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七十四章 铁路初起步(上)

第三百七十四章 铁路初起步(上)

啃书网(啃书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宣统三年(1911)四月三十日四川广元

巴德诺夫中将亲自跑了一趟川北,可不是仅仅为了勾兑给武太行一批战争剩余物资的,还有一层目的就是要出席月底举行的铁路竣工典礼,因为由太平洋舰队工兵承建的南江县北部山区到广元港码头的铁路终于贯通了,这条铁路不长,工程总额也不是很高,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国家来说看起来算不得什么,可是作为四川第一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铁路,也是俄国人在清国大西南腹地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其政治意义和象征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啃?书*小*说*网:.*无弹窗?@++www.*kenshu.cC

说白了吧,巴德诺夫中将调动太平洋舰队工兵到中国的大西南腹地“干私活”这件事情圣彼得堡方面是肯定知道的,但是不管是哪个方面都保持了沉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沙皇俄国的高层甚至包括沙皇在内都希望巴德诺夫能够将俄罗斯帝国的影响力投射到清国的大西南腹地,不要说这条铁路的修建武太行是给足了真金白银的,就是武太行一分钱不出,俄国方面怕是也愿意贴钱帮助武太行修筑这条铁路,当然了,除非武太行疯了,否则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要俄国人出钱帮助他修铁路的。

要说这条铁路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建起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靠武太行提出的多点并进,全面开花,同时建设的理念。更是招募了数万名青壮民夫在俄罗斯海军工程兵的指导下一起参与施工,否则只靠巴德诺夫中将调来的那些工兵想要在这多山多河流的川北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构筑一条高标准的铁路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还是太轻了,我听说在很多国家都在讨论停用85磅(42公斤)以下的轻钢轨,全面采用重轨,而我们却还在使用传统的38公斤钢轨,这确实有些悲哀啊。”在主持完了竣工典礼后,武太行带着巴德诺夫中将等人饶有兴趣的查看广元港附近的一段铁路,看着自己一段段三十八公斤的钢轨,不免有些感慨,须知铁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铁路的载重和效率,没有重轨铁路始终是一个国家战略层面上的一个短板,特别是在空中和公路交通都不发达的二十世纪初。

“大人,其实在现在的亚洲,85磅钢轨已经是最好的钢轨了,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在普遍的使用,而且都是在一些重点线路上才舍得使用,咱们的38公斤钢轨虽然比进口的85磅钢轨轻一些,可是因为原材料中含有一些特殊合金的缘故,各方面的性能都要全面优于85磅钢轨,不要说汉冶萍的85磅钢轨了,就是进口的英国钢轨也未必有咱们的好。”说话的是王宠佑,作为川北钢铁厂的经理,对于钢轨质量,在场诸人当中他怕是最有发言权的了。

“目前钢铁厂的设备有能力生产更高标准的钢轨吗?”武太行点了点头,自己还是有些心急了,更高标准的钢轨,实际上在另一个时空中,一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前,这个国家都不具备大规模生产85磅以上标准钢轨的能力,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个国家的一些铁路干线上都还能感到85磅制式钢轨的身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毕竟我们的国家太大了,基础也太差了。

“目前还不行,大人可能不知道,目前只有德国和美国有大规模生产重轨和重轨机车的能力,而且技术都是绝对保密的,我们根本无法获得,更何况川北钢铁厂的前身只是一座德国中等钢铁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有限,即便是我们有详细的技术资料也未必能造出合格的重轨。”王宠佑的语气也有一些低沉,虽然目前因为汉阳厂正在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的缘故,川北钢铁厂已经稳稳的成为国内第一大钢铁厂,可是他却也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要说和欧美的钢铁企业相比了,就算是和日本相比自己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要灰心,一点点来,咱们总有一天是可以迎头赶上的,这一天不会太远的!”武太行轻轻拍了拍王宠佑的肩膀勉励道,其实现在钢铁厂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只有少量的德国技术人员和从汉厂挖来的工人,大多数工人上岗时间都很短,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川北钢铁厂愣是能够从投产到现在一连数月都保持稳产高产,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大人,我听说德胜洋行又从奥匈帝国收购了一间规模不小的钢铁厂,是不是有这回事啊?”王宠佑多少有些急切的询问,作为一名曾经无所事事的农工商部主事,来到保宁之后他才算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现在他最希望做的就是将川北钢铁厂建成亚洲最大的钢铁厂,用滚滚的铁流全面碾压日本那点可怜的钢铁产量。

