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二十四章 寻找朴殷植

第四百二十四章 寻找朴殷植

啃书网(啃书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宣统三年(1911)五月二十日广元县衙

纷乱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显然也加快了武太行整军备战,积存物资的步伐,熟知历史的他很清楚,既然保路运动如历史上一般的开始逐渐爆发了,那这个帝国的倾颓怕也是无法避免的了吧,历史因为自己的到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偏差,那即将到来的这场革命又将走向何方,对于这一点他是一点的把握都没有,所以现在他能够做的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实力,准备全力应对变局。~啃?书*小*说*网:.*无弹窗?@++www.*kenshu.cC

当然了,在纷乱的变局当中,也不免让武太行获得一些方便,期盼了许久之后,朝廷方面终于同意了朝鲜公主李怡的避难请求,而且同意李怡继续在保宁府避难,不必进京居住,朝廷的要求就是李怡不得擅自离开保宁府地界,同时不得在大清国境内进行发日活动。对于这两条,武太行是相当不屑的,就是废话嘛,自己不同意,李怡若是敢离开保宁府,情报处一定可以第一时间把人给抓回来,至于说不组织反日武装就更是废话了,自己花这么多的心思将李怡留在保宁府,为的不就是给日本人添堵吗,不反日还有什么意思?

可是想要在保宁府这里组织反日武装还真的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李怡在这里的影响力实在是太低了,四川和东北不一样,东北到处都是朝鲜流民,那些人失去了土地、房屋、财货甚至是亲人,对日本人普遍异常仇视,只要李怡登高一呼,肯定会有无数的朝鲜流民聚集到她的麾下,供其驱策。可是在四川就不一样了,整个保宁府只有寥寥五六百的朝鲜族裔,其中大多数还是情报处最近一段时间从东北招募的,人少就算了,更加关键的是这些人当中并没有有影响力的旧官僚和反抗领袖,这就使得李怡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周先生,情报处送来的那些朝鲜人都经过甄别了吗?”一方面武太行对于聚拢到川北的朝鲜人数量颇感不足,另一方面他则担心这些朝鲜人中会有一些异端分子,将来很可能会成长为威胁中国的敌对人士,从另一个时空中的历史来看,这些朝鲜人忘恩负义的速度绝对要比他们脱裤子的速度要快多了,武太行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的培养出一群白眼狼来。

“启禀大人,情报处从东北招募来的这些朝鲜人都是经过严格筛查的,必须要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条件才可以:1.必须有我国血统,而且要以满蒙汉为佳。2.本人和亲族没有不良嗜好。3.三代以内没有知识分子。4.邻里亲属对其的评价俱佳。”周平作为武太行身边的第一谋士,自然清楚自家大人最担心的是什么,因此在招募朝鲜人的这件事情上他做的可以说是谨小慎微,尽可能的杜绝一切隐患。

“对这些人的军事训练已经展开了,情报处要加强对他们的控制,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要立即剔除不稳定的因素,一定要时刻保持对这支队伍的绝对掌控,这些人都是种子啊,现在国家不行,可是我们还有将来,只要咱们能够不遗余力的坚持下去,重新拿回朝鲜半岛是一定的,到了那个时候,这些人就是咱们掌握半岛的臂膀,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想要兼并朝鲜也不会像日本人做的那样难看。”在武太行看来,日本人合并朝鲜的脚步还是着急了一些,准备工作做的也不够充分,既然朝鲜半岛已经到了他们的手里边,干嘛还那么着急,温水煮青蛙,慢慢的熬下去就是了,再过个十几二十年的,怕是就算是日本人不动手,也会有大量的朝鲜人叫着喊着要加入日本。

“大人,还有一件事情是流亡大清的朴殷植已经被奉天情报站秘密‘保护’了起来,最近在得知德仁公主在保宁府流亡的消息后便频繁要求前来,甚至还和咱们的人发生了冲突,所幸是没有死人,奉天情报站方面询问是不是要将其送过来?”周平提起了另外一件让他感到挠头的事情。

“朴殷植可以来,但是他的手下却不能全来,最多准许他带十名随员前来,至于剩下的人,我会让李怡给他写一封信,让他将剩下的人组织起来,由咱们提供武器和资金,全都派到朝鲜北部打游击去,那些人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如果不是现在咱们手里边能用的朝鲜人不多的话本官倒是希望能够将他们全部人道毁灭了!”

