啊。”程德藩挠了挠自己的脑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武器弹药,就算他真的是革命党人吹嘘的光复名将也是没有办法的啊。

“日本人承诺的一千条友坂步枪已经到了,属下让警卫营武士英营长看了,都是全新的步枪,日本陆军现在都没有全部装备呢,只是他们承诺的后续武器可能有些问题,毕竟咱们几面都是清军,就算日本人有武器也运不过来啊。”李敬修为难的汇报,最近清军长江舰队加强了对长江上日本商船的检查力度,这使得日本人的武器根本无法进入湘江,也就无法运往遵义了。

“日本人就没安什么好心,奶奶的,在我们国家的腹地,随随便便的就能拿出这么多枪支来,是不是说如果情况需要,他们运一些侨民浪人来立即就能组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以后你要让咱们下边的人盯紧那些日本人,还有就是对队伍里的那些日本教官和亲日人员也不能放松!”程德藩咬着牙吩咐道,之前他对于日本这个“无私”支持中国革命的友邦还是很有好感的,可是越是到后来,越是了解的多,他对日本人就越是忌惮,他没有日本媳妇,没有日本存款,更没有一起嫖过娼的日本朋友,所以在对日本人这个问题上,他还是能保持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气节的。

“属下明白,虽然咱们的情报系统还很单薄,但是在对这些日本人的监控上,属下却是没有一天松懈过。”李敬修立即附和,他没有日本背景,是土生土长的本土派,本就对军内有日本背景的那些人看不惯,所以在他的全力范围之内,他做的还是很到位的,最起码他敢保证,在新组建的警卫营里就没有补充进一个有问题的士兵。

“龙鸣剑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让他再购买一批武器的鸽信都发出去很长时间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相比日本人,程德藩显然还是更相信一直给他提供支持的龙鸣剑。

“龙先生那边已经采购了一批英国生产的矿山炸药,还有一批日本生产的无缝钢管,现在正利用马帮运来,相信这几天就要到了,至于武器今天早上他的鸽信也到了,考虑到交通不便的问题,这一次他只采购了1000支左轮手枪和2000支卡宾枪,还有一批子弹炮弹,目前这些东西都已经装船了,只是什么时候能运到遵义,谁都不敢保证。”一想到每天都会通过茶马古道运到四川的那些古玩玉器,李敬修就有些心疼,那可都是钱啊,换做以前自己做道士的时候,一年能搞到一件就烧高香了,可是现在每天都是上百驮的运出去,换回来的则是一堆堆的武器弹药和制造武器的原材料。

“发鸽信给咱们在川南的人,告诉他们,只要接到龙家船队运来的武器,就要不惜代价的尽快运到遵义,这关系到了革命军队的生死存亡,绝对不能迁延,另外告诉龙鸣剑,我需要炮弹,需要四川造的那种爆破榴弹,不管武太行的要价有多高,他都必须尽可能多的给我搞到炮弹!”乌江滩头之战,大汉救国军那二十门火炮所射出的爆破榴弹给清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也极大的提升了救国军本来不高的士气,这让一直重视炮兵作战的程德藩相信,足够的炮兵火力是战场上至关重要的砝码。

“部长同志请放心,我一定会加紧督促的。”李敬修忙答应了下来,他现在可不是那个骗吃骗喝的道士了,作为救国军第四师的参谋长,他的眼界也开阔了很多,知道只要自己手中的枪杆子够硬,想要搞再多的钱也是没有问题的。

自此,一直到后来遵义被清军光复,川黔山区的茶马古道就没有一天的安静,叮叮当当的铜铃声不分昼夜的响彻在原始森林之中,山道旁、溪流边,到处可见的是摔死的驮马和病死的马夫,可这一切都没能阻止大汉救国军这种蚂蚁搬家式的运输方式,以至于多年以后程德藩还在感叹,如果没有黔北的马帮,他很可能早就死在蔡锷的兵锋之下了。

――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