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 老子的队伍才开张

第四章 老子的队伍才开张

啃书网(啃书手机版)最新章节阅读请访问的最新网址: M.kenshu.CC 武太行跑到后衙自然是不会为了什么研究广元县志,那种老夫子们写出来的满篇之乎者也,且又没有标点符号的东西看起来实在是有些费劲,他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精神去看那些东西,他跑来后衙其实是为了验收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啃?书*小*说*网:.*无弹窗?@++www.*kenshu.cC

这还要从二十多天前说起,当初,运-5迫降的地方附近恰巧有个叫赵家沟的小村庄,村民们见到有外乡人需要帮助便纷纷赶来,帮着武太行将飞机从官道上移开,又帮着他把飞机给拆解成了几个大的部分,用亚麻布给包上了,之后总算是不那么扎眼了,这架飞机和飞机上的东西也算得上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最宝贵的个人财产了,他可不想有什么闪失。

可是当村民们帮他做完了这一切之后却纷纷表示不愿意接受武太行给他们的银两,村老当时差点都要翻脸了,反复声明赵家沟的人虽然穷,但是帮助外乡人却绝对不图报酬。有感于当地的民风淳朴。也考虑到自己一个县令一个人上路也不是什么事儿,所以武太行干脆变通了一下,提出要以每个月二两银子的价格招收一批家丁长随,同时向村老出示了自己的官凭文书。

这下可不得了了,县令大老爷居然要在赵家沟招家丁了,在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这绝对是比皇帝驾崩还要重大的事件,赵家沟马上便沸腾了,几乎每家每户都提出要将自家的娃子送到县太爷的手下当家丁,跟着县太爷吃得饱穿得暖不说,每月还有二两银子的月钱,那可是银子啊,赵家沟全村也未必能凑出几两来,现在大老爷一个月就给二两,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儿嘛。呼呼啦啦的,居然一下子凑出了一百多年轻的小伙子。

这下轮到武太行为难了,他一开始只是为了感谢这些村民,想着招个二三十人帮自己运飞机,毕竟那些大件装上轮子之后用牲畜拉着走的话实在是费不了太大的力气,用不了多少人,可是自己的话都放出去了,总不能自食其言吧,最后一咬牙,一跺脚,选出了五十名身高在一米六以上(这个时代肉食摄入不足,这已经是高个了),年龄在16-22岁之间,非家中独子,身体健康的小伙子充作自己的家丁,而且一次性预支了三个月的月钱,闹得小山村当天简直就好像是过年一样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过这下问题也来了,武太行就孤身一个人,根本不需要人伺候,他在这广元也没有什么产业,一下子召来了五十个家丁实在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总不能就这么干养着他们吧,到时候就算是自己愿意,这些纯朴的小伙子也会不好意思的,要知道这一路上每顿白米饭就咸菜还有腊肉沫吃的已经让他们非常的不好意思了。

思来想去,武太行终于决定去做一件在这个时代最有前途的事情――练兵。那位说了,你练兵自然要操练新式军队了,没文化怎么成了,应该招收一些有文化的新式学生,再不济也要找些生员来充数,一水儿的农民,能行吗?

不过武太行却恰恰不这么认为,他练兵是为了什么啊,说白了就是为了自保,若是能够自保了的话他也很愿意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造福乡梓,能够让尽可能多的来百姓免遭军阀混战的荼毒,现在根基不稳,就招收一批文化人?到了最后自己的军队练好了听谁的还不一定呢?他可不想就这么便宜了孙大炮或者是袁大头,亦或是其他的任何一个军阀,清朝覆灭在谁手里?说到底还不就是那些读书人?