“是有这么回事儿,不过现在还没有定下来,关键还是卡在拆解和运输的环节上,你要知道,一座钢铁厂从欧洲运到广元来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很多因素,绝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所以这件事情目前还只是小范围的传达了一下,至于说为什么没有知会你,只要还是因为这段时间钢铁厂的生产任务实在是太重了,担心你压力太大,想着等到都谈妥了再通知你,既然你都知道了,本官也就不瞒你了,确实有这么回事情,不过不是奥匈帝国的钢铁厂,而是一间意大利的钢铁厂,建成不到五年,因为年年亏损,所以才出售的,由于是使用低品位矿石的钢铁厂,所以才进入了德胜洋行的考察名单里,因为购买意大利的钢铁厂没有购买德国的,鲁道夫那家伙差点和本官呲牙。”

“意大利的钢铁厂,靠谱吗?”王宠佑以前没有接触过意大利的钢铁设备,乍一听说武太行居然要购买一座意大利的钢铁厂,这心里就不免有些迟疑,毕竟现在整个亚洲还没听说过谁家采购意大利的钢铁设备的,哪怕是法国的钢铁设备都好啊。

“还可以,咱们采购钢铁设备不能只看眼前,眼光还是要远一些的,虽然南江县的铁矿品味相对高一些,可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的铁矿石品味还是相对偏低的,所以将来大规模的国内经济建设需要上马的钢铁设备必须是可以使用低品位铁矿石的设备,我们现在的德国设备也好,将来的意大利设备也好,都是咱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本官的要求很简单,钢铁厂必须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吃透现有的设备,然后开始仿制,未来咱们国家的钢铁生产规模不应该是几百万吨,也不应该是几千万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和我们相衬的钢铁产量应该是几万万吨,应该是亚洲第一,不,应该是世界第一,钢铁产量上去了,还怕我们的国家不强大吗?”

武太行的眼神中充满了向往和坚决,另一个时空中的后世中国虽然拥有世界第一的钢铁产量但是却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世界矿业巨头剪羊毛,究其原因就是从发展的初期就没有远见,上马了大量使用高品位矿石的设备,以至于守着国内丰富的钢铁资源无法利用,却只能用民脂民膏去购买洋人的高价矿石。现在自己有机会了,必须要从源头上杜绝这种可能,坚决不会做出――“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那种卖国行径!

“大人放心,卑职一定竭尽所能,尽快的培养起咱们自己的技术队伍,在最短的时间内吃透这些设备并开始仿制,总有一天,属下一定要让全国都竖起咱们川北制造的高炉来,不,属下要把咱们的高炉卖给洋人,要把咱们的钢铁卖给洋人,属下一定能够做到!”王宠佑听了武太行的话也不免有些激动,其实从洋务运动晚期开始国内一直都有一种声音,那就是――“造不如买”,很多人都觉得与其靡费大量的银两制造出来的东西比直接买洋人的东西都贵,质量还不好,那不如从一开始咱们就不造了,直接买洋人的就好了,还省钱省事,民间也不会有那么多反对的声音。

在这种声音的影响下,甲午战后的中国工业生产特别是重工业生产其实是一直在萎缩的,江南厂现在开工不到四分之一,只能说是勉强维持,汉厂更惨,只能靠盛宣怀一个人勉强支撑,若是哪一天没有了盛宣怀和交通银行的支持,怕是立马就会停产,天津机器局更惨,庚子年后就叫着要重建,袁世凯为首的北洋系为此投进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可是实际情况呢,到现在很多设备都还放在北洋机器局的仓库里落灰,偌大的清帝国几十年洋务运动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家底正在一点点的萎缩。

――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