朴殷植,朝鲜著名的儒学家、新闻工作者、历史学家、独立运动家,字圣七。他曾任皇城新闻和大韩每日申报的主笔,鼓吹民族主义和儒教改新,倡导阳明学。日韩合并后亡命中国,投身独立运动,在武太行所在的那个时空中,这位可是朝鲜独立运动的领军人物,后来甚至还做过流亡政府的总统,如果不是李怡阴差阳错的出现在保宁府的话,武太行甚至都萌生过扶持朴殷植组建流亡政府的念头。

“大人,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了,那可是上千人啊,朴殷植是个精明人,一定能看出大人您的目的,怕是今后会对咱们有很强的戒心啊。”周平有些担心的提醒。

“本官就是要敲打他们,现在不敲打他们难道还要等到以后吗?既然他朴殷植崇尚阳明之学,就更应该明白咱们的苦心,若是让他将这些人都带到保宁府的话,到时候就不仅是害了他和那些手下了,怕是连他们的德仁公主李怡都要受到牵连,和聪明人打交道,有时候直接一些未必就是坏事。”武太行轻轻晃了晃手指,从朴殷植晚年很长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个人不仅是一个聪明人,对于中国也是很有认同感的,对于这个人,只要你划好了线摆在那里,相信他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些什么的。

“属下明白了,还有就是朴殷植的活动经费来源也查明白了,和咱们之前估计的一样,他的经费绝大多数都来自(朝鲜)义亲王李堈,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根据情报处的调查,朴殷植的手下每两个月都会从天津的英国银行提取一部分的经费,数量不大,只有一千龙洋的样子,可是时间却是很长的,从光绪三十一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朴殷植和很多清军将领都有交集,左宝贵、叶志超、卫汝贵这些老北洋的大将不算,据说他在甲午战前和袁世凯也是有些交情的,很显然,比起朝中那些碌碌无为的大臣,北洋团体在朝鲜的战略布局已经展开了,就冲这一点,他袁世凯就称得上是近代中国的战略家啊。”

之前武太行也考虑过另一位有一定声望的朝鲜独立领袖——金奎植,只是这个金奎植却是一名同盟会成员,虽然根据现有的情报显示金奎植和日本人有来往,可他却不敢冒险,因此宁愿选择了声望更大也相对更难控制的朴殷植,也要杜绝扶持朝鲜亲日派的可能。

“北洋团体的成分还是太复杂了,就算是袁世凯有经天纬地的本事又如何?到了最后怕是都摆脱不了分崩离析的命运,真实可惜了这一代枭雄了。”虽然在表面上现在的北洋团体还是铁板一块,可是在情报处的档案上,北洋团体内部的各种小团体倾轧斗争已经非常明显了,周平作为情报处的头子,显然更不看好北洋团体的未来。

“将来的事情谁又能说清楚呢,若是单论个人能力的话,本官就是拍马也未必能够赶得上那位袁大人,可本官却有一点是他比不了的,那就是本官做的事情顺应天道,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袁世凯不能,日本人同样也不能!”武太行的话语间充满了强烈的自信心,当然,这种自信心更主要的则是来自他远超这个时代百余年的历史积累和眼光。

确定了要将朴殷植弄到保宁府来,情报处便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迅速的动了起来,朴殷植首先将会乘坐情报处控制的小货轮,在清军的护送下沿辽河南下,然后在辽河口换乘俄罗斯海军的军舰,一路到了汉口之后便可以搭乘定期往返于汉口和保宁府的商船前往保宁府,整个过程都在情报处的严格监控之下,可谓是万无一失。

而朴殷植聚拢起来的上千朝鲜革命人士也将会在他离开之后陆陆续续的前往去清俄边境的长白山区,这些人将在那里接收从俄国人那里买来的日式武器装备,然后进行简单的训练,最终会被分批次的派往朝鲜北部的山区开展游击战,提高德仁公主李怡的影响力,以牵制日本人并消耗日本人捉襟见肘的军费,让日本人无法将更多的资源投向中国方面。

——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