于是在搬进县衙的第二天武太行便动手将后花园的什么花草树木,假山水池的全部都推平了,然后用大石碾子一压,就算是搞成了一个简易的训练场,这段时间,他一有时间便跑来这里操练这五十个家丁,这不是,废了半个月的时间,总算是把队列的问题给他们讲的七七八八了,现在他正十分迫切的想要检验自己的成果。

“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一,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站在后花园的月亮门儿外,看着这整齐的队列,听着这虽然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但也那么亲切的口令声,武太行的心中不觉得生出了一种自豪感,不容易啊,要让这些左右不分,对尺寸的概念不是很强,而又没有什么纪律性的家伙学会队列,他可着实的下了一番苦功夫,半个月了,才有了今天的模样,真不容易啊,这要是让以前的那些战友们看到了,还不得被他们笑掉大牙啊。

“大人,您来了!”见到武太行过来了,一个正指挥着部队进行队列训练的小伙子连忙叫停了部队,跑过来向武太行请安,这人叫赵大宝,是赵家沟这批年轻人唯一一个二十二岁的小伙子,人聪明,能吃苦,有肯干,便被武太行任命为了家丁的队长,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按照武太行的意思,等他们练出个样子来以后是都要编进巡防营的,所以现在都只是一个过渡罢了。

“怎么样?累吧,让兄弟们歇一会儿这大毒日头的,别累坏了!”看着赵大宝黝黑的面堂上挂着的汗水,武太行关切的问道,虽然现在只是春季,可是四川盆地大中午的太阳也已经不是那么好受的了,他可不想把自己寄予厚望的这些种子给累坏了。

“不累,每天吃着白米饭,菜里还有肉,中午大碗的绿豆汤,这在俺们那儿可比四里八乡的地主都阔,要是这点苦都吃不了,个瓜娃儿就干脆滚蛋算了,大人放心,咱赵家沟出来的男人都是有卵蛋子的!”赵大宝满不在乎的拍着胸脯,他说的话可代表了这些家丁们的心声了,这段时间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穿上了这辈子最好的衣服,吃了这辈子最多的肉,每个人都好像是在梦里一样,即便是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笑出来,再说了,就算是训练再苦也没有在田里干活苦啊。

“好,本官果然没有看错人,不过也不能太累了,一切都必须按照本官的安排进行,绝对不能太着急,什么事情都要一点一点的做,你明白吗?”武太行满意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你还别说,这些家伙统一穿上六五式的军裤,对襟棉布背心,千层底的布鞋,还真像那么回事,虽然飞机上有整整一百套的六五式军装,可是武太行却不敢现在就全拿出来,毕竟那东西要是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军装,太招摇了,在自己还一点实力都没有的情况下就忍忍吧。

“晓得!”

武太行又看了看正在阳光下跨立的几十个小伙子,不由的点了点头,现在队列他们算是基本上掌握了,虽然还有些不大不小的问题,但也可以在以后的训练中不断的弥补,看来是时候让部队学习点与实战相关的东西了。

“大人,刘掌柜来了,正在偏厅候着呢!”就在武太行想着下一步要怎样开始训练的时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了过来,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个老人叫丁有财,今年五十五岁,以前就是成都一个大户人家的管家,这两年才回到广元来,武太行来到广元之后,李道河见他这后衙实在是不能没个稳妥的人伺候,于是便向他推荐了此人,帮助操持一下家务,你还别说,半个月下来了,这后衙里里外外的大事小情的都被这丁有财打点的明明白白的,有时候武太行就在想,这也就是在现在吧,人老了会被赶出来,换做后世,这丁有财绝对是人才市场上紧缺的金牌管家。

丁有财口中的这个刘掌柜的便是广元最大的木器行“刘记木器”的掌柜的刘福贵,前几天武太行曾经专程找对方定做了一批东西,想来是有眉目了,于是他便又匆匆的赶到了偏厅,一进门便看见刘福贵正规规矩矩的站在那里,手里捧着一根木棒一样的东西。

