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二十二章 袁宋议合流(上)

第五百二十二章 袁宋议合流(上)

啃书网(啃书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宣统三年(1911)七月十九日保定直隶总督署

北京城那边看似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因为那五遇刺而造成的危机,可是事实上这次的危机要远远的超出隆裕太后等人的想象,以为就在那五遇刺的时候,北洋集团的领袖,前北洋大臣袁世凯居然已经秘密的潜入了保定,而且好在指挥着北洋军的调动,如果不是岑春煊不讲道理的将北京城通往外界的所有民用电报线全部切断了的话,估计在刺杀发生以后北洋军就已经动了,那样的话,说不定这会儿内战已经打响了。~啃?书*小*说*网:.*无弹窗?@++www.*kenshu.cC

不过事后袁世凯也是非常庆幸的,北京城那边搞了那么大的阵仗,可是那五愣是一根头发丝都没有少,若是当时他不知好歹的挥师北上夺取京城的话,北京附近的四镇禁卫军和顺天府的两万多巡防军可是够自己喝一壶的,到时候不要说夺取北京城了,就是想要全身而退都困难,别看北洋团体看似掌握了几十万的军队,可是其中有战斗力的并不多,保定附近的就更不多了,仓促之间袁世凯能够调动的部队也就和那五差不多,两军正面对阵的话根本局占不到什么便宜,当时袁世凯打的主意就是迅速夺下北京城,然后玩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彻底吞并禁卫军,到时候他便可以手握十二镇精锐,以军事力量慢慢的整顿国内。

要说老袁这一次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就这么坚决的想要造反了呢?你说这么多年老袁一直都是忍气吞声犹豫不决的,咋就忽然间想开了呢?要说这造反还真的就是有原因的,就在不久之前,袁世凯在家中会见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英国天津驻军司令,海军少将戈登,而戈登居然是以英王乔治五世的名义来探望袁世凯的。

原来印度发生的那些个事情英王乔治五世也是知道的,可是他却不能真的表现出愤怒来。一方面是他刚刚登基,事情繁多,乔治五世必须演好一个圣明君主的形象。一方面则是英国整个的文官集团都在糊弄他,如果这个时候他有动作的话就等于是将自己放在了文官集团的对立面。最终乔治五世选择对这件事情保持现在这种状态,让文官集团那边继续掩耳盗铃下去。可是作为一名君主,还是一名立志要有大作为的君主,乔治五世显然无法容忍清帝国的这种挑衅,所以他在和自己的心腹反复研究之后决定要给清国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于是戈登便来见了袁世凯,一见面什么都还没有提便呈上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当时就给老袁镇住了,一百万英镑啊,那可是七百万两白银左右啊,大清国一年的岁入才多少啊,一百万英镑足够老袁让北洋六镇变一个模样了。紧接着,戈登告诉袁世凯,一旦袁世凯出面稳定了清帝国的局势,英国政府便会不遗余力的支持袁世凯内阁或者是袁世凯政府,而且这种支持绝对是没有条件的。同时,一旦袁世凯有需要,乔治五世还可以帮助袁世凯协调一笔一千万英镑的低息贷款,以帮助袁世凯稳定清帝国目前岌岌可危的财政。

如果说是青木宣纯来劝说袁世凯的话,老袁一定会二话不说便将对方给赶走,另外还可能会将这件事情向侦知司的坐探通气,对于那些矮子的承诺,老袁是一点都不在乎的。可是现在是英国人,这就由不得老袁多想一下了,因为英国人和日本人在老袁的心里边,这分量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还有一方面的顾虑是袁世凯担心自己如果真的拒绝了乔治五世的话,那么英国人接下来会怎么做?是去支持革命党?亦或是支持自己手下那些不安分的将领?反正是不管怎么样,都是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好处的,加上朝廷对北洋的疏远和步步紧逼,都让袁世凯原本想要效仿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心思淡了很多,既然朝廷不给自己发挥的舞台,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够自己创造一片舞台出来呢?