“是刘掌柜啊,坐吧,管家,上茶!”这段时间武太行已经多少有些适应了这个尊卑分明的社会,进门后也就没管刘掌柜,只是随便的客气了一句便自顾自的坐了下来。

“大人,小民今次求见实是因为前日大人定做的东西已经完成了,样式,重量都和大人要求的一样,还请大人验看。”说着丁富贵便将怀里捧着的东西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武太行手边的桌子上,放东西的时候他的手都有些颤抖,也是干了一辈子的木匠活,第一次接县太爷的活计居然是做这么一件东西,虽然县太爷把样式尺寸甚至是重量都给了自己了,他却仍是满心忐忑,天晓得县太爷要做什么,那么一根木头棒子不给钱也就算了,万一要是惹得县太爷不高兴了的话,那可是要命的事儿,自己已经五六十岁了,可不想老了老了的还要背井离乡。

“好!好!好!”武太行掂了掂分量,又摸了摸那光滑的表面,忍不住的一连说了三个好字,那武太行让刘福贵做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也不难猜出来,其实就是拼刺训练中所使用的那种木枪,现在家丁们的队列训练也已经差不多了,下一步就直接进入枪械训练武太行觉得有些操之过急了,所以他决定按部就班的上拼刺训练和军体拳这两个项目,于是年找了刘掌柜订购了这种木枪,至于长度很分量则都是完全按照他手中那批莫辛-甘纳1891/07式步枪来的,虽然比后世解放军常用的那种木枪要短许多也轻便许多,可却正好适应自己那些家丁的身量。

“大人满意?”丁富贵有些难以置信的问了一句,问完之后他就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刮子,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大人不满意能说好啊,你这么问是大人傻还是你傻啊?

“满意,当然满意,护具呢?护具做好了没有?”武太行笑着点了点头,这手工做的东西就是精致,用料也考究,绝对不是后世部队里使用的那种木枪所能够比拟的,这手艺,将来要是真的自己搞军火生产的话,一定要让刘掌柜给生产木质部分,太棒了都。

“护具?哦,大人说的是棉甲啊,好了,好了!”刘掌柜愣了一下,旋即便从旁边的椅子上捧来一堆东西。

“不错,看来刘掌柜也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不知道之前的木枪配上这护具,一套价值几何啊?”武太行又看了看这护具,全部都是用深山里的老藤,烘烤后沁以桐油,然后里外都衬上了多层的亚麻布和松江土布,工艺相当的考究,和以前部队里的拼刺护具没有多少区别,甚至更胜一筹亦不一定,当然,这个结论还要等到真正使用后才能够下。

“八百,不,五百文。”刘掌柜试探着报出了一个价格,来之前他也算过,自己用的东西都是真材实料,工艺也堪称精湛,每套东西的成本应该在八百文左右,即便是大规模制作也不会降得太多,可是他还真不敢问县太爷要太多,现在唯一祈求的就是县太爷不会想要太多的这种东西,否则的话,他还真有点承担不起,别看在外边他是广元最大的木器行的老板,他自己却有自知之明,他就是一个木匠,这辈子都是木匠。

“一千文,只要刘老板能够保证所有的成品都能像今天我看到的这样精美的话,我愿意一次性订购多少,五百套,你看如何?”武太行自然也看出了刘老板眉宇间的纠结,这人是老实人,脸上藏不住事情,给人家留点赚头,以后办事情也方便的多。

“当真?”刘福贵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盯着武太行,心里边这个激动啊,哪有当官的会主动给他一个平头老百姓让利啊,没让你亏死就不错了,没想到啊,没想到,我刘福贵这辈子还能遇到这样的青天大老爷!

“自然是当真,只是不知道刘掌柜多长时间能够交货?”武太行笑着点了点头。

“半个月足矣!”刘福贵想了想说道。

“好!丁管家,取一百六十两雪花银给刘掌柜。”清末,特别是“庚子国变”之后,政府开始使用机器大量制造“当十铜圆”以向社会透支,造成了铜钱的迅速贬值,到了现在已经到了一两银子兑换两千五百文铜钱的地步。

――

刘福贵走后,武太行看着眼前的木枪和护具,嘴角的笑意更浓了,居然忍不住的哼唱起来: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总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请持续关注我们,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站www.kenshu.cc