袁克定被善扑营打了,这事情袁世凯是知道的,接下来袁克定将仗算到了那五的头上,想要暗杀那五的事情袁世凯也清楚,甚至袁克定所需要的炸药、武器、水雷等东西也都是袁世凯默许北洋那些军官向袁克定提供的,这才有了这次发生在西直门的刺杀事件,只是千算万算,袁世凯都没有能够算到那五在那种情况下居然还能够生还,不仅如此,甚至还创造性的使用飞机及时的和紫禁城取得了联系,从而迅速稳定了京城的局势。

可问题是北洋军在那五遇刺后有所动作的事实已经发生了,虽然目前京城那边似乎还在忙于善后,可是根据内线的情报,内阁方面已经开始拟定撤换一部分北洋集团控制区的地方官吏了,虽然都是一些府县一级的小官僚,可却也是在动北洋的根基啊,现在还只是在动文官,一旦朝廷对北洋控制区的文官系统换血成功的话,那下一步呢,是不是就该对北洋下手了?离开了地方的钱粮支持,北洋军是什么?北洋军就是无根的飘萍,甚至连反抗的能力都未必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袁世凯实际上已经被逼到墙角,已经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了。

于是乎,在直隶总督衙署的后堂,袁世凯会见了革命党人的代表,准确的是应该是桂北革命党割据政权的代表,说起来这位也算是赫赫有名的逆党核心人物了,他不是别人,正是大汉救国军宪兵总司令陶成章,为了避开革命党内某些人的耳目,也为了显示对袁世凯的尊重,宋教仁和黄兴居然将手下的得力干将给派了出来。

“大人,这是总理(宋教仁)给您的亲笔信。”陶成章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书信,推到了袁世凯的面前,直到这个时候,陶成章还都觉得那么的不真实,袁世凯居然就真的会见了自己了,还是和自己独自待在后堂,院子里连一个卫兵都没有,更主要的是,因为没有搜身的缘故,此时陶成章的怀里边便揣着一支七发的左轮手枪,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开枪击毙袁世凯,一时间他不禁佩服起了对面的这个人,不愧是大清国的顶级权臣,这气度,这胸襟,这手腕,在革命党内能够与其比肩的怕是也就只有宋教仁了。

“遁初之胸怀非常人所能及也,只是据我所知,贵方的那位‘大总统’可还在东京呢,如此条件,等于是将大多数的权力让渡给了我们,你们的那位总统能够愿意吗?”袁世凯看完了信,一边用手指敲击着桌面,一边感慨的说道,他实在是没有想到,革命党方面愿意放弃手中所有的军事力量,只谋求一个在新政府中能够做事的内阁总理的职司,虽然宋教人声称要组建的是责任内阁,支持自己做国家领袖,可是革命党方面交出了所有的武装力量,也就是他们这个内阁在没有成立的时候便交出了和自己彻底叫板的本钱,一同复兴国家?一同抵御外侮?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做的吗?如果是能够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没有了掣肘的话,自己有生之年未必就没有机会收回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江山啊。

“大人请放心,现在不管是桂北还是湖南的武装力量都绝对服从总理的命令,至于国内的组织,除了上海等几个少数地区的之外,也都服从总理的命令,只要总理坚持和您合作的话,同志们也都会无条件的支持的。”陶成章自然清楚袁世凯担心的那个人,虽然在革命党的内部也有同样的担心,可是在袁世凯的面前,陶成章还是表现出了强大的自信。

“日本人不会出来干涉吗,要知道北洋和日本人之间的仇怨可是从甲午年就已经种下了,十几年了,和日本人决战,收复朝鲜半岛的呼声在北洋内部其实一直都没有断绝过,贵方一直以来又都是日本人在支持的,一旦北洋将来在新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话,日本人是否会大规模干涉呢?”其实革命党人不止一次的试图拉拢袁世凯,特别是袁世凯下野以后,可是之所以一直以来袁世凯都不愿意搭理革命党人的主要愿意其实就是这些所谓的革命者居然是日本人支持的。

“总理觉得不管是将来怎样发展,亦或是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日本方面干涉我国内政,试图瓜分我国国土的心思都不可能轻易的熄灭,不过总理可以向您保证,不管将来日本人会怎么做,我们的同志都会坚决的支持您和日本人斗争下去,即便是拼光我们所有的同志也在所不惜,因为我们和您一样,都是希望守护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一群人!”陶成章非常坚定的回答了袁世凯的问题。

――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